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
前言
無論是近段時間的熱點《家長因為孩子成績差發短信道歉,班主任理性回復》,還是一夜刷爆朋友圈的《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從表面上看,這是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矛盾沖突,究其根本,其實就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配合不到位。
1-1 = 0,還是1 + 1 > 2?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學校教育主要側重於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而家庭教育主要是對孩子的人格和品質進行塑造。
眾所周知的是,基本每一個學校都是采取大班教學的編制,因而老師在面對50、60甚至是70人的班集體時,是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的。在家長方面,父母被認為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性格形成等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家庭和學校沖突,是1-1=0的教育效果;
家庭和學校配合,是1+1>2的教育效果。
因此,一個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長,不是一方面說了算,也不是單單一方面能承擔起的,必須要家庭和學校互相配合,加強溝通,彼此理解,這樣才是建立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那麼,家長該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呢?以下為你歸納出了三點。
一、家長要經常與學校、老師聯系,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
有些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只要提供吃穿,其他事情就是學校的;或者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校學習差或表現不好,自己沒有臉面到學校見老師,只有孩子爭光了自己才有面子到學校見老師。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孩子有不好的表現或問題,家長都應該與學校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問題的根源所在,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有利於引導孩子轉變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和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如果有意避免這種情況,不去和老師溝通,自顧自地強迫孩子轉變,這樣其實就是害了孩子,孩子內心的壓力就好像充氣的氣球一樣,不斷膨脹,而結果也往往是令人痛心的。
此外,家長也應多給予老師理解與支持。只有雙方都能理性溝通的情況下,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為孩子找到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反之,對孩子的教育百害而無一利。
二、在孩子教育方面不能采用極端的方法或手段。
有些家長在對孩子采取教育措施無效時,就會使用打罵的方式,或索性放任不管......其實,這些極端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長首先應該要嘗試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從關心和幫助孩子成長發展方面來著手,采取孩子易改易接受的方法來教育,必要時可以讓別人替自己說話,做思想工作,扭轉不利局面。
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好,學習好,獲獎也多,就沒必要去和老師聯系溝通,這也是一種錯誤認識。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往往會由於學習好而把其他方面的培養忽視了,比如抗壓能力、生活自主能力、過度依賴別人等,這類孩子的家長更應多與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方方面面,和老師配合開展引導工作,讓孩子全面發展,能獨立自主處理日常事務,讓他能更好地適應以後的社會生活。
三、給孩子提供通訊工具要衡量好利弊。
有的家長為了方便聯系孩子,會給孩子提供手機、iPad等通訊工作。在看到通訊工具為自己和孩子帶來便利的同時,家長也應要看到這些通訊工具所帶來的弊端:更多的孩子是把手機當作一個玩耍的工具,上課給發短信、聽音樂、玩游戲,甚至上黃色網站瀏覽黃色視頻,影響學習之余,嚴重的更會扭曲孩子的心靈,使孩子的性格畸形發展。
現在普遍存在的情況是:手機已經成為了影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大禍害。所以也建議家長在給孩子提供這類通訊工具時,要弄清孩子的使用目的到底是為了與家裡取得聯系,還是為了娛樂。有需要的話,可以在孩子每月所花費的話費上辨明真實情況。同時,亦建議家長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系,及時掌握孩子的在校使用情況,配合老師開展工作。
家長和老師的好幫手
愛熊寶APP是一款幫助3至18歲孩子的家長引導孩子健康上網,讓家長能遠程為孩子定制上網計劃、管控手機應用軟件、設置上網時間和休息時間、查看孩子位置等,是對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網絡等的有效管理手段。
目前愛熊寶APP設有【家庭個性版】以及【學校專業版】兩大版塊,更專業更有針對性,幫助家長和學校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