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報班,沒出國,10歲雙胞胎女孩在中文環境練就一口流利英語

說到學英語,很多父母第一反應是給孩子報個班,買大量英文繪本,或請個外教,條件好的帶孩子在國外生活幾年的也有。

我們家在長沙,我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叮叮和當當,她們之前錄了一段全英演講視頻,受到了很多老師和同學的不錯的評價:

果不其然,不少人看了視頻後問我:你家倆女兒是在國際學校讀書吧?她們從小是不是在美國或新加坡長大的?你給她們報的哪家英語培訓機構?

我說,都不是。女兒們現在在長沙一所公立小學讀書,她們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我們的家境算是中等吧,暫時沒想過以後送她們出國讀書,她們也從來沒有上過英語培訓班。

唯一與英語搭邊的,可能就是我是一位小學英語老師。但是,我因為工作太忙,並沒有充當她們的英語“陪練”之類的,發揮的作用真的不大。

但如果一定要讓我講一講女兒們學英語,我做了怎樣的引導,我總結的大體有三個方面吧:

不報班,沒出國,10歲雙胞胎女孩在中文環境練就一口流利英語

別人看英語繪本

她們聽經典電影

仔細回想她們倆這些年,最大的英語學習秘訣,不是看,是聽。很多家長會讓孩子從小看很多英語繪本或書籍,但是她們天生有點弱視,雖然也有看一些英語繪本和小說,但聽過的電影卻是數量龐大。

從姐妹倆9個月大的時候,我就開始磨她倆的耳朵。一開始真的也是無心插柳。我們是雙職工家庭,孩子在嬰兒時期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

老人帶孩子,一般都是要待在家裡的,就特別安靜、特別無聊嘛,老人一般就會把電視打開,制造點熱鬧的氣氛。

但是我是不願意這樣的,你不就是要熱鬧的氣氛嘛,那就聽英語歌謠,總比看那些良莠不齊的國產動畫或著電視劇要好吧?

後來孩子長大一點,我就讓她們看電影。我會把最新上映的、找得到資源的國外動畫電影或者迪士尼的經典動畫,都下載下來,給她們放。

這些電影的情境、人物的動作、神態等,都非常精致,加上中英文字幕,孩子看一遍基本就能理解了。到了晚上,她們會再聽一遍這部電影,有了先前“看”的經驗,孩子們在第二遍“聽電影”的時候,也能快速地理解,每句台詞大致對應的都是怎樣的場景……

每天晚上,叮叮和當當就在電影的聲音裡面睡著,如果我不去換,姐妹倆一部電影能連著聽一個月,當然了,中間經常是聽了半小時就睡著了,那就第二天晚上接著往下聽。

保持用英文寫日記的習慣

並巧用思維導圖

從能聽懂,到能脫口而出,說出其中一些日常表達用語,也沒花多長時間。

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聽不懂的東西,為什麼要給他們聽呢?但是我認為,理不理解是其次——我們要對孩子有信心,更關鍵的是,我們給孩子營造一個語境。

現在,她們倆能用英語的場合,基本都不會再說中文。能寫英語的場合,也盡量自己全英完成。很多同齡人煩惱的“單詞記不住”的問題,她們暫時還沒遇到——畢竟小學階段單詞量要求不高。

我從沒有專門去教她們單詞,只教過“自然拼讀”,我的目的不是讓她們去背單詞,而是讓她們盡量做到,聽到就能寫出來,看到就能讀出來。慢慢她們就記住了。

第一次正兒八經地寫英語,是給聖誕老人寫信。她們知道聖誕老人是美國人,就不敢用中文寫,因為怕聖誕老人看不懂,吭吭哧哧地寫了第一封英文信,後來,又給牙仙子寫過英語信……到現在,她們還保持著寫英語日記的習慣。

給聖誕老人和牙仙子寫英文信,其實是學以致用了。此外,可能因為是女孩子吧,叮當對畫畫、畫圖,很有興趣。

女兒們參加了少年商學院線上線下結合,給小學生的第一門思維導圖課程。這實際上是一門實踐課。每次直播課程結束後,導師發布的挑戰,也是學以致用。譬如有一周是讓孩子們用思維導圖列出垃圾分類與回收思路,她們的作品之一:

思維導圖對我女兒學英文的幫助很大。因為這一工具她們理順了很多邏輯,一旦思維清晰,孩子們又勇於表達的話,積攢的勢能是超過大人們想象的。

像上面叮當英語演講的視頻,其實也是她們在少年商學院思維導圖在線課程最後一周的作品,當周的挑戰是“成為TED式演講達人”,要求孩子們將自己的一個想法、一個創意、一件策劃的事件,用思維導圖理順邏輯,然後用3分鐘以內的時間,演講、表達出來。

毫無疑問,女兒們從一開始的思維導圖,到最後的演講,都是全英的。

雖然最後大家看到的英語演講視頻很不錯哈,但她們在准備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些小挫折的。

我還記得,那天是星期天,她們要彩排六一的活動,特別忙,姐妹倆到晚上就趕緊吃完晚飯,就開始確定主題,是“設計學校未來的圖書館”,然後寫下創意、畫思維導圖。

不報班,沒出國,10歲雙胞胎女孩在中文環境練就一口流利英語(演講大綱,用思維導圖呈現)

再結合老師在課上講的,開始應該講什麼、觀點和口號是什麼、應該選取怎樣的故事……再一起用英語一點點寫出來。

不報班,沒出國,10歲雙胞胎女孩在中文環境練就一口流利英語(其中一部分細節)

排練時一共拍了3次,其中有一稿還拍了6分多鐘,一直拍,一直拍,效果都很好,忽然“嘀!”——我的手機沒內存了。我覺得好抱歉啊,心想怎麼辦呢?

但是她們是一點都沒氣餒,反而開始思考,自己的演講竟然能讓媽媽的手機內存爆滿,這肯定是說明,演講太長了!得壓縮啊!然後就開始再拍……

不報班,沒出國,10歲雙胞胎女孩在中文環境練就一口流利英語

(還為演講設計了海報)

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在學英語,運用英語。但她們卻“忘掉”了英語。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為她們是在用英語完成一個策劃,做成一個項目,所以英語僅僅成為工具了。

“忘掉”英語,才可能真正學會英語。我很欣慰少年商學院給孩子們提供的這種項目制學習的機會。

不報班,沒出國,10歲雙胞胎女孩在中文環境練就一口流利英語(叮叮和當當兩姐妹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大賽的照片)

前些天女兒們10歲農歷生日。在生日前夕,她們參加了外研社在湖南省的一個英語比賽,其中有一個環節,是隨機抽3個英語單詞,並在10分鐘內編一個故事。

姐妹倆當中有一個抽到的詞組是season、favorite和great,她就用自己提前准備好的紙和筆,開始畫思維導圖,打草稿,“開始”部分應該寫什麼,論點應該用怎樣的故事去佐證……

一定要打破儀式感,不要總想著糾錯

最後,給家長朋友們的一個建議或說提醒是:大家看到孩子說錯或者寫錯英語的時候,不要著急糾錯。

我記得有一次,女兒對著蘋果說,“This is apple.” 少了個冠詞,我就順著說,“Oh ,yes! It is an apple.” 她就對比了,雖然她發現了,自己確實說錯了,但她也不會覺得沒面子。

她們現在寫的英語日記都會拿給我看,裡面的單詞拼寫、語法錯誤太多了,她們就直接和我說,“我知道我這裡面有很多錯誤,但是你不要指出來!”

不報班,沒出國,10歲雙胞胎女孩在中文環境練就一口流利英語

我自己是一個小學英語老師,平常也經常和家長們分享我的這個那個方法,很多家長聽到後(甚至有的在聽建議之前)會本能地覺得,我不是英語老師啊,我家裡也沒有哪個大人英語特別好,肯定做不到像這樣啊。但是,我想說,我自己的專業發揮的作用真不大。

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家裡的大人願意共同營造一個英語環境。我老公是在高校裡教歷史的,那會兒我剛在家裡大聲放英語歌謠、電影時,他沒少發過火。因為要等孩子待在家裡,我才能放這些音樂啊,那大人也是需要休息的嘛,就會覺得特別吵。

就連她們一開始也是不買賬的,還對我大吼過,說“我再也不要聽英語了”、“這樣聽英語煩死了”,我就回一句,“我自己要學,你們不願意聽,那就別聽啊。”就是這樣的,到後來,她們也習慣了,有事沒事也哼哼幾句、冒出幾句英語單詞。

上面提到的英語比賽,姐妹倆一個拿了省冠軍,一個拿了省亞軍。回想這些年女兒們學英語的經歷,我覺得最大的心得,一是相信孩子們的潛能,二是家長不折騰:要學會運用身邊的資源,隨時隨地引導和啟蒙孩子。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