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一個人的教養
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是教養。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養。
有知識未必有文化,有文化未必有教養。所謂教養,和貧富無關,和文化無關。簡單說,就是不管你的出身和背景,你都選擇了要做更好一點的人。
教養是後天養成的品質,但一旦養成,就深植於我們的骨髓。無論在什麼時候,展現我們的教養,等於展現我們靈魂的模樣。
農民工擔心自己弄髒了地鐵的椅子,席地而坐,是教養;小朋友不小心打破了鄰居家的花盆,在門口等了主人一整天就為了說一句“對不起”,是教養;爸爸媽媽從來不在老人和孩子的面前吵架,是教養。
小中見大,一個人的教養體現在細節中,比如:
1、遞東西,尖銳方向沖自己。
2、不以成敗論英雄,你沒有資格批判任何人的成功與否。
3、隨手接傳單,不感興趣也要丟到拐角的垃圾桶。
4、常懷謙遜,尤其是面對學歷、見識不及自己的人,人外有人,你看不起別人的時候,也有人正看不起你。
5、面對長輩,懂得收起手機。
6、請人幫忙,永遠不要覺得理所應當,心懷感激,你會活在幸福中。
7、常自省但不自卑,會承擔責任但不背惡意的鍋。
8、開門、掀門簾注意後方行人。
9、不隨手扔垃圾,垃圾的歸宿是垃圾桶。
10、無論在什麼地方,不當眾吸煙,尤其是有婦女和嬰兒的場所。
11、下雨天開車路過水坑減速。
12、先進入電梯的詢問一下後進入電梯的去幾樓,並幫助不方便的陌生人摁下電梯按鍵。
對待朋友真誠,對待親人感恩,對待陌生人包容。與人相處, 彼此尊重,無論貴賤,無論什麼時候,真誠的微笑,表達善意,行為得當,讓彼此舒服,也讓自己不憋屈,是教養。
見位尊者而不諂媚,見位低者而不自傲,才是真正的善良。他們時時體諒周圍的人,總在不經意間讓你舒暢無比。不論外表、職業、貧富,對別人多一分善待和包容,是教養。
每個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取向和價值選擇,不要做他人生活的審判者。即使看破,也能不說破,明白對方心中所苦,又給人留以體面,是教養。
迷茫與痛苦之中,仍能堅持窗明幾淨,仍能保持自我反省,仍能力求每天學習與進步,仍能對他人表示尊重、懷有親善,是教養。
教養是一種磁場。在生活中有教養的人就好像陽光,自帶溫暖和幸福,正能量滿滿。相處起來更讓人如沐春風,如悅紅日,身心都非常放鬆自在。
稻盛和夫說:來到此生,就是努力地來磨煉自己的意志、心性以至於自己的靈魂。讓自己靈魂能在離開這人世前,比來到此世時高尚。
愛出者,才能愛返;福往者,方能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