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打人不解決,警惕孩子走向敵意性攻擊
前兩周我去朋友家做客,剛好遇到朋友請了幾個其他的家長和孩子一起聚會,家裡孩子一多就熱鬧,但期間無意間聽到的一句話,卻讓我覺得相當心酸。
這句話來自寬寬的一位女同學,因為她的父母和寬寬父母也是朋友,所以她的父母對寬寬也是比較熟悉的,席間不知道他們一家人談了什麼,小女孩突然對自己的媽媽說:“在學校,沒人喜歡和他玩兒,大家也挺討厭他的,因為他總打人。”
小女孩在說這話的時候,寬寬就在旁邊。他的父母不在身邊,那個小女孩的媽媽立刻制止了她,尷尬地沖我笑了笑。
聽到小女孩的話之後,我擔心地看向寬寬,即使是世故的大人,遇到當面被吐槽的場面也會覺得尷尬,更別提一個6歲的孩子,但出乎意料的是,寬寬很平靜地站在那兒,他的表情裡的確透露著失落,但好像又裝出一副與年齡不相符的不在乎,站了幾秒之後就轉身跑開了。
寬寬的失落、不在乎、轉身離開都讓我更加心酸,我想任何家長都很難接受被自己捧在手心的孩子身處在這種水深火熱的社交環境中,被同學孤立,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種什麼樣的打擊啊。
但寬寬在動手打人這件事上還真不是個意外事故。
◆ 寬寬在十幾個月的時候開始出現打人行為,但因為當時還小,所以寬寬爸媽也都沒當回事兒,以為長大了自然會變好;
◆ 到2歲左右的時候,每次家裡人說話語氣稍重或讓他不順心了,他也開始打人,當時家裡以為他正處在Terrible 2這個階段,也沒有過多干預;
◆ 3歲左右,進入幼兒園,寬寬開始和小朋友搶東西,搶不過就打,寬爸寬媽覺得,可能搶玩具是所有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的問題,而且寬寬的其他各項能力發展的都不錯,於是一家人也總是不輕不重地說說就完了,完美地錯過了糾正的最後黃金時期;
◆ 到四五歲的時候,寬寬愛打人的毛病越來越明顯,真的是到了一言不合就打人的階段,為此寬爸寬媽沒少被幼兒園老師約談,每次約談後他們對寬寬都是威逼利誘,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 這個一直沒有被解決的問題,就這樣成為了寬寬上學以後全面社交障礙的導火索。這時候要去糾正的,已經遠不止打人這個行為了。而且最可怕的是,孩子之間的這些事情,很多時候家長都知道得很晚。要不是我那天無意間聽到,我的朋友可能一直會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的孩子與朋友們都是和諧相處的……
孩子愛打人的習慣並不是一天養成的,而且這個壞習慣已經可以在童年引發緊張的人際關系,甚至是嚴重的社交障礙。但事實上,打人只屬於兒童攻擊性行為的一種,其他可以引發兒童社交障礙的攻擊性行為還包括言語攻擊(如辱罵、嘲笑、大聲喊叫、給他人起外號等)和關系攻擊(如挑撥離間、背後說別人壞話等)。這些攻擊性行為如果不能在早期及時被遏制,將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
心理學家韋斯特曾進行了長達14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歲就被確認為有攻擊性行為,而且兒童的攻擊性水平越高,今後的犯罪可能性越大。另一項研究發現,不論男女,如果10歲左右愛發脾氣,長大後多數都與同事關系緊張。
可見,攻擊性並不是某個年齡段特有的表現,它是可以持續的,童年時期的攻擊性行為是今後各種行為問題的先兆。
01
是不是所有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都需要被制止?
不一定。
許多研究表明攻擊性行為隨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在攻擊性行為的類型上,年幼兒童表現出更多的工具性攻擊,年長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攻擊。
工具性攻擊是兒童為了爭奪物體、領土或權力而發生的沖突,孩子只是努力想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或者是保護那些他們認為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他們的目的不是傷害別人,但結果卻可能造成了傷害。比如幼兒園裡,一個小朋友去搶奪另一個小朋友的玩具,他的目的只是把玩具拿到手,攻擊只是拿到玩具的手段而已。
敵意性攻擊的目的則是傷害他人,當孩子使用敵意性攻擊,看到別人身體或心理受到了傷害,他們會感到滿足,這是一種有目的的攻擊。比如,在幼兒園裡一個小朋友去攻擊另一個小朋友,目的是為了讓這個孩子哭,有可能是他認為自己此前被欺負了。
所以如果一個1歲的寶寶喜歡打人,家長完全不用如臨大敵,但如果到了3歲左右或3歲以上寶寶還熱衷於頻繁打架,家長就需要有足夠的重視。據統計,3歲時愛打架的寶寶,5歲時仍然愛打架;6~10歲時攻擊性強的孩子,10~14歲時打架、戲弄別人、與同伴爭斗的傾向性都會更明顯。
可見,如果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家長依然以孩子小、沒惡意為由不為孩子立規矩,及時制止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那麼在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如寬寬),這種攻擊性行為會愈演愈烈,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社交生活。
02
家長如何做,才能有效減少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呢?
>>>>
首先,要探究寶寶打人的原因,消除根源
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批評。一般情況下,3歲或以上年紀寶寶的攻擊性行為,幾乎都帶著明顯意圖,不管是因為搶奪玩具,還是惡意的攻擊他人。但也還是建議家長最好提前問一下寶寶:“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多,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暴力的方法呢?”得到寶寶的回復後再進行判斷也不遲。
>>>>
第二、進行移情訓練,培養親社會行為
科學家發現,很多習慣霸凌甚至少年犯罪的孩子,他們對他人情緒的識別能力特別差。被他們欺負的孩子已經很痛苦了,他們卻感知不到,或者無所謂。這就是從小欠缺了最基礎的移情教育。要從小在生活中讓孩子理解,做了不好的事情周圍的人會痛、會生氣、會難過、會失望,家長們就要把這些情緒表達出來。還可以去買一些情緒卡片,帶著孩子一起觀察,難過失望的人究竟是什麼樣的表情。然後激發孩子的同理心,理解對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這裡有一個非常管用的妙招,就是運用角色扮演游戲訓練寶寶的情緒情感的反應能力。比如讓孩子扮演被欺負的小朋友,或者膽小的小動物,在這個過程中,能很好地教會他們換位思考。
>>>>
第三、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樹立榜樣示范
身教大於言傳,雖然是一句老話,但是在攻擊性行為這件事情上是說一百遍都不為過的真理。家長之間要互敬互愛,不要為一點小事而發生激烈的沖突,尤其當著寶寶面時,即使有矛盾,也不要互相攻擊、指責,更不要動手。
同時,要杜絕“絕對權威型父母”和“棍棒出孝子”的教養方式,提供遠離暴力影視作品的家庭環境。
>>>>
第四、進行人際沖突解決策略的教育,引導寶寶正確避免沖突
當寶寶因為人際關系矛盾出現攻擊性行為時,家長和老師可以教給寶寶建立友好人際關系的策略。比如,教會他們應該如何道歉、如何表示關心、如何分享、如何融入群體、如何躲避攻擊,每次不用多,教一個話術、一個方法,讓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先使用起來,然後再投射到真實環境中。這些幫助都是孩子非常需要的
>>>>
五、發現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時,做到以下幾點進行矯正
1.馬上干預制止攻擊性行為。
在發現寶寶攻擊性行為時,要及時告訴寶寶“不可以”。
2.進行行為指導,引導合理宣洩情緒。
在對寶寶進行批評教育的同時,要引導他們選擇合理的方式宣洩情緒。比如傾訴,運動排壓、吶喊等;或者可以將情緒宣洩到那些無生命價值、安全無公害的物品上,如棉被、沙袋等;也可以轉移注意力,讓寶寶投入到感興趣的游戲中,在游戲中淡化兒童的攻擊性情緒。
3.不要隨意貼標簽
孩子的行為都是對家庭教育的反饋,當孩子頻繁出現敵意性攻擊行為時,家長不要盲目地貼標簽 “你總打人,是壞孩子”“你這麼專橫,以後沒有小朋友喜歡和你玩兒”等,殊不知,這些標簽會強化孩子對自己的認知,甚至影響到他的人格發展。
關於“打人”這件事,如果孩子確實已經出現了習慣性的攻擊性行為,家長們除了要言傳身教正確引導,我還想借用一位美國兒童咨詢師的話“最需要愛的孩子,往往會用最不可愛的方式來討要愛”。給家長們提一個小小的建議,多向孩子表達愛,多付出一些時間用於親子陪伴,這會是解決所有教育問題最核心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