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內向、優柔寡斷的性格,一定要堅持做這三件事
長此以往,自然會影響自己做事情的效率,同時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內向、優柔寡斷的性格呢?心理學家指出,從認知與行為學的角度看,具體而言需要堅持做三件事。
一、讓自己的行為可量化
這是心理學上行為主義的觀點,人的思想總是難以控制的,因此,我們想要改變某種性格或習慣,可以先從外顯的行為開始,做出初步改變。
比如,當你在糾結要不要去取快遞時,以前的你可能會想,等我看會兒電視再去。可是往往一拖就會拖很久,最後太晚了也就放棄出門了。而當你有了將自己行為量化的意識之後,便會把自己“看電視”這個行為進行具體化的定義。
例如,你告訴自己,等我把這集電視劇看完,我便立即下樓去取快遞。這種想法就比你不給自己限定具體時間,一直拖下去好。當你有了很明確的行動指令後,你便不會反復糾結什麼時候出門、不再那麼猶豫了。
二、凡事起步難,給自己設立一種行動信號
這也是一種行為層面上的改變方法,具體而言,當你想要做某件事,卻又在糾結要不要去做的時候,與其浪費時間反復糾結,不如給自己一個行動信號,讓自己邁出第一步。
比如,你可以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當有想要做的行動時,便默念“3、2、1,開始!”。當你念完這幾個字時,便讓自己立刻行動起來。很多時候,當你有了第一步行動,之後的行動便也能順利的展開。
而最難的部分,則是由你產生想法到做出行動的這個心理過程。與其讓自己陷入這種是否行動的心理畏難情緒中,不如直接發出行動信號,真正的做出行動。
三、從心理上克服這種性格
以上兩點都是從行為學角度出發的,那麼,如何從心理的角度改善自己內向、猶豫的性格呢?有沒有發現,你猶豫的時候,往往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比如,對於一個內向的人來說,如果遇見了熟悉的人,他會糾結要不要主動上前與打招呼聊天,於是便陷入了糾結中。
那麼,他為什麼會感到如此糾結呢?因為內向的人往往會比較害羞,擔心自己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表現的不好,覺得不自在。正是由於這種擔心,他們便不太願意主動參與到社交場合中,開始糾結。
所以,如果你想克服自己內向、糾結的性格,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種畏懼心理。你可以在心裡衡量一下,是主動參與社交,還是選擇逃避社交來消除心中的不安。
當你覺得主動參與社交能夠給你帶來更多益處時,那就不要一直糾結,克服自己內心的不安與恐懼感,大膽的邁出第一步。等你接觸的多了,便不會那麼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