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
周國平說,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
是的,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出於一種本能,不用學也會。尊重孩子,這樣一種美好的教養,我們還需要慢慢修煉。
我們深知,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小孩,沒有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教育。
我們不要苛刻孩子,也不要苛刻自己,過度的焦慮與恐懼,以及與孩子之間不必要的意志較量,都容易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
試著,從這些小事做起,學著尊重孩子。
-01-
把“不”用在恰當和關鍵的時候
在養育中對孩子說“不”就像本能一樣,是非常自然且容易的事情。
如果每天數百次對一個孩子說“不”,很快這個“不”就不管用了。
對於1-2歲的孩子,主動擺弄各種東西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你可以把一些貴重、易碎的東西放在他看不到、夠不到的地方,而減少對他說“不”。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如果不是什麼涉及人身安全、影響他人的行為,可以嘗試用其他積極的方式,而減少對他說“不”。
-02-
避免當面評論孩子,更不能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
有的時候,你認為可能只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字眼,確實是無心之失。
但是誰知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最不喜歡聽到大人當眾說自己的這裡不好,那裡不對。
那種難受的心情,用腳趾頭想一想都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再一次經歷。
-03-
多給孩子一些自由選擇和自主決定的權利
小事情,讓孩子自己決定,大事情,讓孩子參與討論,發表意見。這樣民主的氛圍,不用等到孩子上學後就可以開始。
在他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也可以選擇今天穿什麼衣服出門。
-04-
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許諾之前,請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不能,請不要輕易承諾。
其實,無論對誰,這一點也是做人的道理。如果有特殊情況沒法做到,請向孩子說明情況,取得他的諒解。
對待孩子跟對待成人一樣,講究誠信。
-05-
永遠不要恐嚇孩子
恐嚇,對小小孩而言是特別卑劣的招數。因為擔心危險行為而恐嚇他,因為不乖乖吃飯而恐嚇他,因為想讓他靜一靜而恐嚇他。
殊不知,看似風平浪靜的行為背後,孩子被強化了的恐懼心理,轉移後容易造成隱蔽的問題和障礙。
-06-
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
我們必須得承認,如果要做到時時刻刻,對於家長們來說,相當困難,也根本不可能,因為我們也不是聖人。
而且我們小時候沒有什麼情緒管理類書籍或者教學讓我們學習,但是這也不能成為我們的借口。
當我們想像一下,將來歇斯底裡的那個人是我們的孩子,大喊大叫成了他唯一能處理極端情緒的方式,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從改變自己開始呢。
-07-
關注孩子的情緒波動,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
心理學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學習和了解孩子的精神生活,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懂”孩子。
很多時候問題的沖突都不是孩子故意為之,調皮搗蛋,或者想當然的和我們作對。
當我們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我們就可以耐心的幫助他順利度過。
-08-
不要讓生活和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影響孩子
人都會有低落,沮喪,甚至是憤怒的時候,不用強顏歡笑,讓孩子感受真實的你,但是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孩子。
在你能量只有不到10%的時候,找個自己喜歡的方式,充滿電,再來面對孩子。
最後,我們請記住了,尊重,不等於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