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昌明「大腸憩室炎」深夜掛急診 醫:這5種人最該小心

49歲藝人侯昌明日前半夜肚子痛掛急診,經醫師檢查後確認是「大腸憩室炎」,還住院禁食了三天,讓妻子曾雅蘭PO文直呼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也坦言自己是第一次聽到大腸憩室發炎,照片中的侯昌明則是手打點滴,臉色慘白。

大腸憩室,是大腸表層凹陷,形成坑洞狀的結構,當糞便卡在這些坑洞中,就可能導致發炎並形成膿瘍,嚴重甚至可能出現大腸穿孔,進而引發腹膜炎,一般來說較好發於年長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彥鈞表示,40歲以下得到大腸憩室症的比例不到20%,但隨著年紀增加,得到大腸憩室症的風險也隨之上升,60歲以上可能有超過一半的機率會罹患大腸憩室症。

(大腸憩室、憩室炎示意圖。圖片來源:KB康健知識庫)

比較特別的是,大腸憩室症有東西差異,黃彥鈞表示,西方盛行率高達45%,比例相當高,大部分都發生在左側的乙狀結腸,而大腸憩室症亞洲人的盛行率約15~25%,普遍發生在右側的升結腸。

大腸憩室炎常見症狀:腹痛不止伴隨發燒

大腸憩室症主要和年齡有相當大的關係,但其實面對飲食西化,不少民眾無肉不歡、蔬果吃不夠,都會增加大腸憩室症發生率。黃彥鈞指出,造成大腸憩室發炎的危險因子包括攝取過多紅肉、富含脂肪的食物、纖維攝取量少、活動力不足、BMI過高等,研究也顯示長期吸菸和大腸憩室發炎有關,「但最主要還是受纖維多寡、脂肪高低和活動度多寡影響。」

其實不少民眾可能有大腸憩室症卻不自知,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或只會出現些許不適,如便秘、腹痛或腹瀉等,不容易察覺。大腸憩室若是發炎,常見的臨床症狀有腹痛、發燒、噁心、嘔吐,較嚴重可能會出現便祕或腹瀉,甚至導致膿瘍、腸穿孔、腸阻塞或是廔管。黃彥鈞提醒,「若是民眾腹痛不能緩解,甚至伴隨發燒,就要盡快就醫。」

(圖片來源:葉懿德製圖)

由於東方人大腸憩室炎疼痛部位多在右下腹,不少民眾容易會和盲腸炎搞混,醫師表示,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盲腸炎除了腹痛之外,疼痛也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大腸憩室炎則是主要在發炎部位疼痛,但還是建議民眾別自行判斷,應就醫交由專業醫師判斷,或透過電腦斷層檢查釐清。

若反覆發作 醫:引發併發症機率高達六成、增死亡風險

若是憩室炎症狀較輕微、沒有出血狀況,大多數病人只需要禁食讓腸道休息、靜脈點滴營養補充與抗生素藥物治療即可痊癒;若是病情嚴重已經到膿瘍、穿孔、廔管或敗血性休克的病患,則需要視情況進行引流或是開刀處理,切除病變的大腸憩室炎腸段。大腸憩室炎常見的併發症還有急性腹膜炎、腸壁周圍纖維化、腸阻塞等,對腸道和膀胱都會造成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黃彥鈞指出,通常民眾在大腸憩室炎第一次發作之後,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3~5年之內會復發,另外三到四成的人偶爾還會有輕微症狀,其餘的患者則不會復發。但若有第二次發作的病患,大概只有一成不會復發,其他超過九成的人恐怕會斷斷續續復發,且第二次發作之後造成膿瘍及廔管等併發症的比例高達六成,死亡率也倍增,「因此發生大腸憩室炎兩次以上的民眾,可考慮動手術處理,以免造成嚴重併發症。」

生活習慣是關鍵 醫:這幾種人要注意!

一般民眾想要預防大腸出現憩室,可從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做起,黃彥鈞表示,控制好飲食、運動這兩個要素,排便順暢就能降低憩室產生機會。

黃彥鈞指出,雖然大腸憩室症和年齡相關,但長期久坐的上班族、活動量不足、飲食習慣為高脂低纖維的民眾,或是 BMI過高、長期抽菸等都是發生大腸憩室炎的高危險族群,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因此醫師也提醒要特別留意,應維持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長期久坐的上班族是大腸憩室炎的高危險群之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若是已經有大腸憩室症的民眾,建議要維持高纖維飲食、適當運動、減重、少攝取紅肉、攝取足夠水分、戒菸,能有效減少憩室炎的發生機會,讓患者與憩室和平共處。另外,醫師也指出,長期吃止痛藥的民眾,憩室炎復發的風險較高,應盡量避免。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腸道蠕動功能較差、有長期便秘困擾的民眾,高纖飲食恐怕會造成更嚴重的宿便,最好交由臨床醫師判斷。「如果吃進大量纖維,卻沒喝足夠的水分,少了水分這一層潤滑劑,糞便會變得又乾又硬難排出,」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表示,糞便停留在大腸過久,大腸還會將糞便中的水分再吸收利用,連帶讓糞便變得堅硬如石,這時若用盡全力排便,反而容易讓腸壁肌肉受到壓迫,引發疼痛、發炎,日久容易罹患痔瘡、大腸憩室炎。

員林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涂君蓓建議,不管是否吃了高纖食物,成年人每日水分建議攝取量為1500~2000cc(體重公斤數×30cc)。若夏天排汗量增加,水分攝取也要增加,才能避免便秘造成腸道壓力。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