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心理學教授:妳做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不要錯過孩子教育的有效期,將影響孩子一生!

很多父母抱怨為啥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為啥孩子越來越不愛與自己溝通,為啥好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但家長們很少自我反省,從自身找問題。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大多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並非偶然,而是作為父母的沒能好好把握孩子的十年有效期。

我突然很感嘆,我告訴我自己,我必須要在黃金時期內幫我的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因為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壹轉眼就過了。我不想將來只有嘆氣、搖頭的份兒。

是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小孩兒是老天爺(或上帝)給我們的禮物,當妳不珍惜的時候,老天爺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生活中我們知道食品有有效期,藥品有有效期,過了有效期就會變質,但是當父母居然也是有有效期的,這個妳知道嗎?

當父母的有效期就只有十幾年,在這期間,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神,是可以信賴、可以依靠、可以將壹切託付的親人。也就是說,當孩子處於依賴和信任父母的時期,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愛與陪伴,這時妳履行的才是真正父母的職責。

微博上曾有壹個關於“我不是親生”的段子——

我去接我兒子放學,等了半天沒看到兒子,還以為他逃課,後來才知道他已經讀中學了,我卻到小學門口去接他。據說這個段子的原型是成龍和房祖名。

房祖名對父親的情感是復雜的,他在壹次訪談中說:“我的記憶裡沒有父親的身影,連背影也沒有。 ”後來,成龍其實也不止壹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出對兒子的內疚。

是呀,我需要妳陪伴的時候,妳壹直說工作忙要掙更多的錢,我自顧自地長大了,妳卻指手畫腳我的成長,嫌我不爭氣。妳還要我怎樣?

看吧,哪怕妳後悔、自責、苦口婆心,甚至是歇斯底裡,孩子小的時候,妳們幹嘛去了?

《媽媽是超人》第三季,多數網友的爭議都集中在黃聖依和她的兒子楊安迪上相對於賈靜雯和女兒們的其樂融融、霍思燕和兒子之間的親密無間、鄧莎和兒子的溫馨甜蜜來說,黃聖依和兒子安迪之間的關系好像有那麼壹點點尷尬:他們之間充滿著陌生、疏離,別扭,媽媽拼命想接近自己的兒子,而兒子卻百般不情願。黃聖依在與孩子聊天時,就像是客人壹樣,壹點不像母子關系。有時候,黃聖依會誇安迪“妳很乖”“妳很棒”,他會回答:“不是,我是個淘氣的孩子!”這種自我否認,是源自對媽媽、對親子關系不夠信任。因為不夠信任,所以不會依賴,安迪甚至不怕爸爸媽媽變老,還覺得“爸爸媽媽變老了,我就長大了,我就可以做我自己很多的事情了!”

還有壹個細節惹人淚目,節目問:“平時爸爸媽媽工作忙的時候,安迪會感到孤單嗎?”當所有人都覺得孩子會回答“會吧”的時候,安迪卻說:“不孤單……因為我習慣了!”黃聖依聽到兒子的回答後,瞬間淚目。

安迪之所以這麼不接受媽媽,無非是在他人生成長的路上,媽媽的陪伴太少了,讓他覺得“習慣了”。

著名犯罪心理學家,國內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說:6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都發現孩子越大越難管,不管怎麼打怎麼罵怎麼勸,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等他攢夠了失望對妳失去信任,妳才喋喋不休地現身說教,他內心的獨白都是對妳的怨懟和反抗,哪裡還管什麼道理不道理?

孫儷號稱是“多產”的明星,但是再忙也不忘記依然把孩子帶在身邊常常陪伴,時時教育,被稱為媽媽中的典範。

壹個善於引導孩子和不善於引導孩子的父母,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壹個吃橘子的簡單小事。孩子吃橘子時候問:媽媽橘子為什麼要剝皮呢?妳會怎麼回答呢?很多家長可能會說:“它本身就長那樣子,需要剝皮妳剝開不就拉倒了嗎?”我們看看孫儷是如何引導的——

孫儷回答:“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妳,妳想要得到的東西,是要付出相應的勞動的,而不是伸手就能得到。”孩子又問:“媽媽,為什麼橘子裡的果肉是分成壹小瓣壹小瓣的,而不是壹個完全的呢?“孫儷說:“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妳,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來慢慢享受的,我們應該懂得珍惜。”孫儷反問孩子,“橘子的果肉長成壹小瓣壹小瓣的,其實還有另壹層用意,妳想知道嗎?”“想”孩子說,“孩子,那就是橘子在告訴妳,妳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佔用,不能單獨享用,要懂得與人分享。”於是,孩子很自然的把橘子壹瓣壹瓣的分享給片場的叔叔阿姨們。

妳看這就是用心陪伴下的言傳身教,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日常生活的點滴去教育孩子人生的大道理。對孩子來說,這些道理遠遠要比教科書上的教育方式有效的多。

吳尊也曾說,他可能是文萊陪孩子時間最多的爸爸。

吳尊說自從有了女兒neinei,他的日常生活便重新被規劃。每天為了陪伴孩子,他將工作時間由早晨安排到上午,晚上9點哄孩子睡覺後,才安心工作。

去年湖南衛視推出壹檔節目《兒行千裡》,第壹期邀請嘉賓是何江,他曾以優秀學生代表的身份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作演講。

何江來自湖南省壹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他能夠走出國門,取得如今驕人的成績,不僅僅靠自己的努力,更得益於父母最初對他用心的陪伴。

在他們那個村子,父母外出打工賺錢是很普遍的,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兒童”。

而何江的父母選擇了留在家裡陪著孩子成長。

他們說可以多種點田,多餵點豬,來解決經濟上的困難。

他們信奉“讀書改變命運”的理念,並不斷激勵著孩子好好讀書。

他們不打牌,不娛樂,每天靜靜地陪著孩子們看書、寫作業。

全家人晚上壹起讀書,交流讀書心得,還舉辦家庭閱讀比賽。

哈佛心理學家教授吉爾博特說:“十年以後,妳不會因為少做了壹個項目而遺憾,但妳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壹個小時而遺憾。”

【延伸閱讀】 

寶寶有以下4種「壞習慣」家長不要制止,只是因為他變聰明了,不用過分擔心

媽媽越說這倆字, 孩子越不聽話! 你也常說嗎?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美國心理學家:孩子安全依戀期別錯過,再想親近,就為時已晚了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

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