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聳人聽聞探訪南亞神秘蛇人部落

  “蛇人”群體被稱為部落,是因為這種表演藝術的從業者數百年來已發展出許多獨特的習俗和儀式。每當“蛇人”家族中有男孩出生,人們便在他身上滴幾滴有毒的蛇液。

  “蛇人”們相信這會幫助他生來便具​​備辨別蛇性的能力,並增強嬰兒的免疫功能。

  蛇類在南亞文化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那裡的人們不僅崇拜蛇,而且還把蛇視為“神”的化身,而眼鏡蛇尤受崇敬。

  “舞蛇”在南亞已經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時至今日來到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觀光的遊客,每天仍然可以看到渾身纏滿了蛇的流浪藝人,他們身上的蛇能伴隨著笛子發出的樂聲翩翩起舞,為主人帶來收入。這些藝人就是南亞次大陸上一個古老而奇特的群體:“蛇人”。

  歷史上的“蛇人”不斷遷徙,當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沒有分開的時候,從現在印度的加爾各答一直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都可以見到“蛇人”的足跡。

 

南亞蛇人部落耍蛇人

小蛇從鼻子裡面穿過從嘴巴出來對他們來說小菜一碟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巴基斯坦政府在信德省南部專門劃出一塊保留地供“蛇人”部落居住,讓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藝術形式得以延續。

  捕蛇是“蛇人”的看家本領,“蛇人”部落的男孩子長大成人的標誌,便是獨自進山捕捉到一條蛇。在“蛇人”眼中,不會捕蛇的小伙子沒有結婚的資格,他們不但無法得到姑娘的芳心,永遠不能成家立業,而且還會被當做是辱沒門楣的“敗家子”。

  每當春暖花開的季節,“蛇人”便四處覓蛇。為了表示尊重,在捕捉之前他們要和蛇用“說話”的方式進行交流,並且保證它們會得到照顧和保護,一年之後會被放生。

  “蛇人”攜帶著一種類似中國笛子的獨特樂器,先是用它吹出悠揚的樂曲,讓蛇變得安靜,再用特製的金屬圈套住蛇的脖子,引誘它將嘴張大,然後以極快的速度將藏在蛇牙後面的毒囊取出。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短篇小說名著《聊齋誌異》裡面卷一十七篇,就是《蛇人》。全文頗長,詳細的描寫了一個耍蛇人與他的一條靈蛇的故事。靈蛇也名二青,和耍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蛇人將它放歸山林之後,二青茁壯成長,以至於成為山中旅途一害。

小孩們也是從小就開始練就這一神奇本領

南亞耍蛇人

  耍蛇人一次遇見後,語重心長的勸誡它,二青於是再沒有出來迫害行人。本文寓意是動物尚且循循接受勸化,但是有的人卻怙惡不悛,與動物相比,實在慚愧。“海底人”用於淨化和淡化海水的設備,甚至有人猜想這是“海底人”發電用的電磁網絡。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