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和得到,中間還有兩個字就是做到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富和尚說:“你憑什麼去呢?”窮和尚說:“我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多年來就想租條船沿長江而下,現在還沒做到呢!”第二年窮和尚南海歸來,富和尚深感慚愧。

大道理:

任何成功都是可以策劃並且需要策劃的,人生成功的第一步是定為(計劃);第二步是行為(執行);第三步是變為(結果)!

——選自歐爸語錄

目標+行動=夢想成真,與其經常立志,不如付諸行動。

     我們常常對自己許各種各樣的願望:等我彩票中了獎,我就去周游世界;等我買了房子有了自己的書房,我就每周看完一本書;等我頭發再長一點,換個漂亮的發型,我就去告訴隔壁班那個男生我喜歡他;春天到了我就去另一個城市看老朋友……我們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我們沒有去做,我們總是在等待一個最恰當的時候。

        其實,周游世界的計劃並不需要發了大財才能實施,手上現有的積蓄就夠你先游歷一個國家;沒有書房一樣可以看很多書;隔壁班的男生不會只因為你的發型而接受你或拒絕你;看老朋友和季節沒有關系。其實,說到底,我們想做而不去做,只是因為我們懶惰,我們缺乏勇氣,我們得過且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喜歡拖延。

        拖延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其輕重也有所不同。比如:瑣事纏身,無法將精力集中到工作之中,只有被別人逼著才向前走;反復修改計劃,有著極端的完美主義傾向;做事磨磨蹭蹭,以致問題久拖不決;情緒低落,對任何工作都沒有興趣,也沒有什麼人生的憧憬。

        對每一個渴望有所成就的人來說,拖延是最具破壞性的,它是一種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人喪失進取心。一旦開始遇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對個人發展極其有影響,對社會也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沒有在關鍵時刻及時做出決定或行動,而讓事情拖延下去,這會給自身帶來嚴重的傷害。那些經常說“唉,這件事情很煩人,還有其他的事等著做,先做其他的事情吧”的人,總是奢望隨著時間的流逝,難題會自動消失或有另外的人解決它,須知這不過是自欺欺人。拖延並不能使問題消失也不能使解決問題變得容易起來,而只會使問題深化,給工作造成嚴重的危害。我們沒解決的問題,會由小變大、由簡單變復雜,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解決起來也越來越難。而且,沒有任何人會為我們承擔拖延的損失,拖延的後果可想而知。

        社會學家庫爾特·盧因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叫做“力量分析”。在這裡面,他描述了兩種力量:阻力和動力。他說,有些人一生都踩著剎車前進,比如被拖延、害怕和消極的想法捆住手腳;有的人則是一路踩著油門呼嘯前進,比如始終保持積極、合理和自信的心態。這一分析同樣適用於任何地方。如果你希望你的人生得到改變,你得把腳從剎車踏板從拖延上挪開。

        比爾·蓋次曾說過:“過去,只有適者能夠生存;今天,只有最快處理完事務的人能夠生存。”只有效率高的人才能擠出時間來完成更多的事,這也是帕金森定律所提示的內容之一。帕金森定律認為,低效的工作會佔滿所有的時間。一位閒來無事的老太太為了給遠方的外甥女寄一張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的工夫:找明信片要一個鐘頭,查地址半個鐘頭,寫信一個鐘頭零一刻鐘,然後,送往鄰街的郵筒去投郵,究竟要不要帶雨傘出門,這一考慮又花了20分鐘。一個效率高的人在3分鐘內可以辦完的事,另一個人卻要操勞整整一天,最後還免不了被折磨得疲憊不堪。

        人最容易也經常拖延那些需長時間才能顯現出結果的事情。因此,不論事情大小,都不要放任自己無限期地去拖延,想到就要做到。一位勤奮的藝術家為了不讓任何一個想法溜掉,在他產生新的靈感時,他會立即把它記錄下來——即使是在深夜,他也會這樣做。他的這個習慣十分自然、毫不費力。如果你害怕會被拖延,可以事先擬定一個完成工作任務的期限,給自己加壓,並讓身邊的人都知道我們的期限,讓他們監督我們如期完成。

        想做就做,絕不拖延!這句話是最驚人的自動起動器。任何時刻,當你感到拖延的惡習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當此惡習已迅速纏上你,使你動彈不得時,你都需要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

        人生苦短,不要把想做的事拖到明天,在今天太陽下山之前,我們就把該作的全部做好。不要想等到萬事俱備的時候,才著手做想做的事。人生永遠是在不停地變動著的,那個時候總是無法到來,那就讓我們立刻開始吧!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