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活越通透的3個跡象
知乎上曾有這麼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才叫活得通透?
有個高讚回答是這麼說的:活得通透,就是擁有清醒理智的心態,善於選擇自己的道路,善於接納別人的觀點,善於適應當下的處境,隨遇而安。
是啊,活得通透的人,對事情總是拎得清,看得明,想得透。
他們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都有明確的認知,自然能以有智慧的姿態,度過每一天。
當一個人有了下面這3個跡象的時候,他就開始活得通透。
善於取捨:不貪多求全
我的文友阿蓮,剛開始寫作時,聽說思維認知類的文章很熱門,就開始拆解和學習這方面的文章。
沒過多久,她聽說寫軟文很賺錢,趕緊又報了個文案培訓班,想成為廣告大神。
後來,她聽說在文學網站寫連載,收益不菲,於是又整天鑽研,怎麼寫仙俠穿越,豪門虐戀,帝王寵妻……
阿蓮就這樣折騰了一年,什麼都想寫,什麼都想學,從沒想過哪個方向最適合自己。
結果,她沒能寫透認知類的文章,軟文也寫得平淡無奇,而訂閱她小說的讀者,更是寥寥無幾。
更糟的是,因為她給自己加的負擔太重,每天都要熬夜練筆,最後把頸椎累出了問題,整天頭暈目眩四肢乏力。
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功,奮力前行,也需要取捨,量力而行。
最好的努力,是選準方向,精進自己,而不是貪多求全,消耗自己。
柳宗元在《蝜蝂傳》裡,講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種叫蝜蝂的小蟲,它的習性是,一遇到喜歡的東西,就抓過來,背在背上,它很努力地背啊背,越背越重永不停息,最後終於被壓垮,倒地不起。
一個人的時間有限,能量有限,如果你什麼都想要,那就會讓自己疲於奔命,精力枯竭。
如果你心態通透,懂得放棄,做事時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聚精會神,打造核心競爭力。
生活中,偏執的人只想著“取得”,而通透的人卻懂得“取捨”。
就像段永平所言:“不要盲目擴充能力圈,成功不是什麼都做,而是專注地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對。”
段永平是步步高、vivo等品牌的操盤手,他自己就是個很會取捨的人。
許多職場精英都有一個長長的、令人焦慮的“to-do list”(待辦清單),然而段卻有一個“stop doing list”(放棄清單):
他放棄很多與媒體見面的機會,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過度曝光,搶了團隊其他成員的風頭,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過度社交,專心做事。
他減持手頭一些高風險大回報的股票,不借長期高額有息貸款,因為企業家不止要賺取利益,還要規避危機。
他不設營銷部門,這樣公司就可以把大量銷售費用於產品研發,專注於解決用戶需求。
好產品,自己會說話,比好廣告更有力。
一個活得通透的人,總是知道什麼是最需要的,什麼是最重要的。
好鋼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在一些事情上放棄發力,才能在另一些重要的事情上特別給力。
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有個著名的理論叫“刻意放棄” (purposeful abandonment)。
意思是,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有意放棄一些看似有利的機會,才能排除乾擾,保持專注,實現戰略目標。
俗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你只有做出取捨,才能集中資源,提升效率,實現願景。
我們的人生,不但需要做加法的勇氣,還需要做減法的魄力。
善於取捨,不貪多求全,這是一個人開始活得通透的第一個跡象。
善於接納:保持空杯思維
曾有這樣一則寓言。
有位學者來拜訪南隱禪師,請他說禪,但學者的態度十分傲慢,因為他覺得自己經驗廣博,對佛學極有造詣。
於是南隱為他倒茶,茶水很快注滿杯子,流到了桌上。
學者望著茶水滿溢,連忙勸道:“大師,茶水已滿,請別再倒了。”
南隱聽了,便放下茶壺,望著學者道:“你的頭腦,就像這只杯子,裡面裝滿了各種已有的念頭,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我又如何對你說禪?”
是啊,盛滿水的杯子,就不能再裝茶,而盛滿了固有經驗、陳舊經歷的頭腦,就不會給新的觀念,留下餘地。
這樣,人就會變得墨守成規,不願去發掘新可能,探尋新領域,從而畫地為牢坐井觀天,嚴重地束縛了自己。
作家採銅分享過一個案例。
有一次,很多天使投資人、創業精英聚在一起,討論創業機遇。
有人提出一個新點子:“我們可以做一種共享自行車,讓大家自由借還,方便出行。”
很多經驗豐富的創業者聽了,立刻開始鄙視他:
“不行,創業成本太高。車子放在外面風吹雨打,很容易加速折舊,縮短報廢週期。”
“不行,這種車的用戶體驗肯定不好。車子會爆胎、沒氣,用戶還要自己修理。”
他們覺得,根據自己的知識,這個創意缺乏可行性,所以紛紛選擇放棄。
霍金曾說:“知識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對知識的幻覺。”
如果你總以為自己懂得多,見得廣,憑藉經驗輕易下結論,就可能錯失良機。
而如果你抱持“空杯思維”,能倒空自己的心,摒棄固有的經驗,才能容納別人的新創意。
當時在場的一位女士,胡瑋煒,就是如此。
面對“共享單車”這個新觀念,她也有疑問,但她明白,對待新事物,不能用舊邏輯。
所以,她虛懷若谷,清空成見,迅速接受了這個創意,抱著接納的心態,她便能探索其中的商機,解決其中的問題。
不久,她創立了摩拜單車,通過研發,採用高強度鈧合金車架,讓車變得足夠結實,使用周期足夠長,採用實心輪胎,讓車不會爆胎、沒氣。
空杯思維,使得胡瑋煒心態通透,善於接納新觀點,擁抱新機遇,最終成為創業新貴,並一一擊破了那些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困難。
活得死板的人,總會抱著過去的經驗,自我設限。
而活得通透的人,不為陳舊的經驗所困,就不為固有的規則所迷。
遇到新觀點時,他們不會用舊知識去否定,而會用新思路去分析。
如果你保持通透的心態,那你聽到別人的創意和見解時,就不會有先入為主的判斷、自以為是的鄙夷,而會有海納百川的謙虛。
這樣,你就能不斷與別人的新觀點、新思想,碰撞出火花,就能滿懷熱情,永葆好奇,去探索和升級。
善於接納,保持空杯思維,這是一個人開始活得通透的第二個跡象。
善於適應:隨遇而安,人間有味是清歡
一個活得通透的人,在事業上,會保持激情,勇於進取,在生活上,卻會保持淡然,隨遇而安。
遇到能改變的問題,他們會積極鑽研;
遇到不能改變的事情,他們也能順其自然。
夏丐尊在《生活的藝術》裡,寫到這麼一則軼事。
有一次,李叔同出門時,無處投宿,只能住進一家破舊的小旅館。
後來,朋友們問他:“那種旅店,衛生條件不怎樣吧?”
李叔同卻回答:“店很好!臭蟲也不多,不過兩三隻,而且主人對我非常客氣呢!”
於是朋友們感嘆:“對他來說,世間竟沒有不好的東西。一切都好,小旅館好,普通船艙好,舊席子好,破手巾好,咸苦的蔬菜好,長途跋涉也好。什麼都有滋味,什麼都了不得。”
活得通透的人,很能看得開,他們不矯情,很善於適應自己的處境,能從凡俗小事中,體會美好,刻意發現生活積極有趣的一面。
對於他們來說,紅塵萬事皆美善,人間有味是清歡。
清代文人沈復,曾在《浮生六記》中,寫到他的妻子芸娘。
他們生活清貧,但是,因為芸娘能安貧樂道,很有情趣,日子總是有滋有味。
他們喝不起昂貴的名茶,但芸娘會製作“荷花香茶”:
夜晚,她用紗囊裝上茶葉,放於荷花的花心,天明取出,用清澈的雨水煮茶。
粗糙的茶葉,浸潤了荷花的清馨,竟變得香韻非凡。
他們享受不起奢侈的娛樂,但芸娘會拉著丈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郊遊,他們乘上小船,感受“風生袖底,月到波心”的瀟灑,或者爬上山頂,看“炊煙四起,晚霞燦然”。
芸娘能適應她的生活現狀,一心營造美好、欣賞美好,所以她把苟且的人生,過出了詩樣的浪漫。
反之,如果她整天想著自己很窮,那一定會活得滿腹抱怨。
社會學上有個說法,叫“ 缺瓦綜合症 ”,意思是,心理尚不成熟的人,喜歡注意事情的壞處和缺陷,就像人在看瓦片鋪成的屋頂時,總是關注那缺瓦的地方。
他們不斷強化事物的缺點,重複著負面思想,把生活向悲觀的方向引導,最終,他們的想法,就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但是那些思維成熟,活得通透的人,卻正好相反,他們遇事十分淡定,不會盯著事情的消極面,自尋煩惱,鑽牛角尖。
他們會帶著積極心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即使遇到不如意的光景,也會思想達觀,樂天隨緣。
生活給了他們一盒巧克力,他們就能接受每一顆的滋味;
生活給了他們一顆酸檸檬,他們就可以享受檸檬汁的甘甜。
《聖經》裡說:“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是啊,擁有平靜通透的心態,就能適應各種境遇,從中獲得力量,寧靜致遠,順遂安然。
善於適應,隨遇而安,這是一個人開始活得通透的第三個跡象。
人生中其實只有三種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如果我們能夠抱持通透的態度,對自己的事情,善於取捨決斷,對於別人的觀點,善於接納鑽研,對於老天的安排,善於順其自然,那麼我們自然能活得瀟灑從容,既容易做出成績,也容易飛越困難。
我們眼中的生活,其實就是自己心態和認知的投射。
心態,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
你的心態通透敞亮,生活就明媚;
你的心態狹窄逼仄,生活就黯淡。
通透的心態,就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
活得通透,你就會風生水起,自帶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