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友善,卻獨來獨往?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有人一語道破:"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我平常不喜歡和人有衝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和氣生財,以和為貴是我一直秉承的處世之道。
即使是對方故意挑是非,我也是盡量克制,除非觸及我的底線。
要說獨來獨往,是因為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看不完的書、電影,大量的社交活動要去參加。
和我不相干的人,沒有必要也沒有精力去和他們閒扯。
但可以做到的是,在需要社交溝通的時候,快速切換狀態,進入外向侃大山模式。
你看我獨來獨往,很有可能只是和你沒什麼好聊的,我很有可能正在和另一幫朋友玩得正嗨,只是你不在我好朋友圈子內。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外向的人喜歡呆在人群中,而且享受成為人群焦點的感覺。當他們一個人時,常常會感到無聊或者不安。
內向的人更喜歡獨處,或者只喜歡與一個或者一小群其他人呆在一起。
周圍太多人,會讓他們覺得太耗費精力。
性格的傾向是一個光譜,而內向和外向是光譜的兩端。這就意味著,人會有不同程度的內向和外向傾向。
在我們的認知裡,內向的人被認為是獨行俠,總是待人冷漠。外向的人就總是開朗的,總是待人熱情。
事實上,並非如此。
影響我們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是我們受到的教育、身處的時代和家庭的環境。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完全的內向或者外向性格的人,內向性格傾向的人都會因為成長環境、教育、家庭的因素,而學習去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而外向性格傾向的人,也可能因為不斷變化的周遭而變得慢慢往內向的方向傾斜。
人如何去社交,主要由大腦產生的多巴胺,一種讓大腦感覺舒服的激素控制。
我們每個人大腦多巴胺的釋放不同,會對我們的大腦皮層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
那些天生容易獲得刺激的人屬於內向型,他們會盡可能地去避免任何額外的社交刺激,因為這可能使他們感到焦慮。
而那些天生難獲得刺激的人屬於外向型,因為刺激的缺少,會讓他們感到無聊,所以他們會盡可能地去尋求額外的刺激。
大多數人的刺激水平並沒有達到任何一個極端,它會有所波動,讓你覺得有時需要做一些事情去尋求刺激。
而其他的時候,你會覺得刺激太多了,想要去抑制它。
不是孤僻
而是選擇性地進行社交
當你覺得別人獨來獨往,並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己的交際圈,也可能是你還沒有進入他的交際圈。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經歷的東西越來越多。
我們慢慢地清楚地知道,哪些人值得我們花時間去交往,而哪些人只是泛泛之交。
一切交往的前提都取決於周圍的人是否對你的胃口。
之前看到一句話,“只對一部分人溫柔,剩下的看心情!” 感覺深以為然。
獨來獨往
是為了留給自己更多時間
與人交往久了,多了以後,我們都或多或少會感到疲倦。
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前進的步調,也是有所不同的。
無論你在工作還是在上學,是否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誰要去吃飯?”
“我,等我五分鐘。”
二十分鐘過去,“好了,我們走吧。”
其實我已經餓過頭了……也許一次兩次,我們都能接受,可是遇到這樣的情況次數多了呢?
上學時,物理老師的一句話讓我直到今日還記憶猶新。
“如果把那些等人的時間,都用起來,我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了。”
當時還年幼的我覺得老師怎麼這麼冷漠,可今日回想來看,這其實只是因為我們每人的步調不同罷了。
我們總需要充足的獨處時間來平復與人交往後的疲倦,以及恢復與人交往後耗費的精力。
或者拿這些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自己的步調來確定是否需要預留更多的時間給自己。
友善的人
也同時是個內向的人
這樣的人可以很友善,因為教育環境、家庭影響,讓他成為不是一個粗魯的人,良好的習慣驅使他不能冷漠待人。
但他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更喜歡獨處,不喜歡過多地與人相處,不喜歡過多地社交。
因為對於內向的人來說,對獨處的渴望不僅僅是偏好,這還影響到健康和心情。
內向者因為社交壓力和溝通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所以需要時間來獨自恢復。
長期的壓抑會讓負面的情緒積累,從而引發更大的反應。
社交的幸福感,是來自於社交的質量,而非數量,來自於溝通的深度,而非頻率。
我並非獨來獨往,而是更注重朋友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