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涇源發現三條龍

寧夏涇源縣,隸屬固原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南端,因涇河發源於此而得名。自古名山大川不乏奇聞,涇源縣歷史上最繞不開的就是關於龍的傳說。不信,你瞧,涇源縣有老龍潭,有龍文化宮,還有書生柳毅和龍女的曠世絕戀。這數數,不少呢,今天就先談談其中的三條龍。

第一條龍:涇河龍君

據《西遊記》裡說,涇河老龍在行雲布雨時,沒有按照玉皇大帝的旨意辦事,擅自改變降雨時辰和降雨數量,結果違犯了天條;玉帝盛怒之下,下旨讓唐朝宰相魏徵第二天午時將老龍君斬首。涇河老龍急中生智,便託夢給唐太宗,請太宗救他一命。

第二天,唐太宗把魏徵召進宮一起下棋,想以此拖住魏徵,他到時就不能去斬涇河龍王。誰料,到中午時刻魏徵卻打起瞌睡來,不一會兒臉上大汗淋漓。太宗見如此情狀,還拿起禦扇為魏徵搧涼,想讓魏徵睡得更踏實些,拖過午時,等於救下了老龍君。正搧著,只聽魏徵大叫到:"殺!殺!殺!"沒喊畢就醒了過來。

太宗問魏徵殺什麼,魏徵說:"我剛才喊殺的是涇河老龍。正當我與老龍鬥得滿頭大汗,怎麼也無法得手時,不知從哪裡來了一股清風,吹得我飄然而起,我像長了翅膀一樣,輕鬆地斬掉了老龍。"唐太宗一拍大腿說:"糟了--我幫倒忙啦!人算不如天算!"

  

魏徵沒伸胳膊沒動腿,就這樣在夢中將涇河龍王斬於老龍潭的第三潭。現在,如果從山岩上向對面望去,峭壁上有個土紅色的洞,洞裡滲入一線紅水,傳說那就是涇河龍王的血。因了魏徵夢斬涇河龍君的傳說,涇河源頭便有了老龍潭;因了老龍潭,山也就有瞭如同龍與水一體的靈氣。身臨其境,這種傳說故事與波光暗綠的碧潭相映,真讓人能生出些飄逸玄逞的意境來。

第二條龍:鼉龍(涇河龍君的小兒子)

倒黴的不光是老龍王,連帶他的兒子也倒黴。唐僧取經路過黑水河,涇河龍王最小的兒子鼉龍劫了唐僧想囫圇蒸吃,惹得孫悟空找到他娘舅西海龍王不肯幹休,西海龍太子魔昂翻了面皮,一頓暴打把小鼉龍拿了去,到底怎樣嚴管重罰,吳承恩沒有說,不過可以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你看這個涇河龍的兒子是不是也算一個倒黴蛋?其實這還不算,讓涇河龍更倒黴的事還在傳奇小說《柳毅傳》裡。

《柳毅傳》上說書生柳毅長安落第,到涇陽看望朋友歸,途中遇到一個牧羊女,牧羊女自述為洞庭龍王的女兒,嫁與涇河龍王的兒子為妻,不料飽受虐待,被趕到涇河灘上放羊,風霜雨雪,以淚洗面。龍女請柳毅回鄉時給她的父母捎一封信。柳毅做到了,惹得洞庭龍女的叔叔錢塘龍君大發雷霆,風馳電掣飛到涇河,殺戮六十萬,傷稼八百裡,大敗涇河龍王,至於那個不爭氣的女婿——涇河龍子,則乾脆給生吞活嚼了。瞧這黴倒的,倒大發了,損兵折將、毀滅經濟不說,涇河龍子乾脆丟了性命,連屍骨都化糞揚塵,進了別人的五臟廟。

照理說,涇河龍是涇河的“法人代表”,涇河龍大觸黴頭,應該是因為它代表的那條涇河水不好,禍害或者得罪了人,才有編書人詛咒它,醃臢它。然而循名責實,好像並不是這樣,不是有個成語叫“涇渭分明”嗎?查閱歷史,涇河水似乎非但無罪,反而有功。

第三條龍:小龍女(洞庭龍王的女兒,遠嫁涇源)

其實小龍女的前夫,就是上文中說的鼉龍。你說這父子倆怎麼這麼倒黴呢?湖北人柳毅在前往長安赴考途中,在涇河遇到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下牧羊。

柳毅這個悶騷貨看上人家姑娘了,在多次上前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對方乃是洞庭湖的龍宮三公主,遠嫁給涇水龍王十太子。可惜小龍王生性風流,娶妻之後不單沒有洞過房,連碰也沒有碰過她。三公主獨守空房之餘,又被翁姑欺凌,帶負責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邊放牧。周遭水族禽鳥懾於龍王聲威,都不敢為三公主傳書回家求救。柳毅義憤填膺,答應放棄科舉的機會返回家鄉送信。(你以為柳毅真這麼痴情?他肯定是看上岳父家的錢了……好吧,主頁君有些腹黑)

柳毅回到洞庭湖畔,為三公主送信往龍宮。但洞庭君礙於與涇陽君的多代姻緣,想息事寧人,但洞庭君的弟弟錢塘君則大表氣憤,並帶同水軍前往解救三公主,並殺了涇水十太子。三公主回宮後,為柳毅奉酒答謝。錢塘君見二人眉來眼去,欲撮合二人。但柳毅礙於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你以為他真拒絕啊?那傢伙心裡早就盤算好了,欲擒故縱,這一著真牛逼,裝個高逼格,老龍王一看,這女兒都哭成這樣了,只能放下檯面)

柳毅回到地面之後,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雙方家長為了子女的前途而大然思量。柳毅的母親決意為柳毅尋找媳婦;而錢塘君由於錯手殺了三公主的丈夫而梗梗於懷,決意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二人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體現了夢想與虛無,是一部浪漫與現實交織在一起的戲劇名作。

言歸正傳啊!涇河水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東麓,流經甘肅平涼,進入陝西後穿越長武、彬縣等縣域,最後從高陵縣匯入渭河,因為洪水季節水勢兇猛,輸沙量高居全國江河支流之首,所以人們對它印象十分深刻。據史料記載,涇河流域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跡,主宰中華八百年的周人氏族就發達於涇河中游的豳地(今陝西彬縣),從公劉到古公亶父,依賴涇河資源,歷經十餘代穩定發展,在我國農業生產史上留下了一個“重稼穡、殖五穀”的“豳風遺訓”。

秦以後,秦始皇借涇河水所建的鄭國渠,“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史記·河渠書》)。

漢武帝在鄭國渠基礎上建白公渠,“渠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裡,灌田四千五百餘頃”,百姓歌曰:“鄭國在前,白渠後起。舉車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漢書·溝洫志》)引洪淤灌,民富國強,涇河濁水,功莫大焉!

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民國的涇惠渠都因襲了鄭國渠的遺址,通過技術改造,變“引洪淤灌”為“引涇常灌”,涇河水一年四季都可以用來灌溉,極大地改變了關中農業靠天吃飯的原始狀態。尤其是民國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主持建設的涇惠渠,利用科學技術在渠首鑿洞築壩,開渠引水,設閘分流,開現代大型引水灌溉工程之先河。再經解放後多次改建、擴建和挖潛配套,灌區糧食畝產800公斤,高陵縣成為西北地區第一個噸糧縣,涇河水利功不可沒。

既如此,涇河龍應該有功,卻為什麼屢受詬病呢?看來是誤會了,浩蕩蕩的一川濁水,看起來面目猙獰,所以就被人視為壞人,不,應該是壞龍了。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聖人猶如此,凡夫何免俗?對不起,涇河龍,為了這些傳奇和故事倒了這黴。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