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都是逼出來的(深度好文)!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假如沒有熱愛,世界上一切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成功,熱愛,反映一個人的政治覺悟,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是干事創業最具活力的“因子”。選擇了一個職業,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人才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

人生有“四寶”:做人、做事、吃苦、吃虧,做人是一種藝術,做事是一種享受,吃苦是一種財富,吃虧是一種福氣,吃苦才能不吃虧,不吃苦必然要吃虧;苦熬沒有頭,苦干有奔頭。

華羅庚講,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才,勤勞是人生的不動產,苦累是一所大學校,要自覺把苦累作為砥礪自己的“磨刀石”,在揮灑青春、熱血和汗水中不斷前行。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學

現在的職場中有兩種現象:一種是職務越高、年齡越大、年齡越長,越懶於學習,憑經驗、憑感覺工作的越來越多。一種是讀書越多的人,總覺得自己懂得的太少;而讀書越少的人,反而覺得自己什麼都懂。

今天不充電,將來靠邊站;今天學習不努力,明天努力來不及;不怕水平低,就怕不學習;讀書越少膽子越大,讀書越多膽子越小。我們要像給自己的手機充電那樣抓學習。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

職場生活多與枯燥和寂寞相伴,要心平氣和、淡泊名利,特別是在看到有的單位出了彩頭和風頭的時候。在看到有的人追名得名、逐利得利的時候,更要把持住自己,甘於寂寞、埋頭苦干、自覺奉獻,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牢牢地釘在自己的崗位上。

接受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

當取得成績、榮譽的時候,不要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當遇到失敗、挫折的時候,要鼓起勇氣、敢於面對,始終做到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永遠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你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

人和人之間確實存在巨大差距,並且這些差距是有原因的。

一個人越是百無一用的時候,越執念於那些無足輕重的底線,處處都要表現出自己強大的自尊心,這種自我陶醉似的自尊,不過是一種建立在不安全感之上的脆弱的自我吹捧,更多的時候,能力和自尊要求是成反比的。

不要指望所有人都會熱心的幫助你,還必須用你希望方式。該求人的時候,把姿態放低,別以為一切都是天經地義。一個人經得起多大詆毀,熬得住多少苦累,才能擔得起多少贊美。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