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佔領了東南亞,為啥唯獨不敢去攻打印度?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二戰時期,日本在亞洲太平洋戰場,幾乎是全面出擊,在深陷中國後,仍不斷的抽調兵力到東南亞。而且很快就佔領了東南亞的幾乎所有國家。已經接近了澳大利亞,連美軍也被迫撤退。但是很奇怪的是,日本在佔據緬甸以後卻沒有大規模的進攻印度,使得印度脫離戰場,成了為數不多未被侵略的大國。其實原因很簡單。

以至於戰後印度的法官甚至宣稱要釋放一切的法西斯戰犯,用教義去感化他們。那麼問題來了為啥日本人沒有向印度伸手呢?其實首先可以看一下當時的環境,當時的緬甸和印度其實都被英國佔據,都是他的殖民地,倒不是因為怕英國所以不打印度,從後面佔領緬甸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不構成原因。其實日本沒去攻打印度最主要的原因是三點。

一是,力不從心。

日本佔領緬甸已經是1942年的事了,此時的日本已經跟美國全面開戰,而且資源枯竭,大部分的兵力深陷中國戰場,而在太平洋也需要精銳守衛現有的殖民地。而當時的印度,擊中了英國在亞洲的主力,而且國土廣大包括整個的南亞大陸。因此,要拿下印度,必然要出動大規模的軍隊,而此時這對日本來說很難了。

二是,嘗試的失敗。

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日本的確是瘋狂,也做了試圖佔據印度的嘗試,發動了恩帕爾戰役,但是最後是慘敗。倒不是軍隊戰死很多,主要是受不了印度惡劣的環境和氣候,非戰鬥減員很嚴重。因此,鑑於當時的現狀,印度可望不可即。

第三,不急迫。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當時對東南亞和太平洋的攻擊其實也是想打通生命線,找到石油資源。當時的印度可謂一些戰略物資缺乏,因此,對日本來說佔領印度不是那麼急迫。所以,印度成為二戰的幸運兒,成為唯一沒有被波及到的大國。

而且還反過來發了一筆戰爭橫財,二戰的幾年印度的經濟發展很快速,這位其後來獨立打下基礎。而且這也助長了其自大的心理,在二戰結束後,當時印度的法官就強烈建議國際法庭釋放一切戰犯,要用教義來感化這些戰犯。典型的沒受過戰爭的摧殘,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