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邊人語/傳統曲球式微 葉明煌:養成時間長又傷手
鄭錡鴻,攝影/楊永全
比起以直球為握法基礎的指叉球、滑球等變化球種,傳統曲球運用更為複雜,必須依靠更多手臂柔軟度、手腕或手肘的運用,也因為曲球養成較為費時耗工且可能導致傷勢產生,在近代棒球趨勢下,曲球正面臨消失命運。
手臂承受壓力大
由於曲球速度偏低且縱向垂直變化大,是早期投手增加配球多元性及改變投球節奏的重要球種,加上曲球若落在內角,面對揮棒幅度較大的打者多能產生嚇阻與破壞打擊節奏的效果,因此在早期投手的投球策略中多普遍具備投曲球的能力。
大聯盟包含柯蕭(Clayton Kershaw)、溫萊特(Adam Wainright)等人都以曲球做為對決武器,而早期中華職棒包含翁豐堉、涂鴻欽、吳俊良、戴龍水等人的曲球也都讓當時不少打者聞風喪膽。
中信兄弟牛棚教練葉明煌表示,「除了早期的比較著名的球員外,近期包含王躍霖、郭泓志、鄭錡鴻、艾迪頓等人的曲球都相當不錯,通常投手要練成曲球,除了先天骨骼柔軟度要夠外,手腕及手肘的靈活度也很重要,才能造成不錯的進壘角度,加上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培養手感,所以普遍投球型態較暴力的投手,較少使用曲球做為武器。」
曲球在球面上的縫線掌握到投球步伐、出手角度、時機及施力點等,都會影響曲球最終進壘位置,對比滑球、切球、指叉球等以縫線握法做為區別,投手養成曲球需要大量的練習與琢磨,這也導致一般認為投曲球容易對肩膀跟手肘造成較大負擔。
在避免出現傷勢的狀況下,青少棒球員減少曲球訓練,最終出現成棒曲球的使用率對比早期呈現下降趨勢。葉明煌說:「年輕球員在使用曲球上確實會對手臂造成影響,手肘容易造成變形,像林智勝、蔡豐安等人都有這種狀況,主要原因就是以前當投手的時候曲球投太多。」
一軍牛棚教練葉明煌,兄弟提供
養成週期長
相較於變速球、指叉球、滑球等變化球無需改變太多揮臂模式,主要透過縫線握法做出變化,曲球養成不僅需要一定身體條件,教練、捕手從旁觀察調整手腕角度與放球點也拉長養成週期。
而曲球也因為投手掌握程度,產生不同轉速與角度以應付場上各種狀況,葉明煌表示,「投手在好球數領先或落後,曲球的使用也有所不同,通常比較慢開始變化的類似會被當成絕勝球,較早變化的曲球則用來搶好球數或引誘效果,這些都需要長時間去培養投手操控球的感覺。」
除刻意調整出手節奏外,若投手經歷受傷狀況也可能導致曲球投球感覺消失,轉速下降造成曲球威力消失等情形出現,顯示曲球相當難維持投球感覺,且十分看重投手身體素質。
葉明煌也以郭泓志與鄭錡鴻做為例子,兩人在經歷重大傷勢後不約而同都面臨角度消失狀況,「有些球員是因為手臂變虛弱有這種情形,但像鄭錡鴻或郭泓志可能都是因為手臂更加強壯,導致肩膀、手肘或手腕柔軟度下降,因此在曲球的轉速或角度消失。」
「曲球要有引誘性必須要有高轉速及墜弱幅度大的特點,轉速接近直球對打者來說會有一定吸引力,進入手套前才進行變化,就能夠當作攻擊武器,反之若轉速不夠的話打者相對來說就較好掌握,以台灣來看的話要能兼具這兩點只有郭泓志與鄭錡鴻。」
富邦後援投手郭泓志,攝影/楊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