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死人化妝,擺pose,150年前富人們最喜歡這樣玩?

今天來說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一種怪異的照片,多圖預警,畫風詭異,週六的視覺盛宴。

你們先感受下....

感覺並沒有什麼不同?

如果我告訴你上面這些照片中都有死人呢?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1837 – 1901) 年間,十分流行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傳統:“死人擺拍”(Post Mortem Photo),或與他們合照。但不是只有單純拍下他們的遺容那麼簡單,他們還會利用一些道具和化妝技巧,讓人感覺就像他們還活著一樣。

沒錯。這些都是死人...

除了單人照,死者還在世的親人甚至還會和死者一起拍照.....留個紀念...

雖然現在我們聽起來毛骨悚然,但在這種照片在當時非常流行。

這張5兄妹的照片...最左邊的那個小女孩其實已經去世了....

這張照片是一對雙胞胎,只有一個寶寶還活著,另一個已經早早夭折...

這是一大家人圍著一個死去的小男孩,給人的感覺好像這個小男孩只是睡著了。

如果不特別指出,一般人很難辨認出照片裡哪個才是死者。

猜猜下圖中哪個才是死人?

答案是右邊那位,他較為簡單的站立姿勢就是個明顯的暗示,而且右腳後方有明顯的支​​撐架。

死人擺拍要價十分昂貴,畢竟不是每位專業攝影師都願意為死人拍照,更別提與屍體有肢體碰觸。因此客戶通常來自家境從小康到富裕的家庭。

那年代資訊不像現在那麼發達,保存屍體的技術也不如當今,因此有人過世後往往很快就舉行葬禮,再透過報章雜誌讓死者消息發佈出去,因此常可以看到家人到達死亡現場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即與屍體合影。

而且他們習慣在訃聞中鉅細靡遺地描述死者的死亡經過和死狀(不管多悽慘)。

有時屍體太過僵硬導致眼皮無法撥開,讓死者在照片中看起來像活的,因此攝影師有時會在照片上為死者的眼皮畫上眼珠。

或者就假裝死者在熟睡。

這種做法看似詭異,但其實背後的原因卻有點心酸。

在那個年代,攝影還是一種新興技術,價格很昂貴,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拍過一張照片,在他們死後,家人想要為他們留下一張照片,作為一種紀念。

一些照相館還會做成卡片,讓死者家人可以送給親戚朋友。

拍這樣的照片,也許對於親人來說也是痛苦的吧...

摯愛的人已經遠去,他們只想定格下這一刻,用以日後緬懷逝去的人。

那年代拍一張照片得花很長一段時間,短至30秒,長至15分鐘,意味著生者需在鏡頭前與逝者一塊擺姿勢,常常還得待在逝者身旁維持好幾分鐘。

在這樣的照片中,逝者往往會是照片中被拍得最清楚的,那是因為逝者在漫長的拍照過程中是靜止不動的,生者就算維持同一姿勢,幾分鐘下來依然難保會出現一些細微的移動,因此在拍出來的照片中會略顯模糊。

與逝者合影在當時被稱作“Momento Mori”,是拉丁文“緬懷逝者”的意思。

眾多死人擺拍當中,最常見的是兒童照,因為在那醫療尚不發達、沒有疫苗的年代,孩童時期就因病死亡的案例非常多。

這張照片是正在閱讀一本書的已故女孩。她生前最愛的就是讀書。

這個女孩身後有根支撐物。

小女孩與她最愛的娃娃。拍起來就像女孩只是玩娃娃玩到一半睡著了。

照片中的媽媽因為難產而死了,與她合影的三位嬰兒中只有右邊那名存活了下來。

死人擺拍也提供為死去寵物拍照的服務,除了狗狗之外其他都是活人。那年代還流行將死去寵物製成標本放在家中客廳。

決定花錢為亡者拍照的家人,無論亡者的死狀如何都會為其拍照,不管燒死、毀容、被蟲或動物啃咬都一樣。下圖略高能

一名死後臉部已經有一半腐爛的女性死者,也許屍體被發現時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也可能是家人到了最後一刻才決定為其拍照。

現在應該沒有人會想與死去的家人合照了吧!不管怎樣,亡者的意念都將與我們同在,生前更應該把握與身邊的人相處的時光。

我們只能慶幸現在照相技術已經夠發達了,不必等到身邊的人走了才想到要合照留念。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