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本身多有才多對,也難逃從眾的群體意識。

大多數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總期望達到兩個的目標:一個是確保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一個是通過不辜負他人的期望來贏得他人的好感和認可。

一輛火車開過來,一群小朋友在火車運行的鐵軌上玩耍,在另外一條已經廢棄的鐵軌上也有一個小朋友玩耍。

這時候,火車來了,已經來不及剎車,只能變道朝廢棄的鐵軌上開去。如果司機堅持朝著正常運行的鐵軌運行,玩耍的一群小朋友就會火車壓過,如果變道,則遵守規則的小朋友則要犧牲掉。

這個故事代表著一個寓意,一群小孩象徵多數人,一個小孩象徵少數人。

如果司機選擇撞多數人,雖然按照社會規則來講,他做對了,但是,他卻容易引來更多人的撻伐,因為他得罪的是多數人。

但是,如果撞向了那個在廢棄軌道玩耍的小孩,也許這一生他都要處在不安之中了。

明朝重臣,因為他的守衛,滿清軍隊一直打不進北京城,但是,卻因為皇太極的一個反間計,被皇帝以通敵叛國罪處以淩遲。

最可恨的是,不明所以的北京城老百姓,因為相信謠言,覺得袁崇煥是叛國的反賊,在他死後,爭相搶食他的肉,對他恨之入骨。

一代名將,有振國抗敵之功,最後卻落得淒慘至極收場,他保護的那批老百姓,正是分食其肉的那批人。

袁崇煥的正義,得罪了從皇帝到百姓幾乎所有人,如果袁崇煥學習魏忠賢的陰險狡詐是非顛倒,也許,他還能得個善終。

在西方中世紀,因為基督教的絕對統治地位,任何和《聖經》相違背的思想都被稱為異端邪說。

布魯諾因為捍衛並且發展了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認為地球不是像《聖經》中說的那樣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圍繞太陽旋轉的一個普通星球。

由於和宗思想相違背,在當時幾乎全民信仰上帝的年代,布魯諾的觀點擺明著是向所有人宣戰,把世人得罪一個遍。於是,1592年被捕入獄,最終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強權唯一壓不倒的敵人是科學和真理。

多年後,科學論證了日心說的觀點,羅馬教皇在1992年為布魯諾平反。

最寶貴的不是提出「日心說」的觀點,這是一種智慧的凝結;而是就算向全世界宣戰,還是堅持自己的觀念,這是一種光芒。

法國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描寫了關於大眾群體和個人的關係,他發現,即便本身是一個有獨立見解的人,一旦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識形態蠱惑的群體,就會變成烏合之眾。

也就是說,不管你本身多有才多冷靜,也難逃從眾的群體意識。

一代名伶阮玲玉,因為一句「人言可畏」香消玉殞,罵她的大多是根本不認識她,也不瞭解她品性的人,但正因為這批人,才把阮玲玉推向絕境。

在是非對錯的風暴中,於旁觀者而言,對別人的是非對錯保持一定的寬容和善意,得饒人處且饒人,因為未必你覺得對的就一定對。

於參與者而言,在從眾的集體意識面前,要保持清醒,不僅要強大的智力儲備,更要堅韌的意志,因為有時候,你越對,得罪的人越多。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