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體制外教育 家長需寬容看待 (內附視頻)

(吉隆坡23日訊)官方教育體制外的非主流教學,給予學生更廣泛的學習內容與空間,以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惟政府和家長需更寬容看待,才能推動我國體制外教育的發展。

台灣人文展賦基金會副董事長陳清枝強調,學歷不等同於能力,因此真正的教育應「鼓勵適性發展」,以孩子的天賦為前提,作為學習道路的起點。

他認為,體制外教育賦予「問題學生」一個出路,也讓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的學生,能夠更心甘情願去上課。

「孩子如果喜歡那樣東西,就會想盡辦法接觸它,也會自願去學習,學習成績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學到了什麼!」

他舉例,曾與各地教育機構設立行動教室,其中有國中生組團到以色列和日本上課,學生自發費時半年學習當地的語言、生活習慣與基本常識,設法獨立生活。

「我們放手讓他們自己編排行程,並限定生活費開支,讓他們尋求平衡開支的方式,如到農場打工或住在廟宇,節省生活開銷;這是只有十幾歲的學生,我覺得他們很了不起!」

依賴體制難有突圍

他昨晚出席隆雪華堂文教委員會舉辦,《東方日報》為合作媒體的教育論壇:《台灣體制外教育的實踐與分享》時,如是指出。

陳清枝坦言,舊時代的人可能需要靠教育,才有機會改變生活,但隨著大專院校的普及化,現在的孩子若一味依賴體制內的教育,很難有突圍機會。

「台灣政府承認多元教育,給了我們比較開放的空間,雖然還是有很多局限,但相比許多國家,已算是非常進步;其實自學或共享教學,教育部每年都會主辦特定考試,也要參加學測,若學生無法及格,就不能繼續參與體制外教育模式。」

他重申,世事無絕對,體制內的學校也可以讓學生發揮,家長需評估孩子情況,無須刻意改變學習方式;倘若覺得體制內教育讓孩子無法盡情發揮,就可考慮其它教學模式。

父母須參與孩子學習

開放式教室、按喜好與程度分班等,體制外教育模式裡,除了學生需要上學,家長也必須參與孩子的學習!

身為森林小學創辦人的陳清枝表示,父母和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分歧,往往是前者過去都在體制內受教,所以時常把過去的想法套用在下一代,甚至期待太多。

「我們的班級沒有間隔,所有學生都可在一個空間內走動,當初有家長看到這樣的安排,當場讓學生轉學,可之後學生人數越來越多,證明還是有家長認同這一套。」

他補充,該校強調家長必須參與學生的校園生活,且提供課程讓家長一同學習,因此有的家長為了孩子的課業,甚至不惜舉家搬到學校附近的郊區。

「我們會把年齡相近的學生,以喜好分家族,如喜歡昆蟲就加入昆蟲家族,喜歡跳舞就組成舞蹈家族。」

他續說,除了分家族,其它上課時間仍會有語文學習與基本教育,屆時再按照程度進行分組,而且到了高中同樣可以接受政府考試和學測,確保體制外教育,同樣可以應付體制內的課業。

「孩子依照自己的進度去學習,他要用到就會自己去學。」

他坦言,所謂的「問題孩子」在體制教育內會被磨滅,而體制外教育就必須找出他的天賦,但天賦並非一般認知的興趣,因此教師和家長必須透過平日的相處,觀察孩子的專長和能力。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