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歡」的小孩還有救,爸媽要啟動上層腦教養
當孩子還小,動不動就哭鬧、大吼、講不聽,爸媽難免擔心孩子會不會一直「歡」下去,其實關鍵在爸媽的應對方式。人的大腦從下層的「情緒腦」開始運作,下層蓋完才會開始蓋上層的「理智腦」。如果教養中充斥著打罵、恐嚇、威脅,只會不斷啟動孩子的下層腦,讓孩子沒機會練習思考與情緒調節。各位爸媽,你的管教方式是鼓勵孩子使用「上層腦」還是「下層腦」呢?
Shutterstock
做兒童諮商時,家長或老師經常詢問各種問題,像是:「為什麼他不能控制情緒?」「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就打人哭鬧?」「他都不肯收玩具,我叫他就會生氣的大聲吼叫,怎樣才能讓他聽話?」
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從大腦介紹起。大腦,這個神祕又複雜的器官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孩子能不能做出更適當的決定、能不能想到行為帶來的後果、能不能產生同理心、在生氣或是受挫時會怎麼反應、能不能控制衝動等等,都是由大腦控制。
孩子的大腦發展:先情緒腦→再理智腦
認識大腦的第一步,要先了解大腦如何發育。大腦由下往上發育,最下方的區塊先成熟,再慢慢往上發展,就像蓋房子,先打好地基再慢慢往上蓋。大腦最下層稱為「腦幹」,掌控基本生存功能的區塊,像是呼吸、心跳等等;人類一出生,腦幹就完全成熟,能夠掌控基本生存本能。腦幹上方是「邊緣系統」,包含杏仁核和海馬迴,用來處理情緒,因此又稱為「情緒腦」。嬰幼兒的情緒腦已經開始運作,能夠感受到危險、威脅、害怕等等情緒。大腦最上層則是「皮質區」,又稱為「理智腦」,負責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學會的事情,像是做決策、思考、計畫、情緒調節等等。
但是,就像前面所提的,孩子的大腦就像施工中的房子,正由下往上慢慢蓋。位於下層的腦幹和情緒腦已經蓋完,可以完全發揮作用,但是最上層的思考腦還沒蓋好。儘管我們希望孩子三思而後行、生氣時能夠調節情緒而不是衝動打人、緊張時能做點深呼吸而不是大聲哭鬧,但是,孩子的大腦還沒完全成熟,無法完整發揮,父母不能期待孩子像成人一樣成熟處理這些事情。
情緒失控時,大腦的屋頂會被掀翻
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用一棟雙層樓房來描繪大腦,房子的一樓通常是滿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地方,像是廚房、客廳、餐廳。因此,「大腦房子」的一樓稱作「下層腦」,包含腦幹和情緒腦,負責人類基本生存功能以及情緒;「大腦房子」的二樓則是「上層腦」,也就是思考腦,負責思考、做決定、情緒調節、道德批判、同理心等等。
還記得前一段說到:孩子的大腦發育就像施工中的房子嗎?他們的下層腦已經成熟,但是上層腦還在慢慢架構,所以為什麼孩子生氣時就丟東西、受到威脅時就咬人或是大聲哭鬧?因為很多孩子,尤其是嬰幼兒,他們的行為仍由下層腦掌控。
上層腦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成熟,大腦前額葉甚至要到二十五歲才能夠完全成熟。因此,孩子做決策時比較無法通盤思考、無法調節情緒、思想非黑即白等等。
既然父母希望孩子學會的特質都由上層腦掌控,若上層腦還沒發育成熟,該怎麼辦?
父母教養模式,會強化孩子偏好使用上層腦或下層腦
首先,大腦發育並不是一瞬間完成,所以,孩子並不會在滿二十五歲時突然變成能夠獨立思考、做縝密決策、可以調節情緒或是具有同理心。大腦是可塑性很高的器官,孩子感受到的每一段經驗、所做的事情都會影響大腦發展。此外,就像鍛鍊身體肌肉,越常使用的大腦部位就會越強壯,也就是說,越常做的事情,大腦神經迴路連結就會越強烈,事情就能越做越好。
大腦就像一棟雙層樓房,樓上和樓下分別住著不同的人。房子一樓的居民負責人類基本生存功能以及情緒,是「下層腦」,包含腦幹和「情緒腦」;房子二樓的居民則是掌控思考、做決定、情緒調節、道德批判、同理心等等,是「上層腦」,又稱「理智腦」。插畫:Jenny Chen
情緒失控時,大腦房子會被掀起來,大腦被樓下的人佔領了!因此,當孩子被「下層腦」,也就是「情緒腦」掌控時,孩子便無法理性思考、調節情緒。插畫:Jenny Chen
既然每段經歷都會影響大腦發育,父母就要注意了—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管教方法都會決定孩子使用上層腦或下層腦,然後決定他們哪一部分的大腦區塊會越用越強壯。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解決問題、思考、計畫、調節情緒,那麼,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需要教育孩子如何思考、如何處理情緒,並且提供機會讓孩子運用上層腦,練習這些技能。因為,上層腦需要鍛鍊才會越強壯,如果孩子完全沒有機會練習使用上層腦,就算滿二十五歲了,他還是無法好好思考與調節情緒。
同樣的,如果父母所使用的教養方式不斷啟動孩子的下層腦,那麼,下層腦也會越用越發達,孩子更習慣直接使用下層腦來面對事情,像是在衝動下做決定,或是用劇烈的情緒或行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