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經歷的挫折苦難
1、工作的喜悅,無可替代
回顧過去的歲月,我一直埋頭工作。
有人問我,整天工作的生活是否索然無味。
因為不少人認為興趣和娛樂不可或缺,但在我看來,要想獲得真正的喜悅,唯有工作。
只有具備"工作充實"的前提,才能體會興趣和娛樂的甘甜。
如果怠慢事業,沉湎玩樂,或許能獲得一時的滿足,但終究無法享受到發自內心的喜悅。
工作的喜悅,並非那種單純甜膩淺薄的喜悅,而是苦盡甘來綿綿不絕的。
換言之,工作的甜美存在於攻克難關的那一刻。正因如此,工作的喜悅也並非玩樂所能替代。
然而,很多時候即便拼命工作,也難以獲得希望的成果。這時,不僅沒有成就感,還容易灰心喪氣。但在我看來,這種現實的挫折,正是完善自身,磨礪人格的修行機會。
2、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難
如果只把工作視為獲取物質資料的手段,那就太令人難過了。
我想讓年輕人明白,工作具有意義和價值。
不管什麼職業,都是一種向社會學習的途徑,都是一個促使自身成長的舞台。
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和苦難。
縱觀體育界,亦是如此。歷經挫折、克服萬難的運動員,往往散發著人格魅力。
換言之,閱歷就如同人生路上的車轍,構成了人格的圖譜。
為了提升心性、豐富心靈,就必須努力工作。
我認為,只有這麼做,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3、看似平凡的努力最重要
我一直堅持努力,埋頭從事"看似平凡的工作",因此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年輕人往往心懷遠大理想,力圖成就偉業。
然而,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任何夢想的實現,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
如果不腳踏實地,夢想只能淪為空中樓閣。
人生之路沒有像自動扶梯那樣的便利工具,只能依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對此,不少年輕人不以為然,認為一步一個腳印實在太慢,照此速度,一輩子都無法成就夢想。
他們不明白積累的妙處,一步步的積累會產生魔法般的加成效果,最終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通過看似平凡的努力積累,能夠取得成果,從而樹立信心,喚起更為強烈的奮鬥意識。通過這樣的循環,在不知不覺中,便已取得原本無法想像的成就。
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生於鹿兒島的鄉下小伙,其貌不揚,能力平平,卻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在我看來,不管是學習、運動還是工作,它都是實現夢想的不二法門。
"認真努力地埋頭工作",這聽起來稀鬆平常,但卻蘊含了人生的真理。
行走世間,工作上或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困難無法避免。有的也許可以輕易打倒,有的則令人望而生畏。選擇正面擊破,還是繞路而行,不同的選擇就此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4、堅持再堅持,突破壁障才能成功
成功者與非成功者之差,不過是薄紙一張。
非成功者絕非都是懶惰馬虎的人。其中有的人與成功者一樣,他們誠實、有熱情,工作努力。儘管如此,卻有成功者與失敗者之分。
原因是不成功者缺乏韌性。
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他們很快就會放棄。
就是說,他們努力是努力了,但停留在普通一般的努力上,一旦碰壁,他們就會尋找適當的理由,安慰自己,停止努力,放棄目標。
首先,看起來難以做到的事情,必須韌性十足,堅持再堅持,直至成功。
要打破自己心中固化了的常識,"自己只能做到這一步了",這種頑固的既成觀念,妨礙人們超越界限達至成功。
突破壁障的這種自信,能使整個人格變得強韌有力。而這種堅韌不拔的品質又會把人引向新的成功。
5、把願望提升至信念高度
我認為,人不應該為外界狀況所支配,不應該成為"狀況盲動型"的人。
所謂"狀況盲動型",是指自己本來打算"想這麼幹",但顧慮到社會形勢、經濟形勢,馬上就覺得"實現困難",從而輕易放棄的人。對狀況的理解越是深入,就越覺得不可能。
他們自己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相反,從內心深處"就想這麼幹"的人,就是具備強烈願望的人。不管周圍的環境多麼困難,為了實現願望,想方設法,絞盡腦汁,激情和創意源源不斷。
處於同樣嚴酷的環境之中,"狀況盲動型"的人只是理解狀況不利的一面,最終只能領悟到自己的願望是多麼脫離現實,多麼莽撞無謀,並放棄目標。
但是,另一種人,他們持有發自內心深處的、提升至信念高度的強烈的願望,他們思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他們開始努力,開始千方百計、鑽研創新,可以馬上重新鼓足勇氣,奮勇前進。
我認為,在人生中,銳意進取、成果卓著的人,屢屢遭受挫折的人,還有平凡庸碌的人,他們之間的差距就在於此。
6、想要成就事業,需要一種“狂”的狀態
如果不積極去挑戰新的領域,那麼企業也好,個人也好,都將沒有美好的未來。
但是進入新的領域,無論是技術開發也好,市場開拓也好,都是極其艱難的事。
在那裡等著的,有未曾經歷過的障礙,有超乎想像的困難。
而打破壁障、克服困難,需要巨大的能量。
很早以前我就說過,想要成就事業,需要一種"狂"的狀態。這是因為想要超越壁障,就要有打破這種壁障所必需的巨大能量。
所謂能量,就是從事這項事業的人的熱情。燃燒般的熱情、驚人的鬥志、執著的信念,這些都是打破壁障的能量源泉,也是發起挑戰所需要的條件。
達到所謂"狂",就是指達到充滿這類強大能量的狀態。
人本來就有這種能量,這種能量的迸發,是在新的領域獲取成功的根本保證。
陳景潤的“狂”成就了他的數學高度。
7、無論如何,必須成功
課題雖難,但無論如何必須解決。決不從困難的狀況中逃離,必須迎難而上,從正面與困難對峙。
這時候需要一種緊迫感,千方百計、無論如何也要把事情搞定。就像修行僧苦修苦行的那種狀態。
同時,不能被一切成見偏見所束縛。必須用純粹的目光觀察眼前的現象。如果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事物就不肯告訴我們真相。
一方面,具備"無論如何必須成功"的強烈願望;
另一方面,越是艱難越要冷靜,必須具備細緻周密觀察現象的實事求是的心態。
這樣的話,過去忽略的本質性的東西,會突然映入你的眼簾。我把這種現象稱為"神悄悄的啟示"。
只有抱著真摯的態度,只有在接受啟示千鈞一發的緊急關頭,才會萌生真正的創造。
如果想要得到卓越的靈感,就必須具備從正面迎擊困難的姿態。
8、選擇更難走的路
大學畢業後就職不久,當時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員工,在一件事情上我與公司發生爭執,另外,我還受到工會的攻擊。自己一時曾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當時,我想像自己帶領一個團隊攀登一座險峻的高山。既沒有經驗,又沒有攀岩技術,但我仍想試一試,垂直攀登,爬上那聳立的高山。在懸崖峭壁面前,有人畏縮,有人恐懼,有人掉隊。因此,周圍對我是一片指責之聲。
前輩勸我:"應該妥協。"換句話說,就是規勸我從山腳下的緩坡開始,選擇較為平坦的登山道路,帶領團隊登上山頂。
Climber watching the Matterhorn at sunset,
我知道自己是一個脆弱的人。如果聽從前輩建議的方法,選擇好走的路,慢慢地爬,在到達山頂之前,恐怕我已經放棄了。
另外,如果我選擇安逸之道,對信任我的隊友而言,他們會很輕鬆。
但走這樣的路,不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幸福。
如果堅信自己正確,那麼,周圍的非難指責也好,途中的艱難險阻也好,都不在話下。
我下定決心,朝著頂峰,直線攀登。為了與大家一起攀上高峰,我對別人對自己一樣的嚴厲苛刻。我認為這絕對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