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當孩子被小朋友欺負後,比起責駡,孩子更渴望父母做這樣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時時刻刻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被欺負,爸爸媽媽的第一反應永遠都是:你怎麼了,別人才欺負你。被欺負本來已經很鬱悶了,家長的反問會更讓孩子心涼。當孩子被小朋友欺負後,孩子們非常渴望爸媽能做這些!爸媽如何反應很重要。
一位頭髮上夾了一隻漂亮藍色髮夾的小女孩,在社區的小樹叢中玩石子、玩樹葉時,被幾位年齡相仿的小女孩圍了起來。為首的一位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叉著腰指著藍髮夾的小女孩:“你這只髮夾太醜了!”
其他小女孩開始發聲附和:
“你這只髮夾的顏色很難看!”
“這是世界上最醜的髮夾了!”
“戴這個髮夾的人會被怪獸抓走的!”
“趕緊丟掉吧!”
……
聽到同伴們都這麼說,紅衣小女孩上前一抓,把小女孩頭上的藍色髮夾扯了下來,藍髮夾小女孩被突如其來的搶奪嚇得“哇”一聲大哭起來。其他小女孩一邊搶著看髮夾,還一邊對痛哭的小女孩罵:“醜八怪!”
目睹這一幕的藍髮夾女孩的爸爸沖過去,怒氣騰騰地從一群小女孩手裡搶過藍色髮夾,最後低吼了一聲:“下次如果再欺負小豆,我要把你們都抓給怪獸吃掉!”
欺負人的小女孩們哭喊著逃跑了。
藍髮夾小女孩的爸爸說:“ 如果我的孩子欺負別人,我一定會狠狠教訓我的孩子,讓她記住永遠不能欺負人;但如果我的小孩被人欺負,我一定會拼命保護她。因為這是我作為爸爸的責任!”
大家覺得這位爸爸做法如何?面對孩子被欺淩,父母應該是怎樣的態度?
▲欺淩,給孩子帶來什麼陰影和後果?
2014年,美國權威雜誌Am J Psychiatry發佈了一項長期研究,研究物件為8000個有欺淩經歷的孩子,研究團隊從他們7,8歲的年齡,一直追蹤到他們40-50歲,結果發現: 有欺淩經歷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健康會遭受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比如情緒更容易焦慮,患抑鬱症的可能性高,有些人還會輕易地選擇輕生。
除此之外,有頻繁欺淩經歷的,會變成兩種類型: 一種是逆來順受的孩子,他們自卑、沒有活力; 一種是仇恨型的孩子,他們敏感、脆弱、易怒,容易把怒火發洩到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或小動物身上。
▲孩子被欺淩,爸媽到底要不要幫?
視欺淩和傷害程度判斷。
1)孩子被偶然一次欺淩?
一般來說,孩子被偶然一次欺淩是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的,因為有時孩子自己能很好地應對,比如第一次被欺淩了,第二次會忍不住反抗;有些欺淩他人的孩子,有時只是一時興起。 這時父母也可以詢問自己孩子的意見,“是否需要爸爸媽媽幫忙”。
記得我家兒子第一次獨自出門買醬油時,回家的途中被幾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圍著,要他把手裡的零錢交出來,否則就打他。這時偷偷“護送”孩子買醬油的爸爸沖過去:“幹什麼?誰要欺負人,我就要把他們變成肉餅!兒子,你說我要不要把他們都變成肉餅?”
兒子看到爸爸出現很驚喜,笑著搖頭:“變成肉餅會很痛的……”幾個熊孩子一邊嘻嘻笑著說“叔叔,我們都不想變成肉餅”,一邊快步離開了。
2)孩子經常被某個孩子或某一群孩子欺淩?
倘若孩子被經常性地欺淩,無論是固定的一個欺淩者或一群欺淩者,這種情況一般會給孩子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因為次數頻繁,孩子也重複性地遭遇心理傷害,會大概率地帶來心理陰影:比如一些小朋友可能不敢外出玩耍或上學,遇到欺淩的孩子會躲避,寧願待家裡也不願外出,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古怪的行為:
看電視時看到相似場景會突然大哭;
把自己被欺淩時穿的衣服或鞋子丟掉;
睡覺時會驚醒,甚至大喊“不要欺負我”等字眼;
提到欺淩者的名字時會緊張……
這些行為表現的背後,是孩子們已經受傷的心靈,不僅需要父母們正確引導,父母還需要當孩子的堅實後盾。
▲總結:父母具體該如何幫孩子?
如果是生活社區內的小朋友間的欺淩,爸媽們可以找對方的家長反映;
如果是校園內的欺淩,爸媽們找對方家長的同時,最好有老師和校長的加入。
父母做這些行動的目的,是要
讓欺淩他人的孩子知道——家長在關注這事兒,別亂來;同時也會給被欺淩的孩子帶來信心——爸爸媽媽在意你,我們正在努力地幫助你。家長們不需相互鬧矛盾,有時只需要向對方傳達欺淩的事實,就能讓欺淩者收斂和停止,也能幫助自己被欺淩的孩子變得勇敢起來。
一次幼稚園郊遊中,一位藍衣小男孩從書包裡拿出一包薯片,打開後一片片往自己嘴裡送。這時,一位粗壯的小男孩跑過來伸手就搶,兩人在爭搶中,粗壯小男孩把薯片袋子扯爛,薯片譁啦啦撒了一地……看到藍衣小男孩哭鬧,粗壯小男孩還瞪眼睛嘲笑:“小氣鬼,不分享還哭?”
這時,藍衣小男孩的媽媽出現了,她牽著委屈的孩子,先給老師播放了孩子被搶薯片的整個過程的視頻,然後讓老師陪同他們,找到粗壯小男孩和他爸爸,也給對方家長播放了這段視頻。看完後,粗壯小男孩的爸爸不僅嚴厲批評了孩子,還懲罰孩子用零花錢買了10袋薯片“賠罪”。粗壯小男孩再也沒欺負過別人,藍衣小男孩還是那麼愛吃薯片。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始終是孩子的堅實後盾——為孩子擋去欺淩,抹平傷害,給予孩子前行的力量!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