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家:父母在孩子6歲前做好這4件事,三年級成績不會下滑反而上升很快
我們都知道,孩子6歲前,是培養習慣的黃金時期,因為這時候的孩子可塑性最強。但是我看到身邊太多焦慮的父母,都是在孩子早期教育時,陷入知識學習的誤區裡,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忽略了比起學習知識,學齡前的孩子,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先打好根基,再學什麼都不晚,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也是我一直在教育叮噹的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的。
有的媽媽不禁在群裡感嘆:自己的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挺好,語文90多,數學90多是家常便飯。可是升入三年級以來,成績是毫無徵兆的大滑坡,與優秀學生的差距越拉越大。
小學三年級似乎被施了魔咒,是孩子的分水嶺。不少家長突然發現,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下降厲害,而且學習習慣也變差了。寫作業的時候分心、拖遝,總想著玩玩玩。
這就是三年級現象。這樣的現象讓很多家長心急,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上了三年級成績就下降了呢?
小學階段知識分佈特點
一二年級的知識相對比較簡單,語文主要以識字為主,結合簡單的看圖寫話,數學則是簡單的加減運算為主。
到了三年級,語文由拼音、識字為主轉為閱讀理解與作文教學;數學從簡單的運算到了複雜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運算等。
知識點循序漸進,對學生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有些孩子一下子難以適應,這是不容易考高分的客觀原因。更關鍵的原因是,孩子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基本的學習能力。
三年級正從機械記憶轉為理解式學習
三年級時,孩子正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從抄寫機械式的作業過渡到思考式的作業,這種轉變對有些孩子來說可能有難度。
一二年級的知識體系比較簡單,通過記憶、背誦就可以拿到高分、滿分。到了三年級後,更多地需要孩子進行思考、理解式學習,這時有很多孩子就銜接不上,成績出現落差很正常。
三年級成績下滑只是「果」,真正的「因」,其實早就在孩子6歲前被種下了。
但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到了 三年級成績反而上升很快 呢 ?因為,在孩子6歲前,他們的父母基本都做了這幾件事。
圖片來源:《地球上的星星》
一、用閱讀「喂大」的孩子,未來差不了
語文是對一個孩子知識儲備、理解能力、應變能力的綜合考察。
大量閱讀會讓點連成線,線鋪成知識面,孩子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得心應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閱讀習慣培養得最早的孩子,在日後的學習中就越「吃香」。
孩子從1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親子閱讀了,如果能在6歲前培養起每天閱讀的習慣,相信這樣的孩子成績一定不會差。
有了閱讀這根「魔杖」,孩子會在以後的各科學習中披荊斬棘。
圖片來源:《天才少女》
厭學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興趣
二、學習興趣,永遠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
孩子不瞭解學習的意義,學習興趣就會大大降低。只有把學習和生活實踐真正連結到一起,他們才能建立真正的學習興趣。
6歲前,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好時機。
教育學家尹建莉曾用數手指的方法教4歲的女兒圓圓學數學,時間一長,孩子就厭煩了。
她靈機一動,在家裡開起了小賣部。 圓圓做店主,爸爸媽媽當顧客。
開始時,圓圓給貨品的定價都是一元、二元,後來在她的引導下,出現了有零頭的定價,後來又出現了幾百元的貨品。
這樣,圓圓不但學會了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還學會了乘法和除法的實際應用意義。在遊戲中感受數字,抽象的東西好理解了,數學興趣和思維也大大提升了。
二年級時,當別的同學還在為計算頭疼時,圓圓用了10天就學完了三年級的數學,並且考到了最高分的成績,直接跳到了四年級。
只有對學習有興趣的孩子,才會保持優秀的成績。
也只有父母的智慧引導,才能讓學習的興趣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
三、習慣決定成績,越小培養越好
圖片來源:《小淘氣尼古拉》
學習習慣不好,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還會導致孩子學習效率低下,自我管理能力差。 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很可能會越學越吃力。
有研究者跟蹤了200個孩子17年,並在不同年齡進行智商測試。
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智商相差無幾,但學習成績差別巨大,根源就在於 學習習慣的優劣。
由此,研究者得出結論:
學習習慣決定著孩子的智商能發揮到什麼程度。6歲前是孩子建立各種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玩完的玩具放回原處,規律的作息,端正的坐姿,標準的握筆姿勢,及時預習和複習,今日事今日畢,都是應該養成的好習慣。
有教育家說: 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人一生中都會享受它的利息。
有能力的孩子會飛得高,有好習慣的孩子才會飛得更遠!
四、孩子不運動比不愛學習更可怕
很多父母一看孩子成績下降、狀態不佳,就急著追責是不是太貪玩。
實際上,讓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情緒問題佔了很大比重。
三年級後,孩子的心理逐漸成熟,關注點也變多了。
再加上學習壓力增大,運動和娛樂變少,疲倦感和分心會讓孩子變得要麼si氣沉沉,毫無學習動力,要麼浮躁、不踏實,成績忽好忽壞。
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
所以,很多國外學校要求學生每天必須有 2-3小時的戶外運動,因為他們早就發現了運動對孩子成長的強大作用。
運動可以增強孩子的自控力、協作力、意志力。
有充足運動的孩子,才能在學習上多多加分!
6歲前是孩子培養運動習慣、發展運動心理和技巧的關鍵期。
如果孩子每天都能保持運動鍛煉,對其將來形成良好的「運動慣性」非常有益。
有運動背景的孩子,會有優秀的心智、難以擊垮的自信和號召力,更容易脫穎而出。
而且,從小跟父母一起有充足遊戲和運動的孩子,親子關係更融洽,溝通起來更順暢。
其實,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對未知的敏感,探索的好奇,和很強的學習能力。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說到底,孩子在三年級的成績下滑,不過是長期教育方法不得當的集中爆發。
孩子一般在10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崛起,他們強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們當作大孩子。
但很多父母不瞭解孩子這一心理,仍把孩子當小孩子看待,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因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與父母作對。
家長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一:找准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
其實,孩子的煩惱並不僅僅是針對玩具、衣服、髮型,或者是課外讀物,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當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後,他的一切消極、叛逆的情緒都會消失。
二:允許孩子適度表達情緒
為孩子準備一個沙袋,允許孩子對著沙袋發洩情緒;
當孩子不願意向父母傾訴時,可以鼓勵孩子對著小動物傾訴;
鼓勵孩子跑步、做運動發洩情緒……
這些都是幫助孩子發洩情緒的好辦法,但最重要的一點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認同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悲傷和軟弱。
三:培養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
要想培養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最先應該讓孩子明白這一點: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關係,說出來,看父母有沒有辦法。
四、五年級是孩子厭學情緒的高發期,很多孩子開始討厭學習,討厭寫作業,甚至對父母常說的“要好好學習”等話也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感。
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呢?
一: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讓孩子產生誤解:他是在為父母而學習。父母越是逼著孩子去認真學習,越可能給孩子創造了拒絕學習、反駁父母的機會。
二:不過份關注孩子的成績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成績。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種各樣的物質來獎勵她,這樣只會讓你的孩子有個錯覺:學習是為家長學的。
三:父母不要太過嚴厲
四、五年級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有了自我意識,當父母再像在低年級時那樣,嚴厲地要求他們去學習、再規定他們每次考試必須達到的名次時,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件很苦的事情,從而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在小學家長圈廣泛流傳: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不是初二,而是小學三年級”
——本以為這句話是危言聳聽,但是想想孩子在這個時期的大轉變,再想想家長要從一年級開始為這個時期做準備,又要在這個時期開始體驗“放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