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娃後,爸爸睡哪兒?愛孩子,先從睡對了開始。

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工作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失眠、熬夜、早睡早起、晚睡晚起和打呼嚕等睡眠問題影響著夫妻雙方。如果夫妻雙方在睡眠訴求這個問題上達不成共識,只好選擇分床而睡。但是,分床而睡真的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嗎?夫妻分床睡好嗎?是利大於弊呢還是弊大於利呢?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

一個健康的家庭,夫妻關係一定要高於親子關係。

1

朋友生完二胎沒過半年,老公毫無徵兆地提出了離婚。

原因是,孩子搶了他的床。

朋友以為老公在開玩笑:

這麼大人了,和孩子搶什麼床?好不好笑。

沒想到老公是認真的。

和朋友深聊後才知道:

大寶出生後的第二年,她的老公才被允許回到大床上和他們娘倆一起睡。

結果,第一晚兒子就向爸爸宣戰:

你走開,媽媽是我的。

後來,好說歹說兒子算是同意了,但一定要睡中間,堅決不能和爸爸分享媽媽。

二寶出生後,朋友為了照顧兩個寶寶方便,又把老公趕下了床。朋友左邊一個大寶,右邊一個二寶,雖然辛苦,但卻毫無怨言。

朋友哭著說:

這麼多年, 我為孩子日夜操勞,卻換來了這個結局,老天太真是不公平。

看著一臉憔悴的朋友,我欲言又止。

導致他們夫妻感情走到末路的不是別的,正是「分房睡」。

分床睡,分開的不僅僅是身體,更重要的是心的分離,愛的遠去。

  丈夫,一丈之內才是夫。

一丈之外的距離,不但會讓夫妻關係觸冰,還阻隔了親子關係的連接。

2

不要小覷了分床睡。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床上關係就像晴雨錶,反應的是一個家庭的幸福值。

從心理學上講,家庭關係中,只有夫妻關係排在第一位,親子關係靠後,才是一個家庭關係中愛的正確順序。

家庭關係中愛的順序一旦錯位,夫妻之間就很容易出問題。

而夫妻分床睡,就是家庭關係錯位的一個最明顯特徵。

睡錯了,家庭關係可能就錯了。

分床睡會弱化父親的位置

我哥是做IT行業的,晚上經常把工作帶回家做。

有了孩子後,嫂子怕電腦對孩子有輻射,再加上哥哥經常加班,就把他趕到了客廳去睡沙發,這樣一分就是3年多。

嫂子擔心我哥工作太累,於是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帶孩子的事情也從來不讓他插手。

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哥哥早晨出門時侄子還沒醒,晚上回家時孩子已經睡了。他和孩子的作息總是撞不到一起。

時間一久,父子倆的關係也日漸疏離。

侄子非常粘媽媽。 上幼稚園必須是媽媽接、媽媽送;去外邊玩一定得媽媽陪;想要的東西也一定要媽媽拿。基本上什麼事情都得媽媽參與,爸爸只有看的份。

一次,嫂子外出有事,只好由哥哥去接侄子放學。但小傢伙從見到爸爸那一刻開始大哭, 無論哥哥怎麼安慰都不行,一直在叫: 。

侄子哭了整整3個小時,直到媽媽回來才算止住。

也是從那天開始,哥哥意識到了他和孩子之間出現了問題。為此,我也幫他諮詢了心理專家。

專家的建議,第一條就是,搬回臥房和老婆孩子一起睡。

後來,我哥換了一個時間相對輕鬆的工作,並且每天睡前陪兒子讀繪本,一個月下來,父子關係有了很大的改善。

哥哥說:

現在雖然三個人睡是擠了點,但相比於修正父子關係,擠擠反而更溫暖。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秧苗,母愛象徵著雨露,父愛則是陽光。想讓秧苗茁壯成長,二者缺一不可。

  夫妻分床睡,實際上是在把爸爸邊緣化,先苦的可能是孩子。

分床睡影響夫妻關係

一項調查表明,在中國,離婚率最高的是生孩子後的頭三年,特別是有了孩子的第一年。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成了夫妻之間的「第三者」,而很多父母卻不明所以。

其實,孩子從出生那一刻,就捕獲了所有人的關注,尤其是媽媽。

孩子剛剛出生,需要媽媽全面的照顧,這是情理之中。但如果這個關注的時間和程度沒有界限的話,那勢必會對夫妻關係有一定的影響。

夫妻分床睡,實質上就是在向丈夫宣佈:

家裡,孩子排第一。

一個讀者曾經給我留言, 她從孩子出生就和老公分房睡,現在孩子12歲,他們已經分居12年了。

她說:

我和老公越來越像同在一屋簷下生活的陌路人。

那種冰冷的客氣讓人窒息。

如果沒有孩子,或許我們早離婚了!

分床睡就是一條鴻溝,隔開的不僅僅是身體的距離,更是心的距離。

睡在一起,才是夫妻之間情感連結的紐帶。

只有把父母的床還給父母,家庭關係中的秩序才不會錯位,家才是家。 

帶孩子很累,最初的幾年或許我們都休息不好,但無論如何,不要分開睡。兩顆疲憊的心貼在一起,會變成暖。

3

主持人張泉靈曾經和老公有個約定:

如果平時他打呼嚕,我可以上客房睡;

如果我晚回家,我可以上客房睡;

但是,如果我們當天吵架了,

晚上必須上同一張床睡。

人一生最多的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夫妻之間最多的時間其實也在床上。

一張小小的床,爸爸、媽媽、孩子,三個人的床上關係,就像一個家的風向標。

「生完娃後,爸爸睡哪兒?」這真的是個值得考究的問題。

我身邊的不少媽媽,從月子裡開始,就已經和老公分床睡了,但睡的形式各有不同。

下面這幾種床上關係,大抵就是千萬家庭的真實寫照。

同睡一張床,寶寶睡中間;

同睡一張床,媽媽睡中間;

媽媽和寶寶一起睡,爸爸睡在旁邊的小床上;

媽媽和寶寶一起睡,爸爸睡在其他房間; 

爸爸和媽媽一起睡,孩子跟老人或保姆睡;

爸爸和媽媽一起睡,寶寶從小自己睡一個房間;

爸爸和媽媽一起睡,寶寶自己睡在媽媽一側的嬰兒床上。

在這幾種關係中,比較合理的關係是:

爸爸和媽媽一起睡,寶寶自己睡在媽媽一側的嬰兒床上。

這樣既可以保證夫妻不分床,也能滿足孩子安全感的需求,同時也方便爸爸參與到育兒中來,體會媽媽的不易。

我的一個從事婚姻情感諮詢的朋友,是這樣處理床上關係的。

有了娃後,未出月子之初,中間有個過渡期,老公暫時睡小床或者沙發,但時間不宜過長,一個月為佳,最長不要超過3個月。

然後,老公需要回到床上來睡,和她一起參與到育兒中來,以確保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平衡。

孩子再大一點,睡在靠近媽媽一側的嬰兒床上,方便媽媽照顧孩子,給足孩子安全感;到了適合分房睡的年齡,孩子就該睡回到自己的兒童房,徹底把父母的床還給父母。

在這個過程中,三個人的床上關係,處於變化的應該是孩子,而不應該是老公。

另外,朋友和老公都保持著一個習慣,每個週末他們都要過一下二人世界。他們會把孩子送到父母那兒,二人攜手去看場電影,回家享受一頓燭光晚餐。

這樣的小浪漫,絕對是夫妻關係的調和劑。

夫妻是夫妻,孩子是孩子,只有擺正這個關係,家庭關係的等腰三角形才不會變形。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中,有這樣一句紮心臺詞:

而對於孩子而言,最大的不幸則是,他們覺得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愛孩子,請從協調好家庭關係開始。

生完孩子,別再和老公分床睡了,愛和責任這桿大旗,需要夫妻雙方一起扛起來。

把「床權」還給老公,才是收穫幸福婚姻的密碼。

先有好夫妻,而後才會有好父母。只有你幸福了,孩子才會好。

愛孩子,先從睡對了開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