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與獨中有什麼不同?

【 獨中?國中? 】

一位父母都渴望把最好的留給子女,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國際學校的課程編排和考試受到國際認證,亦算是讓學生畢業後出國深造的捷徑,是不少達官顯要,名門望族後代的首選。一分錢一分貨,國際學校的高昂學費造就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質量高超的師資,同時那筆天文數字也讓家境普通的老百姓望而卻步。那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層階級家庭,只能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在國民型中學和獨立中學之間做出選擇。

費用方面,國中毫無疑問地以學費全免的教育佔據了優勢。學校的日常開銷如水電費從政府撥款中支付,執教的老師薪資則由納稅人買單。學生只需還清數額不大的雜費,以及購買參考書、作業和簿子的費用足矣,因課本借貸計劃(SPBT)惠及不少莘莘學子。

相較之下,獨中生除了需繳付因校而異的學費和購書費,還需定期為建校基金籌款,作為修理和發展軟硬體設施的用途。至於課外補習,以國中課程為主的補習中心如雨後春筍般林立,而獨中補習班則較為少見,故收取的費用較高。看來,物以稀為貴啊。

語言方面,國中采用馬來文和英文授課,要是不精通這兩種語言,學生可能面臨不明白課程內容的窘境,久而久之更會失去對學習的熱忱。

反之,獨中課程的主要媒介語為華語,所以充分掌握華文有助於透徹理解書本上的理論。以本身熟悉的語言汲取新知識可謂事半功倍,因為大多數學生在探索新知識時傾向把它翻譯成第一語言。另外,並非所有國中都看重華文科,畢竟它是公認的難考獲特優,以致一心想提升整體成績的校長有意縮小華文班的規模,只允許成績不錯的學生報讀和報考。對華文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受促謹慎選擇即將就讀的中學,以免落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慘狀。

文化方面,國中生擁有不同的背景——種族籍貫、宗教信仰、文化習俗、家庭背景都大放異彩。

不打不相識,透過日常的交流,各族之間對彼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學生也學會尊重欣賞他族文化的精髓,而非出言不遜地嘲笑或抨擊他人的習慣。舉例之,學生因朝夕相處而明白他族的禁忌,日後做出任何抉擇時會將其納入考量,以防冒犯了他人,展現值得贊揚的包容和同理心。

獨中和國中之間顯而易見的分別便是華裔子弟在總學生人數所佔的巴仙率。雖然近來基於經濟發展蓬勃的中國所引發的學中文浪潮,友族同胞報讀獨中的頻率有上升的趨勢,可放眼望去的獨中生依然是清一色華人。希盟政府旗下的教育部長馬智禮博士以 “承認統考可能影響各族團結” 為由延遲兌現大選諾言並非誇誇其談,畢竟一所神聖的學府正是塑造學生價值觀的工廠,而在沒有澄清清楚的情況下貿然承認等於苟同部分獨中扭曲的觀念,後患無窮。

華裔獨中生長期局限於單一民族的圈子裡,不大適應與他族的相處模式。而且,獨中生在潛移默化中被灌輸華教長期被打壓,在捍衛華文上只能靠自己,不能聽信政治人物的甜言蜜語。為了拉票,信口開河是政治家一貫的伎倆,根本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不能相信政客的嘴” 更是他們洩憤的產物,無形中在他們心裡埋下仇恨的種子。由於統考文憑受國外知名高等教育機構承認,唯大馬政府依然找諸多借口百般推脫,遲遲不肯給個合理交代,有人憤怒不已,認為此舉嚴重剝奪了華人的權益,貶低了華人的地位。(

小編:“不相信政客的嘴” 不是獨中學生特有的想法吧?

出路方面,這可要視乎學生欲前往海外或留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了。基於政府大學不承認統考文憑,家境富裕的獨中生大多選擇到中國、台灣、甚至歐美國家深造,反正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無奈,家境普通或貧寒的學生只好到本地私立大學修讀學士課程,但其費用比入讀政府大學的花費依然高出一大截,豈是低收入群體所能負荷的?然而,獨中生亦可選擇 “雙修“,即報考統考之余也參加大馬文憑教育考試,為申請政府大學鋪路。更何況,我國政府規定特定領域的工作者須持有國文優等或及格的資格,才會被賦予服務的機會。

教育部提議將國語須考獲優等列為承認統考的附加條件也許不失為明智之舉,否則學成歸來的畢業生仍然不符合資格。一位不能口操流利國語的公務員,成何體統呢?衡量過得失利弊,家長在為孩子選擇中學時愈加慎重考慮,深怕耽誤了後代的未來。若是一意孤行把孩子送入獨中就讀,自然需要承擔統考未受承認帶來的麻煩。但把目光放得長遠些的話,要是確實認為獨中生能接受更有素質的教育,有利於提升孩子在各方面的實力,又何必擔心他們找不到大展拳腳的機會?真金不怕火煉。客觀來看,國中和獨中都有各自的長短處,家長需要分析孩子本身的興趣和意願,在一番斟酌討論後才拍板定案。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