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別推我,我自己跳」

昨天樓上那家好像又吵架了。當晚小白媽加班回來路過的時候,男女主人在嘶吼著,時不時發出摔東西的聲音。而真正刺入小白媽耳膜的,反倒是一聲聲稚嫩的哭腔“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吵了…不要吵了…”

這聲音如此真誠,但又充滿了絕望。小白媽心中除了無奈,還有憤怒,更有大片大片的心酸。

多少孩子成為了婚姻的犧牲品?多少孩子縱使面對父母的冷言冷語,還是一如既往地滿懷愛意?

01

 “媽媽,你別推我,我自己跳”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去年9月份,刷爆各大社交平台的一件事:一位媽媽拉著自己的女兒,站在自家窗外的空調外機附近,哭喊著要帶女兒跳樓,並拉拽著女兒,讓女兒先跳。

當時,弱小無助的小女孩既充滿了恐懼,又擔心媽媽的安危。她死死地抱住媽媽,想要憑借自己的小小的力量,把媽媽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一開始,孩子哭喊著“媽媽,我不要,媽媽,我不要”,到後來則變成了“媽媽,你別推我,我自己跳”。

我相信有娃的人看到這裡,一大半都扎心了。

而這位媽媽要帶女兒跳樓的起因,是什麼呢?從視頻中的采訪和鄰居的勸誡,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原因:這位媽媽平時既要工作養家,又要照顧女兒,還要忍受丈夫出軌三個月未歸家的不忠。巨大的壓力和絕望把她壓垮了,於是選擇用這種拿女兒和自己的生命作威脅的方式,逼丈夫給自己下跪認錯、回心轉意。

然而就像視頻中的鄰居說的那樣,“他不回心你跟他離婚不就完了嗎?你跟他過什麼呀!”大人婚姻經營不善,卻要搭上孩子的性命作賭注,這無論如何都是非常荒唐且殘忍的。

從視頻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在跳樓僵持了將近3個小時之後,女兒的父親才趕到現場。而且我們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他的確是下跪了,但是在他膝蓋下面有個墊子。

婚內不軌,眼看著自己的愛人和愛女都處在死亡邊緣,卻將近3個小時才趕到,並且此刻還不忘護住自己的膝蓋。這樣的出軌渣男,即使用女兒乃至自己的性命挽回了,值得嗎?

再看看女兒。那麼小小的人兒,第一次這麼近距離面對死亡的恐懼,卻為了安慰崩潰的媽媽,說出令自己戰栗不已的話。是啊,孩子就是這樣的一種純粹的生物。他們對父母的愛發自肺腑,不圖回報也無需條件,縱使父母要強行結束他們的生命,也義無反顧。

小孩子並不會很好地表達自己,這句“媽媽,你別推我,我自己跳”,無疑是在說:媽媽,你別難過,我會乖乖陪在你身邊……

02

 “我只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快樂”

孩子對父母的愛很簡單,爸爸媽媽快樂就夠了。因為爸爸媽媽都快樂,他們才會感到快樂。

印度尼西亞有個叫作Azka的小朋友。他在父母離異後,創作了一幅這樣的連環畫《一個破碎家庭的故事》,十分令小白媽動容,分享給大家。

我叫作Azka,

這是一個關於破碎家庭的故事。

媽媽和爸爸相遇後墜入愛河,

後來他們決定要一個孩子。

我在2006年6月4日出生,

爸爸媽媽給我起名叫Azka。

在我6歲之前一切都很美好,

我們是超棒的一家。

爸爸媽媽開始在很多事情上爭吵以至於無法忍受彼此,

於是他們決定分開。

他們將決定告訴了我,

並且讓我不用擔心,不用我選擇要跟誰在一起生活。

  我依舊生活在原來的房子裡。

我發現爸爸比以前更好玩了,所以我經常讓他陪我玩。

媽媽則住在離我們房子很近的地方,

幾乎每天都會來看望我們。

他們不再吵架,

我們依舊會一起去購物和海外旅游。

我經常和爸爸一起睡,

因為我害怕有僵屍,而我的爸爸很厲害!

  我的媽媽也經常來看我,並且留下來照顧我。

很多人問我,

生活在這樣一個破碎的家庭,是怎麼樣的感覺?

但事實上,沒有什麼變得破碎了。

僅僅是他們不再是對方的丈夫和妻子,卻依然是我的爸爸媽媽。

與從前相比,我更喜歡現在的生活,他們不再吵架了。

當人們問我,

我是否希望爸爸媽媽復合時,

我說“不願意”。

因為我只希望他們都能快樂。

  當你依舊能夠享受來自爸爸媽媽的愛時,這個家就並不是破碎的。

  我愛你,媽媽!

  我愛你,爸爸!

  我很快樂!

  謝謝你們做我最好的父母!

這稚嫩的筆觸,洋溢著對於父母滿滿的愛意。而且也在向許多瀕臨破裂的家庭訴說著這樣一個道理:夫妻一場,如果無法再繼續一起生活,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能成為好的父母。孩子需要的僅僅是父母之間快樂融洽的氛圍,以及適時的陪伴。

因此,別再拿孩子當做婚姻的紐帶甚至威脅,無論夫妻關系如何,請善待你們的孩子。因為他們是真的真的很愛你們。

03

“我愛你,僅僅是因為我愛你”

在中國式育兒中,面對孩子這種純粹的愛,許多家長卻依舊拿成人世界冰冷的量尺,將自己分給孩子的愛一點點量化。

孩子想要某個玩具,很多家長會如是說:要是你這次考得好,就給你買。

孩子在學習上犯錯,很多家長會如是說:再這麼粗細大意,我們可就不喜歡你了。

孩子天資平庸,很多家長會如是說: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再看看你!

獎勵孩子原本是件令孩子們期盼的事,然而很多家長卻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的愛加上好成績、好表現的標簽——我們對你的愛是有條件的,前提是你要優秀、聽話、給我們省心。在這些冰冷的量化下,孩子純粹的愛也在逐漸變得不再透明。

一些原本就適應社會生存、學習表現優秀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會覺得自己適應父母們愛的法則,變得驕縱甚至自傲。漸漸地,他們對父母的愛也會設定諸多條件。

有的孩子原本就擁有不少閃光點,但卻不是父母所期盼的模樣,要麼變得任性乖張,要麼變得郁郁寡歡,優點逐漸被磨滅。

而一些原本不怎麼出眾、甚至存在缺陷的孩子,由於屢屢達不到父母設定的條件,會變得喪失自信,甚至自暴自棄,人生從此灰暗下去。

而什麼是愛呢?愛原本不就應該是純粹的嗎?尤其是父母與孩子們之間的愛,源生而來的這種羈絆,血濃於水的感情,與功利無關,與面子無關。孩子這樣無條件地愛著我們,我們作為父母,為什麼不能多一點耐心和理解,少一點斥責和攀比呢?

“媽媽,你別推我,我自己跳”。看著小白純真的臉蛋和天使一樣的笑容,小白媽會時刻銘記這段話。育兒即育己,希望自己和小白爸在育兒道路上,能夠與孩子一同成長吧!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