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物以稀為貴」
美國學校和家庭非常注重社會實踐,日本孩子同理,他們的好多作業都是“跑”出來的(點擊閱讀《走街串巷學本領:日本小學的“生活實踐課”怎麼上》)。歐美和日本的不少小學都開設了項目制的經濟學課程,不僅提高孩子們的財商,更為其社會技能與理性決策能力的培養。
現在有一群中國小學生,也用自己閒暇時間,“跑”懂了一個經濟學概念——何為“稀缺”?毫無疑問,“稀缺”是一個經濟學概念。經濟學說到底是一門關於選擇的學科。但是讓孩子真正懂得什麼叫“稀缺”,“是不是貴的東西都是稀缺的”等價格規律,少年商學院在全國招集了參與項目的小同學們之後,采取了三步走:
第一步:通過互聯網,每周一堂視頻形式的直播課。案例為主,隨時互動,進行知識啟蒙。
第二步:直播課結束的時候,導師發布一個”挑戰“。每個同學必須關上電腦,自己或者與小伙伴一起,在家裡或到社區等地進行調研。
第三步:每位同學將動手實踐後的作品,在線提交。作品將獲得導師組點評,以及相應的勳章激勵。完成所有挑戰將獲頒證書。
顯然,這是完全歐美范的項目制創新實踐課程的學習方法。現在我們就抽取孩子們作品中的主干,簡要看一看,參加《生活中的經濟學》的這群孩子們,最後是如何呈現他們眼中的“稀缺”的:
▋一、旅行:景區的東西憑什麼那麼貴?
1、落基山脈的空氣 VS 空氣
王升楨,上海,9歲半丨“在加拿大落基山脈,有幾位加拿大商人專門出售的新鮮空氣,10元/瓶。它完全不含任何雜質,與受污染的空氣截然不同,現在人們很重視健康生活,它有很大的市場。”
2、正版哈利波特魔杖 VS 義烏生產的玩具魔杖
雷鈞婷,湖北武漢,9歲半丨“正版魔杖只能在美國和日本的環球影城裡買到。我有一支正版魔杖是在美國環球影城買的,在和朋友們一起玩魔杖游戲時,別人網上買的魔杖玩一次就斷了,而我的最精致最漂亮,也沒有斷。”
3、黃山下的水 VS 黃山上的水
王鑫澤,長春市,11歲半丨“一瓶普通礦泉水在黃山上賣12元,在黃山下超市賣1元,因為黃山上的商品都是挑山夫挑上去的(不讓用索道),物以稀為貴。”
▋二、博物館:越無可取代的,越有價值?
4、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 VS 普通郵票
於飛揚,山東淄博,8歲半丨“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誕生於1968年9月文化大革命期間,它是特殊時期的產物,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現存數量較少,因為當時在設計時出現了原則性的錯誤,導致全面召回,只有極少部分留出。加上人為的炒作——作為文化收藏品,一些商人想盡辦法從民間收集,再以高價售出。只是有些不知道這枚郵票價值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收藏。”
5、元青花紀年瓶 VS 普通花瓶
吳祖名,重慶,10歲半丨“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約翰·波普博士正是根據這對紀年瓶,結合土耳其托普卡比宮博物館和伊朗阿德比爾寺藏品,從傳世器物中辨識出一批“至正型”器物,奠定了元青花研究的基礎。此瓶只有一對,獨一無二,而那些批量生產的花瓶商品是由機器加工而成,毫無稀缺之值。”
6、明朝宮廷龍泉寶劍 VS 龍泉寶劍仿制品
張樂然 ,廣東廣州,11歲半
▋三、樓下小區:當有限的資源遇上無限的需求
8、國外養老院 VS 中國養老院
黃若珊,福建福州,12歲半丨“國外的老年公寓,1室1廳3500加元/月(¥17710),形式各異、注重老人的隱私、生活環境、醫療條件及精神娛樂;國內公立養老院,一般是1800元-2000元每個月,只能滿足基本生活條件。”
8、彈唱吉他曲Scarborough Fair VS 網絡音樂
黃若珊,福建福州,12歲半丨“網絡音樂只需要少許電費和網絡流量費用,自己彈唱吉他曲Scarborough Fair的回憶卻是我的無價之寶。在小閨蜜MEDY的生日會上,我與她彈唱了Scarborough Fair,當時我們的好友YOLANDA錄制視頻,我們仨是多年發小及同學,即將小學畢業,升入不同的中學各奔東西。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輕輕唱起這首歌,心裡充滿不舍與甜蜜。這個視頻對我來說是無比珍貴的回憶。”
9、名醫掛號費 VS 普通醫生掛號費
羅梓溪,成都,7歲半丨“名醫掛號費上百至上千不等,而且排很久隊才能排上號。一般醫生掛號費幾元,較短時間即可看病。這種價格區分,能平衡病人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醫生資源。”
10、北京學區房 VS 石家莊普通房子
張藝馨,北京,9歲半丨“北京海淀中關村一個小小的學區房,都要10-12萬/㎡,北京市平均房價4萬/㎡,石家莊平均房價7千/㎡。因為很多人都想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可是學位就那麼一點,學區房的價格就這樣蹭蹭蹭地往上漲。”
以上便是《生活中的經濟學》課程中的一周,直播課後導師發布的線下挑戰。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很多。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否和學院君一樣:孩子們的作品展示的是技能,但卻充滿著愛心,不能不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