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遇到此廟都繞道而走,專家無法解釋,3個學生道出玄機!

該建築是一座城隍廟,它位於陝西省寧陝縣城以北5公裡,建於長安省的沙洲之上。它建於乾隆50年(1786年),距今200多年。由於甯陝縣是洪水高發區,年平均降水量達到900毫米,這200多年裡城隍廟經歷了幾千次洪水襲擊,但怪的是,每次洪水到了這裡竟然自動分成兩路,完美的避開了城隍廟,讓人稱奇。

關於其中原因,當地盛傳一個“金鴨浮舟”的傳說,“城隍廟一般都建在城市中心,而寧陝縣的城隍廟則建於城外,因為這裡風水好,城隍廟下有一隻金鴨子,每當遇到洪水時,金鴨子就會托著城隍廟隨洪水一起升高,因此城隍廟淹不了、沖不毀”。

當然傳說終究是不科學的,一直以來,各路專家多次對城隍廟進行研究,但始終無法解開謎團。直到2006年,3名學生通過現場勘測和閱讀大量水文資料,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原來,在城隍廟附近有10多塊形似“犀牛”的巨石,它們歷經無數次洪水位置卻從未挪動過,像生了根一樣,幾名中學生得出結論:這些巨石群,類似於我國古代水利傑作都江堰的“魚嘴分水堤”,在分洪導流,保護城隍廟。

由於巨石群的分水作用,四分之三的水量進入西河道,由於離心力作用,西河道水面形成西高東低的傾斜面,水流量越大,流速越急,傾斜越顯著。當發生洪水時,巨大離心力造成水面西高東低,給人們留下城隍廟從水面上升了一段高度的視覺錯覺。

因此,城隍廟“金鴨浮舟”現象是激流經過彎道時產生的離心力造成的。200多年前,古人就能夠洞悉其中規律,著實讓人佩服;而專家們尚且無法解開謎團,幾個中學生卻向世人展示了其中原因,真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