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因為這句話,錯過了最愛的人
世界上所有的道理,抵不過一句“隨便你”,如果有一天,你愛一個人像我愛你一樣,你就知道我有多累了。
有一天,聽朋友小夏吐槽,說最討厭(男)女朋友說“隨便你”。
問TA去哪裡吃飯,TA一邊玩手機,一邊說隨便你;
問TA周末去哪裡約會,TA說隨便你;
見家長之前,問TA應該給長輩買什麼禮物,TA也說隨便你。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吧。
對方看似把一切決定都拋給了你,實際卻把一切的結果都丟給你去面對。那些好的壞的、後悔的不後悔的都變成了你的責任。不清不白比表達了自己明確的行為來的可怕。
當我們在為一件事情僵持許久時,愛的多的一方總是願意花時間去說服和詢問,而不是皺著眉頭說:“隨便你”。
隨便你,並不是一切都隨你安排和決定,只是自己沒法選和不想選的借口罷了。
一直說著“隨便你”的那個人,他的話一直主導著你的心情,其實是在拒絕著這種“被需求感”。
經常說著“隨便你”的男(女)朋友,其實是對這段感情還不夠用心。
在婚姻裡,經常說“隨便你”的一方,更是在無形中讓另一方傷心。
婚姻不像是談戀愛,只要兩個人開心就好。
選擇走進婚姻,意味著要開始承擔家庭的責任。
做家務、照顧老人,管教孩子、掙錢養家……日復一日,正是這些繁瑣的小事兒,讓婚姻褪下風花雪月的面紗,開始接受柴米油鹽的消磨。
大大小小的家庭瑣事,都由一個人承擔,每次詢問TA意見,TA總是想都不想,只會說:“隨便你。”
聽起來,這樣的伴侶是因為信任對方,把家“全權”交給了對方,可背後卻是,TA絲毫沒有體諒過對方。
因為從來沒有為家庭做過什麼,所以才會把對方的付出看得很輕松,體會不到伴侶一天到晚連軸轉的辛苦。
一旦出了什麼問題,只懂得毫不留情地指責對方。
經常說著“隨便你”的丈夫(妻子),實際上是缺少對家庭的責任感。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一對小夫妻吵架,吵得很凶。
丈夫甩下一句“隨便你”就起身離開了,回來之後,卻發現妻子在家裡喝了藥,趕快把妻子送到醫院洗胃。
妻子醒來之後,對丈夫說的第一句話還是在賭氣:“你不是說隨便我嗎,怎麼不讓我去死?”
也許故事裡的妻子太沖動,但是爭吵的時候,遇到這種說完“隨便你”、就把你晾在一邊的伴侶,真的會讓人覺得寒心。
你的喜怒哀樂,好像都和TA無關;
你已經歇斯底裡,TA卻覺得無關痛癢;
明明是枕邊人,卻總覺得同床異夢;
明明是最親近的人,卻感受不到TA的一點關心;
有的時候,“隨便你”,還有一層含義就是“不愛了”。
因為不愛了,所以你的一切,都跟TA無關了。
走錯了路,要記得回頭;愛錯了人,要懂得放手。
很多愛情都是有保質期的,即便在懷念當初他對你有多熱情,時光也不會倒流,人心都是相對的,以真換真,感情也是相互的,用心暖心。
記得著名文學大師蔣勳在《蔣勳細說紅樓夢裡》解讀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時,曾感慨說:如果我們用一種暫時保管的心情,去面對愛情,會怎樣?
所有的“寶貝”你都只能暫時保管,用一種暫時保管的心情,去面對愛情,其實會好過一點、寬容一點。而且,既然是個寶貝,就絕對不會只有你一個人愛,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愛,它就不是寶貝,所以不要讓婚姻成為戀愛的句點,也不要讓愛的人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