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殺球後怎麼收拍?原來這裡面有大學問!
有許多球友都自以為高遠及殺球一直算比較規范標准的,架拍引拍殺球收拍四個動作無一不有,有時一連殺上七八拍才死是常事,逐漸的網球肘有了,手腕也長期好不了,一直找不到原因,特以此貼為例拋磚引玉,希望各位球友能重視這個問題。
首先發一張手腕動作的圖片,羽毛球的任何一個出球,都是手腕的兩個動作的組合,如挑球發球就是從後伸腕到向上展腕,而初學者常常是直接曲腕去挑球,說到這裡,也想請各位球友認真體會一下,殺球或高遠後收拍時是采用哪種手腕動作呢?
在我看來,曲腕似是最容易受傷的動作了,尤其是往下殺球時如收拍動作不到位,擊球順勢往下揮時曲腕,這時手肘基本上也處於鎖定狀態,很大的沖擊力量先鎖定到肘部,對肘尖端形成牽拉,之後手腕再鎖定,而曲腕動作仍屬慣性,又沖擊到手腕關節韌帶及軟骨,長此以往,肘部和手腕極易受傷。
當然,有部份球友說到老趙曾說過所有的力量在擊球那一瞬間爆發,再以後順勢往左下揮就行了,我原來對此也深信不疑,然後事實上是,對於我們業余球手來說,那一瞬間的力量遠遠不可能全部爆發出去,在後續動作必然仍有沖擊。
那麼如何解決呢,經過多張圖片分析,偶然發現此時一個細小的動作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再來張右手的
▽
看到這裡,想請各位球友再仔細想想,你殺球後收拍時,手心是朝哪個方向呢?
如前所述,這個簡單動作就是擊球後有意識地把手腕變成向左下走的展腕手形,換言之,對於右手球員來說,就是在最高點擊球後手臂繼續內旋(擊球前小臂內旋是無須置疑了,這是常識),使手心朝右,而不是朝下(之前我在殺球後雖有往左下收拍動作,但是手心一直是朝下),當然,也有球友會說,那是你擊球前內旋幅度不夠,所以擊球後手心仍然朝下,如是這樣理解也可,總之,就是要有意識地在擊球前後使小臂充分內旋,從而手心向右,再順勢往左下收拍。
此時,因為手心向右,手腕順勢下收時自然成了展腕手形(有球友提示展腕是一種發力動作,不要去做,只是成了這樣一種形狀回收),手腕運動的幅度再大也不會大到哪兒去,受傷的可能性減小;而肘關節也不會再直直鎖定,因手心向右再往左下揮時,肘部會自然彎曲,肘尖不再受到牽拉。
各位可以試一下,當手心向下往左下揮時,和手心向右朝左下揮時有什麼區別(試試慢速和高速)。因為一個手心方向的變化,收拍的效果完全不同,換言之,巨大的沖擊力消失於無形。
想想真是精妙啊,就是內旋到位,手心向右,就可起到多麼好的後續一系列作用,深為過去走的彎路感到可惜,期望大家脆弱的手腕能早日恢復。
再來一個手腕和小臂的方向圖,免得大家為了同一個動作爭得面紅耳赤。▽
其實討論了這麼幾天,最終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了:就是擊球後一定仍要小臂內旋到位,使擊球後的手心向右,再順勢往左下回收卸力,這樣有意識收拍的話,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可避免手肘和手腕受傷,或是受傷後不再加重。
再提醒一句:收拍時身體一定要轉向左側,手心向右,手平面也不一定要與地面垂直,而且右腳最好跟上跳轉,要不然肩膀又得夠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