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哲:媽媽要多看見 自己母職的進步
在臉書粉絲團擁有百萬追蹤的王宏哲,工作上經常接觸學前與學齡階段兒童的母親,有感於媽媽們常不自覺過度付出,卻還是責備自己沒有用,他想告訴媽媽們: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
攝影:黃建賓
【新世代父母必讀】不打罵不威脅的正向教養法+讀懂冰山下的真心話=249
王宏哲,兩位孩子的爸爸、兒童教育機構「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他一年要親自接觸、評估兩萬名學前與學齡兒童,從協助孩子發展的過程中,對這個世代的母職角色、教養困頓也有著很「接地氣」的觀察。
在菜市場長大的王宏哲,直至前幾年父親退休前,假日還能在市場見到他幫忙賣水果,因此,王宏哲很能同理市井小民父母為生計打拚、想讓孩子過得比自己更好的心情。他說自己從不談教養理論,聚焦在給方法,為的是協助媽媽解決當下的教養困難,因而擁有一群死忠粉絲,他的臉書粉絲團累積九十多萬個讚、破百萬追蹤,出版的教養書更每每佔據暢銷書排行榜。
王宏哲也是位極具話題性的教養專家,二○一七年,他在臉書上貼了〈上學前該學的十件事〉,引起兩極評價。《親子天下》透過專訪,帶你來看他對現代母職的觀察,以及他的正向教養做法。
Q:《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掀起「毒親」的討論,你怎麼看待「毒親」這個議題?
A:不管哪個時代,父母對子女的期待都很高,我不喜歡用毒親來形容,因為父母一定有期待,在我看來是正常現象,不能因為我是教養專家,就叫父母不能有期待,那也是另一種偏激的教養。
一直勸家長放手的教養觀,我也不認同。這派認為媽媽想太多,一直要媽媽放手,很多媽媽跟不上這種「傳教」的方式,覺得自己身為媽媽,就是有責任要教孩子。能同理媽媽的方式是引導媽媽走向「中庸」,因為「控制」或「放手」都是極端,我都不贊成。
當媽媽的都很容易過度付出,以我的觀察並沒有時代的差異,即使很在意自我的年輕媽媽,我覺得她們還是過度付出。
而付出過多的媽媽特徵,就是不覺得自己付出太多,她覺得自己是個媽,本來就應該這麼做,例如煮一頓飯沒什麼,但她可能忘記為了下班要煮一頓飯,需要趕成什麼樣子,這還不包括前置的採買。你如果為家庭、孩子付出那麼多,一定會期待孩子未來的樣子。所以我最想引導媽媽的是,能不能有時候跟孩子「保持距離」,多看見自己在母職上的進步,而不是你教養或教育的「結果」。
現在的媽媽太忙了,孩子上小學之後,很少有媽媽一天能好好跟孩子講二十分鐘的話,你看到的是功課寫了沒、聯絡簿上的紅字、又忘了帶什麼。如果是家有幼兒的媽媽,接小孩時看到老師走出來,可能又心頭一緊,想著:「老師是不是又要講孩子什麼了?」而且老師通常都只和媽媽說孩子的狀況,不會找爸爸,媽媽承擔了家庭教養與教育的「結果」,母職的付出根本超過負荷卻不自覺,很難有餘力看見孩子的需求。
可是很多媽媽只看得到結果,來和我說孩子什麼什麼的行為還是一樣,我常提醒媽媽,不要只看見孩子的哭鬧,要看看孩子從一鬧就是三十分鐘,現在大概十分鐘就恢復正常;而媽媽面對孩子的哭鬧行為,斥責的音量也變小了,那麼媽媽與孩子都進步了,媽媽很需要這種「我是個盡責的好媽媽」的療癒。
當媽媽發現不了自己和孩子的進步,只會覺得自己怎麼那麼沒有用。我在臉書寫過,媽媽並不是在氣孩子,都是在氣自己怎麼不會教、怎麼教了都沒有用?所以必須有人來提醒這個忙、亂、急世代的媽媽們,「其實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們都有進步。」不能只看結果,因為你教的是人,不是在做一個產品,產品才有百分之百的完美,那麼該看的是孩子的進步。
孩子需要家長的引導,而不是改變
Q:很多人都說要放慢速度、等待孩子,但你鼓勵家長積極作為,談談你如何正向引導孩子?
A:我覺得孩子還是需要家長的引導,但不是去改變他,引導和改變是不一樣的。我引導孩子的過程,常常是丟下一個意見,人就離開了,因為我想要的不是孩子的順服,當你多講兩三句,孩子可能會因為想要達到父母的期待而改變決定,我希望用引導刺激孩子的思考能力。
例如某天早上,我太太一直提醒小孩早餐吃快一點,上學快遲到了,一直催促和叨唸,小孩就開始哭。我便和孩子說:「你還有五分鐘,你看看在這五分鐘內可以做多少事?」然後我就去處理其他的事情,時間到了再回到他面前,他說自己「吃了一塊海鮮煎餅,襪子還沒穿,但便當盒已經放在包包裡了」。我再和他說:「要記得你五分鐘可以做完這些事。」
父母很常在那最後五分鐘和孩子溝通,但那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孩子拖延一定有原因,可能前一晚晚睡了就晚起,我不如教他「時間剩多少,在這時間內可以做哪些事情」,這樣我只要幫助他回想五分鐘可以做什麼,而不需要每天吼他。
Q:你怎麼看待用外在獎懲規範行為,與內在自主好行為動機的產生?獎懲與強調內在動機,在教養上該如何判斷使用?
A:很多人誤解了孩子不在意學習,我評估十個孩子,有九個是在意的,可是他用別的方式表現他的在意,比如搗蛋、叛逆,甚至是青少年時期接觸毒品、色情等,都是尋求自我存在感,因為他的學習沒有成就感,只好在別處引起注意。
誘因式的獎勵沒有我們過去想得這麼不好,有部分孩子對學習「完全」沒有動機,獎勵可以幫助孩子面對這些不得不學的內容,讓他覺得事情沒這麼難,或自己沒這麼爛,衝過這一關,後面可能豁然開朗,當然後面可能還是會失敗,但至少救了部分孩子。
獎勵有它的必要性,但也不能全部都用獎勵,如果孩子本身就有內在動機,看到想學的事情眼睛就為之一亮,就不要再用外在的獎勵破壞他的內在動機,所以還是要「因材施教」。
當孩子已經有內在動機,還有一件事情要做:幫他創造並駕齊驅的對手,所謂「並駕齊驅」,就是實力相當或實力比他多一點點,但是也不能厲害太多,因為太多他就放棄了。如果有實力相當的對手在同一群體裡,孩子就會願意前進以超越對手,等他
跳出這一級,就可以再往上找並駕齊驅的對手。
成績背後的能力是父母更要教的
Q:身為一位教養專家,你如何定義孩子的成功?
A:我希望孩子可以因為成功而快樂,例如他彈琴過了某一關、投籃到一個分數,這要經過一定的努力,過程中,如果態度對了,成績自然就上去,他成功了,就會快樂,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我常聽爸媽說:「不重視成績,只要孩子開心就好。」我會打個問號,不是他們騙我,而是當成績不怎麼樣,孩子也不會開心,這是很多爸媽忽略的,孩子還是渴望交到朋友、成績是比較好的,渴望自己可以贏人家,所以我需要讓父母知道孩子的內在需求。
我不是要父母跟孩子討論成績,我要父母跟孩子討論成績背後的主動性、計劃能力、有沒有比上一次進步的分析力,這些藏在成績背後的能力是父母要教的,這些能力教出來,成績自然上來。
在「天才領袖」中,我不是要把孩子訓練成天才,天才是領袖的形容詞,那領袖要具備什麼?領袖要具備被人家罵的能力,我覺得IQ反而是其次,與人相處、情緒管控、主動積極更重要,如果沒有這些,孩子的專注力、情緒、團體力不會好,很多能力都上不去,所以我要教的是前面這段。
Q:你之前發了一篇文〈上學前該學的十件事〉在教養界引發很多批評,現代媽媽的教養也會面臨社群的壓力,談談你對當時批評的應對?你會建議媽媽如何面對社群的言論?
A:很多人都說那十件事連大人都做不到,要小孩做到很不合理。做不到不代表不需要去做,我也沒講要做到,只是說應該學。更何況我沒有丟出一個不可能的事,我兩個孩子在四歲時的確能做到,我也沒有說洗碗、拿便當盒要做到多精美、多精準,我並沒有訂一個標準,我只是說在六歲以前,你要開始學這些東西。
「天才領袖」教的就是這些能力,這裡有近六百組家庭,我們內部調查發現,多數孩子也是能做到,也有九成以上的家長非常支持我,我們在裡面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那些人有什麼好酸的呢,我花時間在上面,不如把力氣花在願意投資教養的人上,我的看法就是這麼簡單。
面對社群,不可能每個人都像吳宗憲這麼厲害,講一件事就能讓所有人閉嘴。當你沒辦法平息這件事情,你講更多,反而會衍生更多的爭論與誤會,這不是好事,所以你心裡面的價值,只要你覺得是正確的就好了,面對批評,你觀察他是不是公正客觀。
看到這種文章,大家開始用叛逆的想法對抗,我臉書成立到現在,沒有批評過任何人,很多人會批評我,我覺得批評是一種力量,這幾年我反而喜歡這種聲音,只要他以公正的角度去批評,我覺得從中間可以學到很多,但感謝倒沒有,我沒有那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