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如果你身邊的人出現這三種表現,說明他們正在欺騙你
現代心理學關於欺騙行為的研究主要包括,微動作心理學中通過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去判斷對方有沒有撒謊;犯罪心理學中所涉及的詐騙心理;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不一致現象。而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利用這些心理學研究結論,防止自己陷入騙局。如果你身邊的人出現這三種表現,說明他們正在欺騙你。
一、周圍的人都做出一樣的選擇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上海某位老太太被微信詐騙團伙騙款120萬。警方調查後吃驚的發現,老太太加的那個所謂的股票投資群,裡面除了老太太以外,其餘200多人竟然都是騙子。
他們一直都在自導自演,直到老太太上鉤為止。他們利用的是人的從眾心理,通過語言上的鼓勵,發表一些相似的言論,引誘那個老太太上鉤。
著名心理學家米勒在1887年做過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他招募了10個志願者參與實驗,事實上,有9個參與者都是米勒事先安排好的。實驗中,大屏幕上會呈現兩根長短不一樣的線段,米勒會要求參與者判斷哪根線段與參照線段差不多長。
米勒讓那9個假志願者都報告錯誤的答案,結果發現,那名真正的志願者也在大多數情況下也報告了錯誤的答案。可見,即使是關於線段長短這麼明顯的事實下,人們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特別是當其他人口徑一致時。因此,當你周圍的人突然做出一樣的選擇時,你就要小心了,他們會不會是想騙你上鉤。
二、語言和肢體行為不一致
有的人可能很善於說謊,他們張口閉口就是一大段編出來的謊言,甚至都不會結巴。不過,你可以觀察他的肢體動作,去綜合判斷他的話是否真實可靠。例如,當你質問他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很堅定的跟你說:怎麼可能,我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
然而,你觀察到他的頭卻不自覺的往下點,這就是他行為與語言衝突的地方。當發現這種言行不一致時,你就要注意他剛剛是不是在撒謊。另外,一個人說謊的時候,往往眼神躲閃、不願意直視對方,只要你細心觀察,肯定能夠從對方的非語言行為中,發現一些端倪。
三、故意製造出一種很緊急的氣氛
對於那些突然打來的電話,告訴你:你的銀行卡被凍結了,需要立即辦什麼手續。或是你的哪個親人出事了,現在需要緊急打錢過去;或是你的上司需要你打一些經費到他的卡上,有一項臨時又緊急的投資要進行等。
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對方可能是故意渲染出一種很急的樣子,讓你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下,你很可能因為慌張做出錯誤的決策,上當受騙。因此,遇到很急的事情時,你就要多個心眼了,想想對方說的話是不是真實的,仔細確認一下再做出決定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