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孩子看上去「好欺負」?孩子「被欺負」沉默的後果有多可怕?為了孩子再忙也好好看看!

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雖然不是每個家長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成才,可是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始終覺得,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就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當孩子受了欺負的時候,我們不提倡必須暴力解決,但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孩子更加懦弱,也容易使孩子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天在遊樂場,我目睹了一場孩子之間的戰爭。

一個5歲多的熊孩子,一會兒搶走這個孩子的玩具,一會兒把那個小孩從梯子上拽下來...簡直是無法無天。

因為害怕女兒被捉弄,所以我守在女兒身邊,也一直盯著熊孩子。

只見他一路殺到積木區,直接把別人搭好的房子踢得七零八落,轉身打了邊上小男孩一巴掌。

但沒想到,這個有些文弱還矮一些的小男孩,沒有猶豫,也沒有怯懦,馬上反擊,反把熊孩子推倒在地。

熊孩子立刻大哭起來,更誇張的是哭聲剛響起,她母親已經飛奔而來,朝著男孩大吼:“你兔崽子,你敢打人。”

可之前,熊孩子欺負人時,她卻始終在“消失”。

這時,小男孩的爸爸也走了過來。熊孩子母親的聲音又高了八度,嚷嚷著讓男孩道歉,而男孩爸爸卻摟著兒子的肩膀,堅定地要求工作人員查看監控視頻,很快真相大白。

這位爸爸要求對方必須道歉。

那個母親臉色很難看,含含糊糊地說了句對不起,就拉著熊孩子走了。

我始終覺得,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就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熊孩子後面站著熊家長,而男孩則和父親一樣,儒雅而又不失力量。

遊樂場又恢復了平靜,只是這次沒人再打擾小男孩搭積木。

有位媽媽輕聲說:“小男孩文文弱弱的,看上去很好欺負,沒想到動起手來,一點也不手軟。”

而我則想到了那句話,能打贏戰爭,才能贏得和平。

我們總是說,孩子被打後,應該教會他什麼,例如告訴家長或者老師、打回去、暫時委屈求全以避免正面衝突。

但這些道理不更應該在孩子被打前,告訴他麼?

不更應該在孩子被推了一下、被奪走了玩具..,這些還沒有上升到被打的程度時,告訴他麼?

柏拉圖說:先入為主,早年接受的見解總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

我特別反對以前教育中一味強調的聽話、乖、忍讓、不要跟別人衝突,以至於孩子在被侵犯的時候也不願意聲張,甚至逆來順受、習以為常。

告訴孩子,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能去傷害別人,但也絕不能被人傷害。

如果看上去很好欺負,那可能是你的溫柔;但不能真的好欺負,這樣就是軟弱。

這世上到處都有熊孩子,我就親身經歷過。

小學時,班上有兩個小霸王,往我身上上扔過毛毛蟲,也故意扯過我的辮子,每次我都害怕得不得了。

有一天,在教室門口,聽到他倆說:“等下,捉弄下依伊。”

“對,她最好欺負了。”

嚇得我轉身狂奔,去找哥哥。

哥哥比我高一級,立刻沖下來,抓住其中一個人的領子大吼:你要是敢欺負我妹妹,我揍你。

兩個人瞬間變成了小綿羊,話都不敢說,從此再也沒有找過我的麻煩。

而我則很懊悔,為什麼沒有早點告訴哥哥,平白無故受了那麼多的委屈。

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哥哥,另一個經常被捉弄的男孩,性格愈發內向,後來轉了學。

直到多年後,我才明白,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那麼多規則,也不懂什麼叫做惡,更多的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

你可以保證自己不欺負別人,但如果你想不被欺負,就要找到一副鎧甲。

這鎧甲可以是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是為你出頭的兄長和家人,早一點找到它,就能早一點免受侵害。

中國公安大學著名教授李玫瑾,在談孩子被打的問題時,說的很深刻。

她說,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方面,是孩子不去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另一方面,是怎麼防止孩子被傷害。

她的建議裡有四條錦囊,父母請收好:

第一、加強鍛煉。

要讓孩子從小就堅持鍛煉,只要孩子有運動,他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

相反,孩子如果從小不鍛煉缺乏力量,人家一推就倒,下次還推,因為熊孩子覺得好玩,還有成就感。

就像網上那句話,讀書是為了心平氣和地跟傻逼說話,而健身是為了讓傻逼心平氣和地和你說話,不能偏廢。

第二、學一點防身術。

強身健體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特別是女生在力量上還有著先天的劣勢,所以要學一點防身術。

李教授的父親就曾教會了她許多,比如別人從後面抱住了你,你可以狠狠地跺他的腳趾頭,又比如一些反關節的方法,到現在她還能熟練運用。

現在,她孫女上幼稚園後,遇到一個胖小子總是抱她。李教授就告訴孫女,你可以用手狠狠地扯他的耳朵,他一疼就鬆開了。

技巧有時可以彌補力量的劣勢。

第三、學會求助。

如果自己的力量和技巧不足以反擊時,暫時的躲避和忍讓也是一種策略,但一定要及時找到能保護你、也能讓作惡者受到懲罰的人,可以是家長,也可以是老師,必要時還可以是員警。

第四、不恃強淩弱。

要告訴自己的孩子,有力量都是為了防衛自己,而不是為了欺負別人,不恃強淩弱就是最基本的素質。

聽見的故事越多,越覺得要讓孩子明白,溫柔是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力量是自己在這個世界裡免受侵害的鎧甲。

做父母的,都會給孩子打傘。但聰明的父母,還會教會孩子自己打傘。

努力變得強大、懂得保護自己,然後溫柔地面對這個世界,才是每個父母需要教會孩子的必修課。

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