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成就感,會使孩子失去學習動機
一個孩子在天才領袖哭著説:「我寫了五、六遍,都一直被媽媽擦掉,我再也不想寫了!」
其實,大部份時間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被肯定,但由於父母「太盡責」,做法往往背道而馳。試著想想,如果你一直在做白工,會有成就感?會想繼續做下去嗎?這或許就是孩子的心態。
當孩子養成順利完成課業或生活中各項任務的能力,自然會對自己產生信心,即使日後遭遇困難,也會獨立去面對困境、解決問題。
我們的孩子,似乎從一出生,就是被大人們一直比來比去,你別以為還小他們不懂,其實他們都知道,而且就在這堆比較當中,孩子的自信心一點一滴的垮掉。
比較對孩子的心理衝擊,我必須說給你聽:
1.不斷拿孩子的高矮胖瘦來比較—->
其實有超過一半是來自基因,也不是孩子可以改變的,反而讓孩子更不喜歡跟這些人在一起。
2.不斷的拿那家的孩子早就會自己坐馬桶便便尿尿,在孩子面前說”到現在還在包”—->
只會讓追不上進度的孩子,對戒尿布更加的恐懼。
3.才藝課,看到其他同學都能乖乖坐好學好,就開始緊迫盯人—->
是會破壞孩子的內在動機,只是把這項興趣的胃口提早搞壞而已。
4.不斷的比誰有禮貌、誰比較乖—->
有些孩子反而會產生反其道而行的心態,覺得我就是做不到你的要求,變得更挑戰及更叛逆,才能吸引大人的關心
5.不斷的比成績,用超過孩子可以達到的目標來要求—->
反而讓孩子不注意自己的學習過程及學習態度,有一次,一個小學生就很不服氣的偷偷跟我說:大人覺得我不像其他人可以考到100分,他們小時候就可以嗎?
學習的挫敗感,來自旁人看結果不看過程!
某天到學校接孩子,看到一個阿嬤跟小朋友說:老師教了這麼久的歌,你怎麼都還不會唱?為甚麼其他的孩子都會唱?聽完,孩子就開始生氣,耍賴不想走,反而又被罵得更慘。我急忙幫這個小朋友圓場,跟他的阿嬤說:我們在家也練習很多遍才會,不是一次就學會的啦!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你看起來才3、4歲的孩子,心裡就很討厭被比較,對他們來說無可耐何,也真的不是滋味。這有時候是情緒爆發的原因之一。
現在很多孩子的挫折忍受度非常的差,爸媽常發現孩子一直要搶第一,不能輸! 你覺得是學齡兒才會這樣嗎?其實,2-3歲開始,就開始有這些行為了,因為孩子開始聽得懂我們一直要他們表現好,一直在說誰家的孩子表現得比較好,他們一直在修正自己的氣質,符合家長的過度期待,當達不到的時候,後果可想而知,
10種正確的教養提醒所有家長!
1.尊重孩子的選擇別嚴格規範孩子的學習目標,適當的給孩子有選擇的權利,例如,不喜歡學琴沒有這麼嚴重,搞不好他喜歡玩打擊樂或唱歌,一樣透過其他方法開啟音樂智能!
2.讓孩子嘗試錯誤
在孩子遭遇挫折跌倒時,別急著去扶他一把,這樣孩子很容易看不到自己的弱奌及缺奌!例如,孩子剛學寫ㄅㄆㄇ時,你嫌孩子寫的醜直接擦了他的字,他將無從比較,就沒有學到字體工整的概念!
3.允許小小出錯別一碰到孩子犯錯就不斷嘮叨責備,孩子會變的容易緊張,擔心自己達不到大人的目標。例如,"我不是早就叫你喝湯要小心別灑,你看你弄成什麼樣子?",能力的培養,有時要多一分鼓勵,少一分責備,孩子會更願意跨出去!
4.別常用激將法別經常使用激將法來刺激孩子:「哎呀,我覺得你一定做不到的!」。激將法要看個性而用,要看個性而用,太常使用這個大絕招,可能造成幼兒"我就是很差很爛!"的偏差心理!
5.別比孩子還在意輸贏有些爸媽比孩子還在乎輸贏!很多父母常在下課接孩子時,不經意的問道"今天考的怎麼樣?""比賽有沒有贏?""作業有沒有滿分?",無形中誏關心變了調,有些孩子其實蠻害怕這種高度期許的壓力,反而影響學習動機與表現。
6.學習沒喘息,很容易逃避很多學齡的孩子(甚至學齡前),每天都在趕場學才藝,沒有時間適應新學習,更沒有時間消化學習的內容,累積了很多挫敗經驗,一聽到喘息時間又被排了新事物,往往反彈很大,或直接逃避!
7.在孩子面前比,孩子容易自暴自棄教養中要減少比較及懷疑的態度!當孩子很高興的來跟你分享那個他一直突破不了的學習,終於有了進步,爸媽千萬不要"真的嗎?你有可能整天都沒被老師記奌?","你考90分,那你們班應該都沒人考80幾分吧!"。時時刻刻比較,會誏孩子不想跟你分享他的進步,並破壞學習的動機;而懷疑孩子的努力,則會減少他對父母的信任及對自己的自信,當孩子面臨新的學習時,家人應該要當他們最重要的後盾喔!
當孩子養成順利完成課業或生活中各項任務的能力,自然會對自己產生信心,即使日後遭遇困難,也會獨立去面對困境、解決問題。
8.多一些成功經驗可以建立信心
依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來看,要養成學齡兒童的勤勉感,是需要培養他們面對課業、與他人互動的各種能力。如果這些能力,足以讓他們順利完成課業或生活中的各項任務,並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就與能力感,從這些「成功經驗」裡,孩子會對自己產生信心,願意持續努力。即使日後遭遇到困難,也會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面對困境、解決問題,而不輕言放棄。
反之,在這個階段裡,大人剝奪了孩子的思考能力與實際自我從事活動的機會,一來孩子會慣性依賴大人,無法養成責任感與獨立性;另一方面,孩子也會因為缺乏靠自己完成任務的經驗,逐漸失去能力,就容易在活動中退縮,形成性格上易有自卑、懶惰的特質。
9.學習沒有立竿見影這回事
家長多半有許多迷思,其一就是看分數來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卻對於孩子在課業上是否獲得能力感、對學習有沒有熱情等,顯得較不在乎。以孩子面對「寫作業」為例,我們常觀察到,多數父母見到孩子功課寫不好,就認定是孩子太懶、太笨,把問題完全歸因到孩子身上;或是老師怪家長不協助指導,而家長怪安親班老師沒盡到督促責任。這些都是解決不了問題,反倒可能導致孩子不寫作業的情況更加嚴重。另外,也常見父母會期待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以為「跟孩子說一些道理」之後,孩子就可以「瞭解寫作業的重要性」,然後立刻轉變成符合大人的期待。
大人們卻都忘了,培養能力、建立習慣都需要逐步累積,並不是光說道理就能讓孩子改變,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獲得立即成效。當孩子無法完成作業時,父母應該試著去回溯找出孩子為什麼懶惰的真正原因,是孩子對學習沒有熱情?還是認為自己就是「笨」,再努力也沒有用?
理解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從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供孩子適切的教導與協助。讓孩子慢慢從無知到知、從不會到會,建立起孩子的「能力」;當孩子愈來愈有能力完成自己該完成的事,這能力所產生的效能感或成就感,有時遠比大人給的實質獎賞要有意義得多,也會影響孩子長遠一生的思維與態度。
10.告訴孩子,你重視態度與習慣,遠比分數更重要
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比考試分數的高低更重要。尤其,中小學階段的「學業能力」培養,不單只呈現在成績好壞的表象,也深遠地影響到孩子未來面對挫折時的應戰能力。所謂「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包含了:
*時間安排與運用:
讓孩子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如讀書計畫、每日作息安排等,並能依照既定計畫運作、定期調整計畫等。
*為自己的作業負責:
培養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懂得尋求協助、檢查並改正錯誤的能力。
*遇到困難要解決:
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課題及困難,要引導他們「主動」求助或是「自動」搜尋所需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