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急救的方法,立竿見影非常方便

日常生活中,一些急症或常見病發作時,往往不能及時趕到醫院,給病人造成痛苦,甚至發生意外,在此種缺醫無藥的情況下,掌握幾招徒手點穴治病的方法,常能為患者贏得送往醫院的救治時間。

常見急症的徒手點穴

1.指壓太陽穴止頭痛:

頭痛發作時,患者自已會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壓至脹痛,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1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2.捏壓合谷穴治暈厥:

中暑、中風、虛脫時,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持續2一3分鐘,一般會緩解。  

3.陷壓人中穴治休克: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遇到中風、中暑、中毒、過敏的病人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

拇指尖陷壓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4.按壓勞宮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因生氣、暴怒、激動、勞累,血壓會急劇上升,對患者生命有極大威脅。此時按壓勞宮穴 (屈指握拳,中指與無名指尖之間所對的掌心中),可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

5.指壓少商穴治呃 逆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一分處。呃逆時,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人,至有酸痛感為度,持續半分鐘到1分鐘,呃逆可止。

6.指壓內關止嘔吐:

嘔吐時,可用中指壓內關止嘔。內關穴在掌面腕橫紋上二寸兩筋之間,壓至有酸脹感即說明已中穴位,約1分鐘即止嘔吐。

7.點壓天樞治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就有便感;然後屏氣,增加腹內壓,即可排便。

8.捏腳後跟止鼻血:

鼻子出血時,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腳後跟(踝關節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即回止血。  

9.按揉足三裡止胃痛:

胃痛時,用雙拇指按揉患者雙腿足三裡穴(位於膝蓋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酸麻脹感後3一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  

10.點壓陽陵泉治膽絞痛:

膽囊炎、膽結石發作時,右上腹可發生劇烈絞痛。病人可在右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1寸凹陷處的陽陵泉穴上,用大拇指持續按摩2分鐘,可獲良好止痛效果。

11.點壓三陰交治腎絞痛:

腎絞痛發作時苦不堪言,此時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陰交(內踝上三寸脛骨後緣),反復授摩3一5分鐘,腎絞痛即回緩解。

12.點壓至陽穴緩解心絞痛:

心絞痛發作常伴有胸部壓迫、窒息感。此時可按壓至陽穴(位於背部第七胸椎下,病人坐位低頭垂臂,兩側肩胛角下緣直線交於脊柱五中點即是此穴),授壓3一6分鐘,心絞痛即可緩。

特效點穴治病歌訣

1、頭痛、頭暈、失眠、多夢矯正頸椎點太陽,頭痛頭暈幫大忙;再加風池和玉枕,失眠多夢也無妨。

2、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頸4胸9一起上,矯正位置不能忘;噴嚏過敏從此消,一般不需藥幫忙。

3、肩周炎等 .肩膀酸痛是信號,左肩酸痛防心髒:右肩酸痛肝膽腸,常按胸椎即可防。

4、心髒病、高血壓調整胸2和胸3,心髒疾患可延緩;再加頸椎和曲池,血壓異常可以治。

5、急性胃腸痙攣(疼痛)點按胸椎6至9,委中中脘三裡求;疼痛何需再用藥,保你從此不用愁。

6、糖尿病糖尿病是老大難,胸7—12要常按;百日功夫見成效,胰島功能逐漸全。(注:脊“三線”指棘突尖線(即督脈),兩側膀胱經線。 )

7、延緩腎衰腰椎按摩很重要,長期堅持防衰老;腎氣充盈體健壯,活到百歲有何妨。

8、內髒功能紊亂脊柱神經連內髒,發現問題找脊旁;只要位置一矯正,內髒功能可正常。

9、矯正骨盆治百病骨盆移位莫小看,發生移位惹禍端;要想脊椎不錯位,矯正骨盆最安全。

10、屈光不正等眼疾近視眼睛不用煩,脊椎挑治很安全:只要堅持來治療,去掉眼鏡並不難。

11、膈肌痙攣膈肌痙攣稱“呃逆”,反復發作心靜難;矯正脊椎點膈俞,指壓少商即可停。

12、哮喘、氣管炎談起哮喘氣管炎,患了此病很可憐;堅持常按“肺三角”,再點魚際療效顯。(注: “肺三角”指大椎穴至兩側肺俞穴三點的連線。)

13、急性腰扭傷點按魚際慢轉腰;疼痛即可頓時消;再加腰椎輕復位,療效確實又可靠。

14、預防衰老人老首先脊柱老,要想年青脊椎找;每天堅持做按摩,適當活動防衰老。

15、發熱頭身發熱關節酸,按摩頸椎可解煩;耳尖耳椎再放血,恢復體溫談何難。

16、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很尋常,按摩腰骶不能忘;再配三裡止瀉穴,症狀再重也無妨。

17、坐骨神經炎坐骨神經路最長,往往容易受損傷,按摩腰4至骶1,環跳三裡不能忘。

18、月經不調月經不調惹人煩,按摩腰骶最常見;曲骨關元三陰交,一起按摩顯奇效。

十九大病源穴及操作

第一大病源穴:太陽穴

主要調節疾病:頭痛,記憶力下降

位置: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點,向後約一橫指的距離

操作:每次穴位滾揉不超過2分鐘,力度要輕。

第二大病源穴:肩井穴

主要調節疾病:全身疼痛,關節炎

位置:肩井穴在大椎和肩峰連線的中點

操作:穴位按揉3分鐘

第三大病源穴:上星穴

主要調節疾病:鼻炎,打鼾,呼吸不暢

位置:上星穴在面部正中線前發跡上1寸

操作:點按穴位點按1分鐘,力度宜輕

第四大病源穴:頸百勞

主要調節疾病:頸椎病,腦供血不足

位置:頸百勞在大椎直上2寸,後正中線旁開1寸

操作:按揉5分鐘,操作可選擇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直接放在枕頭上,枕著在睡覺的時候去刺激穴位。

第五大病源穴:天樞穴

主要調節疾病:便秘

位置:天樞穴在肚臍旁開2寸

操作:按揉5分鐘,力度要重

第六大病源穴:百會穴

主要調節疾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高血脂

位置:百會穴在兩耳尖的連線的中點,與頭正中線的交點

操作:穴位每次點按1分鐘,力度要輕

第七大病源穴:關元穴

主要調節疾病:失眠,神經衰弱,月經不調

位置:關元穴在人體腹部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

操作:穴位按揉3分鐘

第八大病源穴:巨闕穴

主要調節疾病:心髒疾患

位置:巨闕穴在腹部正中線,臍上6寸

操作:按揉2分鐘,力度適宜

第九大病源穴:天突穴

主要調節疾病:肺部疾患

位置:天突穴在胸骨上窩中央

操作:按揉2分鐘,力度適宜,天突穴按揉時一定要向後仰頭。

第十大病源穴:太沖穴

主要調節疾病:抑郁症,肝火過旺,肝郁氣滯

位置:太沖穴在1,2腳趾頭骨頭結合處的前方

操作:太沖穴按揉3分鐘,力度適宜

第十一大病源穴:勞宮穴

主要調節疾病:手指麻木發涼,口腔潰瘍,異味

位置:自然握拳時,中指指尖所對處

操作:按揉3分鐘

第十二大病源穴:大陵穴

主要調節疾病:頭痛,惡心,胃反酸

位置:大陵穴在腕橫紋的中點處

操作:按揉3分鐘,力度適中

第十三大病源穴:公孫穴

主要調節疾病:久病體虛,貧血,易疲勞

位置:公孫穴在腳內側,大腳骨的底部,脾經穴位

操作:公孫穴按揉3分鐘

第十四大病源穴:期門穴

主要調節疾病:肝病和眼病

位置:期門在乳頭直下,下一巴掌的距離

操作:期門穴采用點法,力度宜輕, 2分鐘

第十五大病源穴:中脘穴

主要調節疾病:脾胃不和,胃病

位置:中脘在肚臍上4寸,一巴掌大的距離

操作:按揉5分鐘

第十六大病源穴:大橫穴

主要調節疾病:脾虛洩瀉,五更瀉,結腸炎

位置:大橫穴在肚臍旁開4寸

操作:按揉5分鐘,力度適宜

第十七大病源穴:完骨穴

主要調節疾病:聽力下降,耳鳴

位置:完骨在耳後乳突下

操作:點按2分鐘,力度較輕

第十八大病源穴:氣海穴

主要調節疾病:糖尿病和泌尿系統疾病

位置:氣海在肚臍下面兩個手指頭的寬度,人體正中線上

操作:按揉5分鐘

第十九大病源穴:腎俞穴

主要調節疾病:腎髒疾病

位置:腎俞在第二腰椎旁開1、5寸

操作:按揉3分鐘,力度適中。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