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也不想做那麼多,但孩子就是學不會「主動」
一個媽媽的心聲:「每天都在告訴自己,我今天一定不要再吼小孩,但似乎總是事與願違;好好說,孩子好像就是聽不見。不念孩子,好像就不會去做。搞得老公覺得我神經質,每天都在吼吼吼,長輩覺得我就是黑臉,常常跟孩子說”媽媽會罵唷!”」
好想告訴全世界,你們以為我喜歡這樣碎唸吼罵呀!但不這樣,小孩就是不動呀!每天做的要死,還是被嫌的要死,重點是小孩還一副『媽媽,你管太多了』,我真的覺得好累好無力……
要孩子自動自發,好難!就是做太多,才會變吼媽
“手還沒洗,就急著跑去拿東西吃”
“玩具還沒收,就急著穿鞋要出門”
“回家東西都還沒擺到定位,就急著開電視”
這些生活中的順序,不是沒教好,而是幫孩子做太多,他就會一直忘記。日本研究發現,三歲後,還什麼都幫孩子做得好好的,不讓孩子動手做家事,最後,孩子分辨優先順序的能力,就會比別的孩子差。這是多重要的一件事!
養兒育女最困難的地方:父母到底該「做多少」才夠?
當了爸媽以後,才知道教養是一件非常深的學問。面對不同個性及氣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變化,究竟要做多做少才夠?做太多,怕孩子長大變「媽寶」、「公主」;做太少,怕孩子沒有對象參照學習。我常說,爸媽就是孩子最好模仿、成長的一面鏡子,孩子都需要「教」,需要大人陪伴引導。但往往為了講求時間效率及完美,大人會「忍不住」幫孩子做太多,愛他,就別阻礙孩子從中學習發展的機會。
幫孩子做太多,會讓孩子沒有生活順序感
如果孩子每天要做的事,前後的順序分不清楚,也難怪妳每天在孩子面前吼個不停;也難怪現在的小學生,生活秩序混亂,一旦沒有大人的安排,自己就不知道怎麼規劃時間。原來,這跟學齡前我們幫太多,有很大的關係。以下五件事,可培養孩子有效提升自理能力:
1.日常生活的自理,提早養成好習慣
我們經常希望爸媽在孩子0~5歲時,逐漸的訓練孩子「飲食的獨立」、「如廁的獨立」、「盥洗的獨立」等日常生活的自理,提早養成這些獨立的習慣,自信心及成就感相對較高,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處理新的學習。
2.從人際互動,培養分享、輪流、等待的社交技巧
我常鼓勵爸爸媽媽,如果可以,早一點幫孩子找玩伴,因為這樣就可以早點發展社交的能力,練會與其他孩子在團體裡的分享、輪流、等待。平常可多帶孩子從事一些社交活動,如「跟著媽媽逛街買菜」、「參加親友聚會」、「參加社區遊戲團體」、「經常有親子活動」,「參加親子課程或遊戲課程」,自然而然就會學習如何與周遭的人群互動、應對進退,將來上學的適應力相對也會比較好。
3.培養專注力,融入團體也更聽得進去
從小培養孩子安靜持續的玩一些遊戲的專注力,如黏土、拼圖、積木、角色扮演、聽故事等,根據觀察,這群孩子進入校園的配合度相對就會比較好。很多孩子玩玩具沒定性也沒耐心,如果是0~2歲的孩子,受到天生氣質的影響會比較大,就是不肯乖乖坐好玩遊戲,倒也無所謂;但隨年齡的增加,2、3歲以後,靜態遊戲的專注力可要陸續發展起來,否則到了大團體可能專注力更分散,很容易變成團體中的游離者,孩子會變成要老師大量的下指令才能回來的人物。
4.觀察及培養動態遊戲的能力
經常有一些爸媽帶著安靜的孩子來評估,問我在團體中總是安安靜靜的觀察,想玩又不知道怎麼進入團體。在我評估過後,我經常發現這類孩子,玩動態遊戲的能力不太夠,如玩球反應、平衡感、折返跑、肌耐力、姿勢協調、感覺統合等,這群孩子通常跟不上或技巧不夠,不是選擇不玩動態類的遊戲,就是站在旁邊看,也是學齡前孩子常發生的狀況。
5.觀察及培養主動語言表達力
2歲以後,孩子會經歷語言文法的爆炸期,表達與理解能力會快速的提升,在家裡與在學校團體最大的不同,在於學校需要「主動式的社交語言」!而不是被動的仿說及表達。孩子有什麼需求,或想要玩什麼遊戲,遇到什麼困難,甚至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執,都要有主動表達的能力。
所以,在教養上我們不得不提醒現在家庭,當孩子有需求時,千萬不要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父母就立馬給回饋,問問孩子為什麼,多訓練孩子利用語言表達情緒、感覺、想法等,一定會讓他的學校生活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