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寶寶到底有多「可怕」?正在經歷這個階段的媽媽必讀!

朋友家寶寶快3歲了,最近突然出現了一些壞毛病,比如說什麼都不肯穿衣服,經常大聲的尖叫,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大哭大鬧,經常會說不要,不行,不這樣.....讓朋友很是頭疼,很多媽媽不知道「可怕的兩歲」幾乎是所有寶寶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遇到這種情況,媽媽該怎麼辦呢?以下這些內容請家長詳讀。

首先,我們要瞭解什麼是「可怕的兩歲」

「可怕的兩歲」不一定非是兩歲的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在1歲半到三半多之間。這個階段是幼兒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他們有了自我意識,對父母的一切要求都會說「不」,經常任性、哭鬧、難以調教。這一階段就像一場漫長的拔河比賽,一方面孩子依賴你,另一方面他又急著宣示自己的獨立。孩子會在兩種極端情緒之間來回搖擺,當你要離開他時就纏著你不放,當你要他聽話時又跟你對著幹。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孩子與家長雙方都會對對方失去耐心。

一般來說,幾乎沒有哪個孩子在三歲之前沒鬧過,而且越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識強的孩子,「鬧騰」的程度就越強。

那我們如何應對「可怕的兩歲」?

1、幫孩子發展語言

兩歲左右的寶寶正處於語言發展階段,思維比語言先行。孩子會在他想要某東西而得不到時感到惱火。當寶貝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而產生失敗感時就會表現的衝動、易怒,出現打人、摔東西的情況。這個時候,需要家長的理解,對孩子有耐心,多觀察、多鼓勵,多教他學習語言,與孩子多行為、語言上的雙重交流,才能説明孩子語言發展、性格塑造。

2、教孩子表達感情

情感是隨著語言的發展,隨著寶貝對詞彙的理解而產生的。滿意、高興、有趣對他們來說統統是「舒服」,生氣、沮喪、嫉妒、傷心,對他們來說統統是「不舒服」,因此媽媽要教寶寶表達情感,如果寶寶理解了「生氣」的意思,當他生氣時,他會說「我生氣了」而不會用扔玩具、打人、咬人的方式來表示生氣。這就達到了父母教孩子表達感情的目的。

3、讓寶貝自己拿主意

這個年齡的孩子「我」字當頭,當他意識到自己有權力時,就希望自己可以「當家做主」,因此父母要顧忌到他的「小自尊心」,對他給予更多的尊重。當然,這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依著他,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選擇。比如,穿衣服時,可以詢問他要穿黃色的還是綠色的,讓他有「行使」自己權力的機會,又能避免寶寶隨心所欲做事情的壞習慣。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對於愛發脾氣的寶寶,家長們可以做以下幾點來改善:

1、發現孩子情緒激動時,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可以用一些有意思的遊戲來緩解他的情緒。

2、如果無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那就不要管他,因為每次不管你用什麼方式來回應他,都相當於用更多關注來鼓勵他的不良行為,即使責駡、處罰或試著跟他講道理也都可能鼓勵他變本加厲。

3、如果你們正在公共場合,他的行為令你尷尬,那就立刻帶著他離開,不需要說什麼或大驚小怪。等他安靜下來再返回去或繼續之前的活動。

4、不要用體罰來管教孩子。如果你體罰孩子,他會覺得只要什麼事情沒有順著他的心意來,他就可以用暴力的方式來處理。

5、如果他在發脾氣時打人、咬人或做出其他可能傷人的行為,你就不能再置之不理,但反應過度對孩子也沒幫助。你應該立刻明確地告訴他不該有這種行為,讓他到旁邊自己待一會兒。他不明白複雜的解釋,所以不必試著跟他講道理。只需要讓他明白,這種行為是錯的,當場給他一點懲罰。如果你過1個小時才罰他,他是不會把懲罰和「罪行」聯繫起來的。

6、限制並監督他平時看的電視節目,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在電視裡看些暴力的電視節目,會變得更愛攻擊人。

做到這些,促進兩歲孩子大腦發育

2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齡段,在孩子的人生和大腦發育過程中意義重要。像我們之前所說的這樣,在這個時候,孩子身體方面的成長有所減慢,但大腦的智力將全速發育。正如同孩子出生後你在刺激其大腦發育方面一直做的努力一樣,在這個至關重要的階段,你要繼續做出努力。以下是一些建議:

1、鼓勵孩子玩可以提高創造力的遊戲,比如搭建或者繪畫。為孩子提供在遊戲中學習的時間和工具。

2、留意孩子的情緒。當孩子高興或者低落時,對此做出反應。既要支持鼓勵孩子,又要有恰當的規矩。但是不要打罵孩子,要給孩子連續不斷的指導。

3、給孩子連續不斷的、溫暖的、身體上的接觸,比如擁抱、親吻等,讓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幸福感。

4、在孩子穿衣、洗澡、吃飯、玩耍、散步、乘車的時候,給他唱歌或者與他聊天,就像跟成年人聊天那樣。說話儘量慢一些,以便給孩子一定的反應時間。不要用「嗯」之類的語氣回答孩子,因為這可能讓孩子覺得你沒有在聽他講話。與此相反,你要在孩子所用片語的基礎上擴展成句。

5、每天給孩子讀書,選擇一些可以鼓勵孩子動手能力的書籍,給孩子讀一些有節奏的故事和兒歌。

6、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7、為孩子安排一些離開家的社交經歷,比如去幼稚園、遊戲場,和其他的孩子玩耍交流。

8、每天堅持與孩子玩一段時間。

[https://youtu.be/pzA5c4lr0pA]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