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不是為練習而練習
春節假期帶孩子間隙,讀完了《刻意練習》這本書。有人稱它為“最科學精進的個人管理/學習方法”。可能褒獎的成分多了一些,不過所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又所謂“行勝於言”,那些用刻意練習理論,去馬上開始一項事務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收獲也一定會超出預期。
刻意練習不是為練習而練習
想了解刻意練習,必須首先明確一個前提——刻意練習不是為了練習而練習,不是為了單純證明自己的恆心和毅力的。用《刻意練習》作者的話說,它有著定義明確的特定的小目標,是希望“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以至千裡”,最終達到長期目標。
這句話給我啟發蠻大的。
首先,讓我想起少年商學院獲英國愛丁堡公爵獎官方授權前,我們去接受培訓,Evan說最後的徒步訓練,要走很遠,但不是為了徒步而徒步,而是要帶著目的和目標,譬如測量地形地質或pm2.5等。這一點給我印象挺深的。無論是我們從小被灌輸的“天才始於勤奮”等理念,還是後來市面流行的“1萬小時理論”等等都沒把目標前置,於是容易事倍功半。
書寫得不錯,不過略有囉嗦,結構上有些混亂。譬如前面講了“有目的的練習的4個特點”,後面又講“刻意練習不只是有目的的練習”以及“刻意練習的特點”,這兩部分完全是說的一個話題。可以合並的。
這本書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看。第一部分是理念和方法篇,可以稱之為智商篇,第二部分是情商篇。之所以這樣分,是覺得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持一年的刻意練習,必須是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智商對應的是技巧、方法、效率和效果等,情商對應的是情緒管理、適應力、心性和格局的延展力等。
我來提煉一下,總結為《刻意練習》的七個原則吧。裡面有我的一些理解。不當之處大家雅正。
1、首先要摒棄偏見。
“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少數一些人才能在特定的領域中獲得成功,只有那些邏輯思維清晰和擅長數學的人才能進入數學領域;只有那些有運動細胞的人才能進入體育領域。這種想法,使得人們以此為借口,不去追求他們原本可能真正喜歡做、也許還很擅長的事情。”
這一點差點被我漏掉。或者說放在非重要的位置。後來我覺得發在七個原則的第一條,因為如果刻意練習完完全全變成一種技能的訓練,其實格局就小了。就像我上面說的,什麼叫心性的變化?摒棄偏見,或者說建立批判性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你從來沒有摸過吉他,就不能做吉他的刻意練習了嗎?非也。
2、一定要有明確的、特定的小目標。
“每天都練琴”,這不是目標。“連續三次,不犯任何錯誤,以適當的速度彈奏完一支曲子”,這個是;“每周末打一次高爾夫球”,這不是目標,“將差點降至五桿”,這個是。
所以首先一定要找到明確的小目標,這至關重要,有助於引導你的刻意練習。如果沒搞明白 ,可以將目標分解,將制訂一個計劃,譬如,每周打一次球或每天練琴,目標是什麼?為達到這個目標,可以首先做到怎樣的一個小進步小目標?
3、一定要專注。
不專注,就應付。應付不如睡大覺。還是那句話,為練習而練習,意義不是太大。盲目跟隨“一萬小時理論“,會浪費時間,浪費青春。
我理解的專注,有一條,就是廣寬和深度的辯證關系。什麼意思?刻意練習,就內容來說,又會分為兩種,一種是主題統一,譬如練琴,你不可能今天 練小提琴,明天練鋼琴,這不叫刻意練習了。主題統一的話,就是縱深領域會有積累;
另一種是形式統一,譬如關於寫作的刻意練習,未必每天寫的主題都一致,那麼每天寫幾百字,能否寫出深度?我認為可以的,關鍵就在於專注,在於深入思考。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4、最好能有一位好的導師、教練,或是加入特定的社群。
這個對於年輕人或職場新人來說,可能是必要項,對於老司機來說,刻意練習首先練的是自控力,堅毅力。
《刻意練習》中是這樣描述導師的作用的:導師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幫你創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監測和糾正你自己的表現。好的導師應當在行業或領域之中有所成就,好的導師應當在他所在的行業或領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經驗。一句話說,就是要找一位情商比較高的老師傅。
5、走出舒適區。
“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這肯定是句正確的廢話。上面我已經說了,刻意練習的人是體力與心智的雙重考驗。
不過,我的一個觀點是,不要把一件事的長期堅持,或取得長足的進步,與痛苦必須聯系起來。至少不要總給自己心裡暗示。
一來,如作者所說,“人體保持穩定的內部溫度、心率等的平衡,使我們的體能日復一日的保持合理的一致。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如慢跑,會讓身體的肌肉、心血管等系統感受到壓力,以至於原來的體內平衡無法繼續保持下去,身體便會開始響應那些變化,以重建體內平衡。”即我們的身體的適應性很強的。二來,不給自己心理暗示,可以減少抵觸情緒。
6、一定要獲得反饋。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反饋來准確辨別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為什麼會存在這些不足,以及怎樣去改進。”
從這個角度而言,你要堅持刻意寫作練習,就不要想著,堅持365天,然後寫出來結集出一本巨著什麼的。一定要讓信息、觀點和情緒開放、流動,不要看不上發朋友圈。相反,要重新寫博客,或到一個寫作社群裡堅持更新內容,或是頻繁的將階段的寫作成果,結集在電子書之類的,在知乎等平台發布,獲得反饋等等。
7、遇到困難時,試著做不同的事,或重新確定動機。
“不同”是不同類型,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說白了就是換換大腦。“動機”與目標不盡相同,更多的是一種激勵,哪怕是自我激勵。
《刻意練習》作者提醒道:“當你發現自己再難以提高時,可能只是那項技能中的其中一兩個組成部分在妨礙你,而不是所有組成部分都在絆住你。”
千萬不要半途而廢,和你自己達成一個協議,盡自己的努力回歸到之前的狀態或者跨越停滯階段,然後再放棄,到那個時候,也許你就不會放棄了。作者對於刻意練習者遇到大的瓶頸,缺乏目標、沒有動機、也不能堅持下去的時候,一方面提醒說放棄太可惜,“新年決心效應正是健身房在 1 月份時人滿為患,到 7 月份時只剩一半人的原因。”另一方面,又列出了一些具體的調整建議:
a.留出固定的時間來練習,不受其它義務和分心事情的干擾;
b.保證充足的睡眠,以保證注意力的集中;
c.將練習課的時間限制在 1 小時左右;
d.增強繼續前行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