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與老公一見面就結婚 他們「放任2女兒不上學」守護雨林17年:想等花開

有些人為了經濟利益不顧環境,但也有人願意放棄一切,只為換來一片綠色。西雙版納女孩李旻果曾在香港某報社的雲南站做記者。10年工作生涯中,熱愛旅遊的她走遍了中國西藏、尼泊爾和埃及。1999年時,她遇到了未來的丈夫,德國人馬悠先生。

▼那一年的昆明世博會上,馬悠受德國政府委派,負責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恢復和保護項目。開會途中他溜了出去,遇見了正在採訪的李旻果。他對這個女孩一見鍾情,邀請她去飯店大堂喝咖啡,在那裡即興為她演奏了一曲藍調。

▼彈奏完後,馬悠向李旻果求婚了:「如果你還是單身,請你嫁給我。」李旻果很驚訝,她以為那只是無數個浪漫夜晚裡的片段之一,可眼前的人滿是真誠,眼神無比純粹。他說:「我不能給你無盡的財富,但我可以給你無盡的花朵。」

▼李旻果是個內心豐富而又糾結的人,但這次她沒有遲疑,因為「他敢要,我就敢給。」為此,她還特別寫了一首詩:「再早一步春芽不發,再晚一步錯過谷花。」他們的相遇就是如此剛剛好。

▼2000年時,兩人結婚了。他們在湄公河邊安了家,取名叫「湄公山莊」。那裡曾是一片15畝的橡膠林,是當地人種下的。橡膠樹經濟效益很高,人們把原來的樹木砍倒,全都種上了橡膠樹。但沒人看到因為單一物種的比例失衡,雨林裡的生態平衡被打破,水分蒸發和地表徑流大大地提高,許多原始的物種都生長不下去了。

▼這座島嶼失去了生機,生態學專家馬悠花費20年時間,讓它恢復了原有的鬱鬱蔥蔥,並獲得了菲律賓政府總統獎。李旻果陪馬悠把橡膠樹砍掉,再種上別的。從底層植物,到頂層植物,從最細小的昆蟲,到高大的樹種,按照不同區系,不同分類,不同群落,一步步地還原起熱帶雨林的原始生態圈。

▼蘭花是雨林中最嬌嫩的植物,只要種植出了蘭花,也就培養出了一個最完美的熱帶雨林。他們把那些即將枯萎的蘭花運回山莊的實驗室裡栽培,然後再將它們放到雨林的樹上。在兩個人的努力下,原來滿是橡膠樹的林子變成了花園。

▼那片樹林中,最高的樹已經有三十多米,一百二十多種蘭花開遍了園子,各種小動物來回穿梭。雨季到來時,青蛙、蛤蟆、牛蛙不停呱呱叫。有一天晚上睡覺時,馬悠突然笑了起來,李旻果問他笑什麼,他說:「有一隻癩蛤蟆走音了。」

▼李旻果採回蜂蜜、花粉,親自調製既能吃又能用的面膜。兩人一起動手做聖誕蠟燭,材料完全來自雨林。連做奶酪的凝固劑都是純天然的。有時候她到外地出差,在飛機上聽音樂,按下播放鍵,還能聽到雨林裡萬物生活的原音,這是雨林給他們最好的饋贈。

▼2001年8月,李旻果和馬悠的大女兒林妲(Linda)出生了。2003年,他們的二女兒婉妲(Vanda)出生。兩個孩子沒有去學校,而是在家裡自己玩,平時畫畫、下棋、玩娃娃,演戲劇。歐洲原來有夏山學校的成功例子,馬悠主張讓孩子們依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發展。

▼李旻果認為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夫妻兩人對自然的熱愛、呵護,影響著兩個小孩。她們也善待生靈,熱愛自然。她們和花對話,感知大樹的能量,能聽到落葉的聲音,在雨林中赤腳奔跑,她們對雨林的熱愛和依賴融入了骨子裡。

▼2005年時,夫妻兩人從西雙版納勐海縣布朗山村民手中,租來了6666.6畝輪歇地,成立了首個中國民間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這塊地位於以普洱茶聞名的老班章村。剛到老班章的時候,普洱茶才50元一公斤。人們都說他們傻,因為他們栽的樹種千奇百怪,看不到任何經濟效益。採種、育苗、栽種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夫婦倆將全部身家幾乎都投到了山上,甚至把保險也賣了,把錢拿來種樹。

▼哪怕被所有人不理解,李旻果還是一心想著,金山銀山,早晚會花光。不如留下一顆茶籽,籽成苗,苗成樹,樹成林,這樣,子子孫孫吃不盡,喝不完。她一次又一次地向村民們遊說,最後,那份執著打動了他們。全村一致同意把他們曾經的一塊放牛山輪歇地交給他們,並在協議上按下了一個個鮮紅的指印。

▼李旻果特別起草了一份宣言:「讓我們老班章的這片山地雨林,再次從這塊土地上站起來。」從此,老馬和旻果在一片森林覆蓋率只有16%的荒地上種樹,兩年多過去,300萬棵不同種類的樹苗成長起來。老馬認為這塊土地足夠他幹一輩子了。李旻果開玩笑地說,如果能活到人類歲數的極限120歲,就能見證這一切的發生了,老馬接著說:「我看我還是活到220歲吧,那樣就更萬無一失了。」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2010年時,馬悠在家中告別了世界。李旻果一下子失去了愛人、知音、心靈導師,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她沒時間哀痛。她將馬悠安葬在了布朗山巔,讓他俯瞰整片熱帶雨林,說:「我絕對不會苟活,我一定會高調地去完成老馬的事情。」

▼30年來,單一種植的橡膠林,讓這裡損失了大約40萬公頃的熱帶雨林,也讓西雙版納的野象失去了家園。李旻果非常憂心,她也下定決定堅持下去。但禍不單行,隨著普洱茶價飛漲,茶商趨之若鶩來搶地,6666.6畝地又變得寸土寸金。

▼李旻果不種茶,引來了更多非議。一名合作者忘了初衷,他夜半縱火,燒毀了之前種植的一片幼林。不管不顧地造房子,鋪上了水泥。還在溝穀雨林動用重型機械,挖出了巨大的坑,要建水電站。

▼李旻果說:「我當時是看著火起,而且火就燒在先生的陵墓前。」大火燒起來的時候,李旻果不假思索地想往山上衝,如果不是被身邊兩個朋友拖住送走,或許李旻果也會跟著這場山火去了。

▼附近的村民不樂意把這片地租給李旻果了,他們不懂為什麼好好的土地不用來種茶卻要拿來種花。他們要求李旻果每年付給他們10萬元租金,只交今年的還不行,還要把之前幾年的租金也算上。李旻果到處借錢,一次性支付了村民要求的土地租金,她說:「我就是不想放棄,這林子就算是我租來養著的。」

▼她永遠記得,馬悠還在世的時候,他們也曾經歷過一次山火。大火被撲滅後,馬悠用手指著不遠處一個新蹦出來的小幼苗,說:「不管大火多可怕,總有一些植物以頑強的生命力存活下來。」

李旻果帶著2個女兒,以及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小團隊,重新開始在這片林子裡奔波。以前跟著丈夫學來的本領全都用上了,現在的她是團隊的老大,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

▼她開始與地產商、政府洽談。她嘗試以蘭花為載體,向社會宣傳雨林裡的生活方式。她接受媒體採訪,上電視節目,為森林發聲,找各種大品牌合作。她一心要做出成果,讓更多人看到,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比如成龍、倪萍、楊瀾、陳坤、周迅等等。李旻果守護雨林的事還驚動了聯合國,聯合國開發署曾給她頒發了「中國因你而美麗」獎項。

▼2個女兒也繼承了父母的理想,她們記得爸爸說過:「所有的種子都藏著生命,我們要好好對待每顆種子,讓它們都能長成大樹。」兩個天使為了守護爸爸和媽媽的夢想,第一次來到雨林外的世界。開始他們也惶恐不安,但一想到父母的付出,就變得更加勇敢、更加篤定。李旻果把兩個女兒送去普洱市的普通小學,那是她的故鄉,距離也近,她能直接看到她們跟世界沾染的程度有多深。

▼2011年12月,她們牽著小象亞努走上達人秀舞台,用一曲阿卡民歌《花戀》和「希望所有人都去種樹」的願望,打動了所有觀眾和評委。2012年1月,兩姐妹走進人民大會堂,用一首《地球之歌》(Earth Song)唱出她們的困惑,也讓聽到的人開始思考:我們對這世界做了什麼?

▼林妲與苑妲,這兩個曾經被雨林守護的孩子,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為脆弱不堪的雨林請求幫助。如今兩個小精靈已經長大了,一家人守護雨林的初心卻沒有變。

▼在布朗山上的12年,生態系統已經在陸續恢復,她們也將搬到這座山上。李旻果把這個未來的新村叫聚落。2017年,她在微博上發起募捐,打算共建天籽聚落。聚落的核心是天籽科學中心,為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提供實驗專區,共享思考室和大教室,便於雨林產品的研發,以可持續的商業循環,再投入到雨林的再造。他們一家人彼此陪伴,繼續踐行著馬悠的理想,就好像爸爸沒有離開,丈夫沒有遠去。

▼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每天開著汽車在路上奔馳,很難想像一個橡膠輪胎跟遙遠的西雙版納雨林之間有什麼關係。而李旻果一家則在叢林深處,用最原始的方式埋下一顆顆種籽,默默守護幾十年。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布朗山雨林保護區,已經種植300多萬株植物,基本形成了「雨林生態小氣候」。

▼她們的行動被更多人理解,當地有些村民放下了捕魚電網,開始正視幼年司空見慣的植物,也跟著種起了樹。也許不是每個聽到雨林聲音、看到雨林現狀的人都會去反思、去種樹,但是越多人聽到,改變現狀的可能性就越大,雨林的希望就越大。

▼雨林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和守護。如李旻果所說:「人始終是大不過自然的。」人們現在跑得太快太快,卻忘記了回頭望一望身後的環境變成什麼樣子。「當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真正把自己當成了自然的一部分,他們才不會跑得太遠。」

李旻果和馬悠將全部的心力都用在了保護雨林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從來沒想過放棄。因為他們知道,花開的時候,曾經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來源:網路資料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