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跟皇後對戲,孫儷接上了蔡少芬,吳謹言卻接不上佘詩曼的戲!
同是跟皇後對戲,孫儷接上了蔡少芬,吳謹言卻接不上佘詩曼的戲!
同樣是TVB視後,蔡少芬和佘詩曼各有特色,但不得不說演技都是頂尖的。蔡少芬在《甄嬛傳》中,與孫儷有一場最終的對決。那是四阿哥成了皇帝,冊封甄嬛為太後,以天下養;而烏拉那拉氏,獨自守在冷宮,等待著新帝尊她為太後。在此之前,甄嬛剛剛送走了雍正。甄嬛前來看皇帝,告訴他前去害六阿哥的人已經死了。雍正問她六阿哥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兒子。
甄嬛告訴他,當然是。天下都是他的子民。臨走前,甄嬛回頭,告訴他,眉莊和溫太醫的女兒過的很好,以後會封很高的位置。
雍正臨死前,說,嬛嬛,你再叫朕一次四郎。就像,當初,一樣。皇上死了之後,甄嬛直直的看著,手輕撫上皇上的眼,說:“四郎,記得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甄嬛面對皇上臨駕崩時的眼神,詮釋了對皇上的心灰意冷和滿滿的恨意,以及最後哀莫大於心死,無欲無求的表情,完整地詮釋了一個女人復仇之後的空洞。皇上死了之後,她直直的看著,手輕撫上皇上的眼,說“四郎,記得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她說“皇上,駕崩”那一刻的眼淚,並不是裝的,她愛的是那年初春在花影裡給她推秋千的男子。皇上愛的,是那個把他當作夫君的女子。“宿昔不梳頭,腕伸郎膝上”,他們應該彼此相愛吧。
然後,甄嬛——這場戰爭的贏家,前來看望廢後。
廢後在等待著她。此時,蔡少芬把那種癲狂,分裂,失敗的落寞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也是甄嬛和皇後對決的戲份中,讓人看得感慨不已的一場戲。
這場戲,堪稱是後宮兩大boss對決的經典。孫儷和蔡少芬兩大演技派的接戲,完美無瑕,讓人感同身受,脊背發涼。而延禧攻略中,同樣是廢後發瘋,斷發,恩斷義絕的戲份,佘詩曼的表演相當強悍,可惜,吳謹言沒有接的上佘詩曼的戲。
佘詩曼在看到皇帝把大太監派去保護魏瓔珞,頓時明白,自己從頭到尾,在他心裡都不算什麼。從不敢置信,到當場對決,到恩斷義絕,佘詩曼的表現,與聶遠眼中洞悉一切的痛惜與帝王之術的狠毒,表現得很好,但是吳謹言,確實沒有表現出令貴妃該有的勝者為王。
吳謹言明顯有些接不上佘詩曼的戲,感覺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而且面無表情的時候,似乎融入不進去,情緒上不來。此時觀眾無法跟隨她融入戲中。
其實聶遠也早就指出吳謹言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演技不太穩定,特別是最終,和佘詩曼對戲的時候,完全不是演技派的表現。孫儷很好的詮釋了不同階段的甄嬛的變化與特質,而吳謹言的角色,感覺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模樣。孫儷和蔡少芬的對手戲,其實不同階段都有明顯的特色,從一開始的恭敬,到後來的畏懼,遠離,再到勢均力敵,以及最後的居高臨下,每個階段都演繹得極好,沒有被蔡少芬奪了風采。而蔡少芬,從一開始的老謀深算,到最後被朧月算計了一把,再到最後一敗涂地,人物從趾高氣昂到頹廢瘋狂,也演繹的非常到位。
吳謹言還是太年輕了,在佘詩曼面前,被對比的簡直是太嫩了,而且她的表演,終歸是閱歷不太夠。其實,吳瑾言在演宮女階段的時候還不錯,她長相就是伶俐型的,適合小宮女的機靈算計和魯莽,後期升為嬪妃演技就差了點,沒有氣勢,撐不起來,對待宮裡眾人的態度和宮女時期的一樣,沒有層次感。這也是被人詬病懟天懟地,活不過兩集的年少輕狂;而甄嬛傳裡,孫儷就演繹出甄嬛不同時期的特點,從剛入宮的純真,到中期的不得不算計,後期的居高臨下,很好的塑造了角色。所以好的演員能在一部戲裡表現出不同的感覺,讓觀眾也有很好的代入感。
另外吳謹言的演技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的表現,是聽到初戀情人傅恆的死訊,雖然這場戲是隱忍,但是演得也不是很好,一滴眼淚也沒有,沒有痛心疾首,難過不堪的情感沉浸,只是為了演戲而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