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兵馬與養小鬼的那些事 !

01

世人很關注養鬼之類的事,而且頗有不少向往者,娛樂界不少明星也有養鬼求運之事,實在是令人困惑。

養鬼這種事,雖是自古有之,然一直是不為正法所接受,因為它終究不是正法。

雖所謂:“久養者必受其禍”,只是這個久養,有時不是一代人身上能夠看得出來的,有時會傳沿幾代才發禍,於是有膽大的就肆無忌憚,而禍害後世子孫。

養鬼的人主要是為了投機取巧,如泰國古曼童或是女大鬼(又稱九尾狐仙,其實是女鬼),以迅速求取姻緣或是財運,這種其實興得快敗得也快,正所謂常說的“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養小鬼的詭異及匪夷所思的事極多,在下就見過不少令人無語的:比如弄個烤干的嬰兒屍體,然後偷偷裝在行李箱中,帶回國內,然後每天抱著睡覺。比如弄個花盆回來,裡面其實埋的是嬰兒屍體,天天上香供奉。

最新的泰國流行玩法更加忽悠了,直接弄個玩具娃娃,聲稱讓嬰靈進入其中,然後加以供奉,並各種打扮,試圖帶動玩具娃娃裝飾品的市場,其實還是換湯不換藥,但改個名字叫娃娃神。

極端一些養小鬼的,還會有一些更加不道德的做法,比如跑到凶殺現場搜集血液,或是直接用嬰兒胎盤磨粉提煉,或用死嬰的尾骨制作,然後不斷加以經文控制,最後達到形成可以控制小鬼的目的,再進行自養或是販賣。

不過這些所謂的養鬼術,如果與中國民間傳統的養鬼術比起來,就差遠了,因為這些法師是以兵馬為單位的。

在民間有很多法派中,有兵馬的玩法,大部分是以陰兵為主,有些聲稱是天兵天將的,其實只是一廂情願而已,本質上還是招鬼。

02

兵馬通常有三種來源:1、師父撥下 2、自行征召 3、搶兵馬 4、陰廟借兵

撥下這種沒什麼好說的,一般是師父將自己手裡的兵將撥一部分過來,或請求相應的主法祖師,於靈源中召撥出來,或者只是撥給名額,而並非真的撥兵馬過來。

不過很多民間師傅所撥兵馬基本上是在忽悠弟子,沒有也告訴弟子有了,然後進行一種安慰,動不動就是幾十百來萬的,還有撥武器的,飛機大炮原子彈之類,竟然也有弟子相信,這種真是醉了。

自行征召的復雜一些,通常也會搜集鬼魂,培養成陰兵,一般是在墓地裡或是有大規模死亡的地方,進行招魂來,然後加以供養,作為自己的兵馬使用。

通常有相應的科儀,比如有召兵的科儀,而每個人能召多少,是根據命理計數可推算出來的,多者可達十萬,少者就幾百,但這並不意味著多就好,因為越多越難管理,越少越容易訓精。

召兵之後,還需要進行管理與訓練,並且還要進行支糧的科儀,也就是給兵馬糧草。在此之後,到了年尾還有放兵,酬謝兵馬並放假之類,然後到了來年再召來,這類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做法。

兵馬的訓練是相對最秘密的部分,不同的法脈中有不同的訓練方式,如依證給某個頭領一個封號,並對其進行專門的鍛煉,這種鍛煉通常是有五行祭煉或是水火祭煉法(類似超度那樣),以提升兵馬的品格,從而可以更加靈驗。

個體上的養鬼,常見是養小鬼居多,養小鬼很多說法是小鬼怨氣大,其實並不完全如此,更多原因是因為小鬼好忽悠,叫干什麼干什麼,相對好控制,同時小鬼的超度是比較麻煩的,尤其是如嬰靈之類的,因為沒有墮塵,沒有沾染塵俗之氣,所以超度祭煉不少規則並不適用,所以一般要把其培養成長後,才能將其超度。

03

小鬼也有反噬的危險,但這種危險並不高,一般來說小鬼,對於養的人來說,基本上可以比喻當作動物來看,溫馴的就溫馴,不溫馴的一定條件下也會咬主人。而通常玩兵馬的法師原則上是無視這些養小鬼的,因為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一般養陰兵的法師,不會如一些文學作品裡幻想的那些,是多麼的陰氣森森,什麼一逼近就一股陰氣湧來,這純粹是胡扯。真正養陰兵養得好的法師,外表都是慈眉善目,充滿了各種祥和之氣,而且行為做事也很有原則,並非如常人想的那樣陰險狡詐。

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的法師,是鎮不住那麼多鬼兵的,這類法脈通常有自己修行的方式,能夠達到這一點,而且此類法師更注重陰德方面的事情,他們的信仰目的不是為了在世能如何如何,而是為了死後,能夠統領一方鬼兵,從而獲得較高的地位,人身只是一個過渡的手段而已。

這些對一般人來說,看起來很遙遠,其實也不是很遙遠。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朴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淨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復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復雜,再從復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復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朴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閒,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朴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復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松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復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閒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灑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裡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裡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向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注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注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松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平時一些宗教會叫人去施食,其實這些就是養鬼的雛形了,通過施食去恩澤眾生,然後有需要時,可以通過祈告來求取眾生的幫助,形成一種良性的契約,從而得到陰助,以便做事更佳順利。

這個想法出發點本來是很好的,不過可惜看起來很好的行為,通常未必就那麼好,因為這類施食主要是針對孤魂野鬼(所以也叫賑孤),但這類中有些品德並不良善,遇到能白吃白喝時,就會故意纏上施食的人,並加以勒索,如果施食的是法師,那麼就去鬧騰法師周圍的親人,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有些流派的傳承,要求是三絕的,即孤夭貧中得領一個或多個,為什麼會需要這樣,說到這裡,其實自然應該明白了。

04

正因為如此,提倡一般的信眾自己獨立搞搞放生還尚可,而施食這種法在沒有法師帶領的情況下,不應該去隨意做,很容易惹禍。

這些都不是正法所提倡的東西,只是世人比較愚昧,忍受不了這些誘惑,總是忍不住想去投機,結果其實害了自己卻不自知。

正法之中也有賑濟的時候,但這類賑濟總是會把自己隱藏起來,並且不會求取回報,這是與功利性施食最大的區別。而非功利性的施食,這種又會構成陰德轉成給法師,雖然不能用,但也是一種積福。

雖不如明目張膽直接施食看起來效果顯著,但也規避了一切風險。

法師自養的陰兵,不同流派收取方式不同,在此就不細說了。

搶兵馬一般是斗法或是發征召偷搶其它法師的兵馬,這類主要是巫師間多見一些。

還有一種兵馬,是法師可以調用的,比較有意思——有權職的法師,自己又不想去養兵馬,但又需要用到陰兵時應該怎麼辦?答案時就近城隍廟中借兵,這種也是比較有意思,因為城隍爺專管,而城隍爺又往往是當地所去世之英靈供奉所化,所以借來的兵馬大多質量比較高,辦事時效果也會更好,只是代價也是不菲的,總是要供奉足夠多才能借到。

兵馬是法術中一個比較有意思,也比較令人容易產生遐想的內容,這些作為了解、作為飯後談資並無不可,但切記不要自己胡亂去玩,很容易出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