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就要「死記硬背」,教書50年特級教師的忠告

語文就要「死記硬背」,教書50年特級教師的忠告

我多年擔任高考閱卷組組長,深知語文教育的問題所在。我們中心的5個閱卷組負責人,總要把卷子做一遍,結果幾乎沒有一道題的答案完全相同。有一次,我們的答案竟奇跡般地一致,但打開標准答案一看,居然全錯了…… 連我們都做不對,怎麼要求學生呢?

語文就要「死記硬背」,教書50年特級教師的忠告

(黃玉峰)

高考語文,甚至連作文都要有統一的標准。有一年考試,題目是對冰心的一首小詩寫評論:

“牆角的花,當你孤芳自賞的時候,世界就變小了。”

出題人的目的是要同學們批判孤芳自賞,可是有同學偏偏贊美孤芳自賞,說這種潔身自好的精神,總比同流合污好。這種文章要一律判作不及格,我就不同意,我認為這個學生說得有道理,為什麼所有的人都只能有一樣的價值觀呢?

因為我是閱卷組組長嘛,於是我就一看到這樣的作文被判作不及格,就敲一個“駁回”章,見到一份駁回一份!

要求老師重新判分。

這可是高考啊,一分之差可能就會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啊!所以,我很珍惜我手中的這個可以駁回的權力,能多救一個孩子,就多救一個!

孩子自己“死記硬背”

好過老師大講特講 

在我看來,語文學習的本質,是扎扎實實地積累,真真切切地體悟,開開心心地面對,舒舒展展地表達,而不是跟著標准答案走。很多時候,孩子自己去背誦和理解的效果,比老師在那邊大講特講要更好。

就像語文的第一個難關就是“識字”,要熟練會寫的話,還是需要抄幾遍的。所以,我是認可要背誦的。該背的就得背,小學你不背,難道等長大了記憶力衰退了再背嗎?

學語文是要下點功夫的,要記點東西,背點東西,特別是詩歌、好的文章等等,更應該從小就背起來,因為節奏感在裡面。

寫文章好的人,懂得什麼樣的語言讀起來舒服,怎樣寫可以把其中的音樂感、節奏感把控好,同時,道理也能夠講清楚。

平時大量的閱讀、大量的記憶非常重要,許多讀到的內容,借過來借過去,就活了呀!東西越多越活,當你寫文章用詞的時候,這些東西自己就會跳出來了,蘇東坡講“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你腹中沒有東西,臨時去想怎麼能想得出來呢?

現在很多老師上課講很多,不斷提問、搞很多活動,看上去氣氛很熱烈,其實可能只是提了一些很沒有意義的,甚至幼稚的問題,比如:“這裡換個詞可不可以啊?”“這句話沒有可不可以啊?”

其實,有什麼不可以啊?!你如果問作者本人,他的回答也可能和老師的答案不一樣。所以說,好老師的點撥不是“話多”,而是在根本問題上進行點撥,或者引導你喜歡語文,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語文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你會背書就說你是“死記硬背”,大家群起反對。這樣的人根本不懂得怎麼樣學語文。我們古人基本上都不講解,等學生讀到了,自己體會,老師只是稍微點撥一下。

“知識點”學習是語文學習中一個很大的問題,許多強加進來的一定要考的知識點,對語文沒用處。不是說不注重考試成績,但千萬不要因為在這些“標准答案”上浪費過多時間,而錯過了閱讀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好的篇章、好的詞語、好的節奏。

現在孩子的學習負擔大,節奏也快,大家不重視背誦了,學習很容易“浮在表面”。但是大腦開發是記憶力先開發,孩子小的時候就是要把基礎打牢,看起來花了很多時間,節奏比較慢,這個“慢”才是真的“快”,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嘛。

現在小孩子有許多功課要做,其實有些功課不做不要緊,不學也不要緊。數學家蘇步青,他就反對現在數學學得太早、太深、太怪,蘇老說:

“現在小孩子不背書不讀書,做這些刁鑽古怪的數學題,搞來搞去都搞不清楚,多浪費時間呀,其實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很容易就搞清楚了呀!”

現在小學就學奧數,就像人人都被趕到運動場上去參加奧運跑步,人人都不願落後,你追我趕。但是總有人在前總有人在後,其實運動員將來生病的也很多,結果是跑到後面受傷,跑到第一名的將來也受傷,所以,家長就不如擺正心態,慢慢地走,落後就落後,因為跑得快反而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語文就要「死記硬背」,教書50年特級教師的忠告

記憶力和創造力從不矛盾

很多人說,這麼強調記憶,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嗎?我認為,二者是沒有矛盾的,創造力是怎麼來的呢?因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後才會有創造。

寫文章也是“創造”,本來沒有這篇文章,你怎麼創造出來?因為看得多,記得多,詞語掌握多了才寫得出來,誰創造得好就是因為他積累得多。所以文學就是這麼回事。

首先,是積累、吸收;然後,在自己腦子裡編程;最後,才是吐出來表達。就像生孩子一樣,沒有懷孕怎麼生孩子?一定要先接受東西,才有可能生出來東西。

學一篇文章的時候,先記住它,干嘛要去分析“這篇文章哪句詞語好不好”呢?干嘛要成天考慮“我記得多了到底對不對”呢?

猶太人有句話,和我們中國的學習方法很像,他說小時候應該學會一種“生吞之功”,就是你要會生吞活剝,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東西吃多了以後他自己學會消化。

胡適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9歲的時候特別喜歡一句話:人心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我就是覺得好玩,並不是很懂。到了60歲,我還是喜歡這句話,這時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

9歲的胡適真的不理解嗎?不是的,如果不理解,不可能喜歡。其實9歲的孩子有他的理解,60歲也有他的理解,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很多東西小時候解釋再多,也理解不了,長大了,閱歷到了,自然就懂了。

所以“生吞活剝”沒關系,吞下去了,葡萄糖夠了,脂肪有了,維生素也有了。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這裡面有沒有葡萄糖,有沒有維生素,卻沒有吃東西。你說十年下來,你會瘦成什麼樣?

當然,也不是說什麼書都值得看、值得吞,一定要學會區分,有所取舍。

有些文章有點文采,但內容並不太好。像《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裡面有很血腥的、“彈體上沾滿腦漿”這樣的描述,我就不喜歡;有人請我寫字送給他,這我願意,但讓我寫岳飛的《滿江紅》,我不寫。為什麼?“吃胡虜肉,喝匈奴血”,何等殘暴?

包括魯迅文章,哪些可以看,哪些不可以看?魯迅的許多文章都在罵人,滿身的戾氣。因為他從小被人欺負,他爺爺被抓起來後家道沒落,所以他的怨氣很重,這就是不值得學習的,但是像《三味書屋》這樣比較溫馨的是可以看看的。

語文就要「死記硬背」,教書50年特級教師的忠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寫的一切曾激發許多孩子的遐想與好奇)

我不希望我的學生去看這些血腥的、殘暴、怨氣重的東西。這麼多年來,我們付出的代價已經太大。所以,我們要給到孩子一種平和之氣,要喜氣洋洋,要開開心心,要給孩子從小就哺育溫柔敦厚、善良智慧的東西。

學古典文化

從識字開始追根溯源

說到學古文,這也是很多學生的痛點。因為我們現在學的都是簡化字,只能用簡化字去學習古詩文。但如果孩子在識字的時候,知道這個簡化字是怎麼來的,文言文就更容易看懂了。

中國字是有活力的,它的生命力特別強。每個字都有它的源頭,知道了它的發展脈絡,就如同從一個人一出生就認識他一樣,不管他打扮成什麼樣子,我們都能認出他來。

比如:“正大光明”的“正”字,下面就是一個“止”(邁步走的意思),上面一橫,這樣拼在一起,表示對著正確的方向走,不偏不倚就是正,也是走路走得很直的意思。

再比如“原”,“原野”的“原”沒有三點水,三點水是“源頭”的“源”,但是在古文裡面根本就不出現三點水的“源”,這個“原”本來就是“源頭”的意思,因為“原”字在造字的時候,它的本意就是一個山崖下邊的泉水,他何必要三點呢?後來由於被“原野”這樣的詞借用了,所以它就要再造一個帶三點水的字出來。

所以識字其實很重要,推薦可以看看《說文解字》,一個字一個字追根溯源地學,看起來很慢,其實對字的來源弄清楚後,你看再多的典籍、文章都相對容易得多,錯別字也不會來了,將來寫東西也會很有底氣。

現在社會上很流行“國學”教育,很多都魚龍混雜、甚至有些是帶有一定欺騙性的,但我的觀點是——有總比沒有好,讓大家都能形成一股學習古典文化的風氣,也是好事,我們姑且把它當作一種“多元”來看待吧。

中國的古典文化,包括詩歌,是一種貴族文化,如果我們沒有形成學習的風氣,把這些真正有文采的、貴族氣質的東西拋棄了,那麼我們的中國文化也就完了。

現在我們去學習、去模仿西方先進的教育,但也不能忘記,中國古代基礎教育有它的長處,它不是隨隨便便哪一個人發明的,它是一兩千年來這麼多人積累的學習方法。

不要以為現代才有科學,古代的科舉就一無是處。古代社會也是需要管理人才的,管理人才也是需要有科學知識的,科舉考試不是考你《詩經》怎麼背,而是要考你的表達,考你對待事情如何處理。比如會考到“雲南省的一條河怎麼治理”,如果沒有這樣的地理知識,不知道這條河,或者沒有工程方面的知識,怎麼考得出來?

所以,我想再次強調“背誦”,記憶力是任何能力的基礎,失去記憶力的人,比如像老年痴呆症,可以想象他其他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了。

語文就要「死記硬背」,教書50年特級教師的忠告

寫好作文

要獨立思考更要積累感情

其實孩子“吞下去”這麼多,也是為了“吐出來”,也就是寫出好作文。

很多家長發愁,孩子寫作沒創意,其實關鍵在於,我們總是讓孩子按照套路寫作文,現在就算寫好了,長大後就肯定也不會寫。因為他的思維被放進了框裡,被鎖鏈鎖住了。

記憶是一個基礎,但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記憶力,我們要吸收記憶的是經典和值得記憶的東西,而不是記憶一些條條框框套路性的東西。

創造力是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關鍵是我們不可以阻礙、壓抑孩子的思考。

總結來說,寫好文章,下面的四點很重要:

1、獨立思考。

好文章要有一種突破的思想,怎樣突破呢?別人的思想你看得多了可以比較。孔子講得好,孟子講得有點矛盾,莊子講得有點道理,後來一看三者都有道理,在不同的層面上理解都有道理。

那麼,你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看世界的觀點就是你的創新。所以,在看文章的時候,就要思考一下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比如,用筆劃一下司馬遷的《屈原列傳》的“事實”和“觀點”,三分之二是“觀點”,“事實”只有三分之一都不到,這點事實還都值得推敲,那麼我就知道司馬遷寫這篇文章是帶著情緒的,他需要借助屈原來發自己的牢騷。

因此,他寫的很多“事實”也不見得是“事實”,不能因為司馬遷了不起就覺得他說什麼都是對的。

這種東西看多了以後,就懂得如何把“事實”與“觀點”分開。自己在表達時也會考慮——哪裡該寫事實,哪裡該描寫,如何來擺事實講道理。

2、積累。

還有,你積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語言越豐富,你的表達就越好。

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多讀書,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鑑別能力。

孩子沒讀幾篇文章我們就給他一個題目,要他創造,即便是創造出來,也是很浮在表面的東西。

3、不要怕孩子犯錯。

孩子的思考能力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快不得。

我在20幾年前,曾經發表過一篇《小小孩子不益作文》。就是說,寫文章要生活化,可是小孩子肚子裡沒有東西,你一定要他去表達,他就只能說假話,這就不是真正的寫作。

在以前的年代,寫文章是要有“開筆禮”的,用一個儀式來告訴孩子:你現在讀書讀得很多了,你可以寫文章了。而且是先從小對聯寫起:三個字一對,兩個字一對的寫。

我們一方面要讓孩子具備這種大量吸收的能力,另一方面不能阻攔孩子的獨立思考,不要動不動就說孩子錯了,特別是語文、文學方面沒有簡單的對與錯。要將吸收記憶與獨立思考兩者融合起來,孩子自然就會慢慢創造自己的文字了。

4、學會觀察,學會感動。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書讀得多了,路走得多了,見多自然識廣。但是旅行也要講求點方法,要讓孩子學會觀察,尤其是學會感動非常重要。

我們培養孩子除了知識方面的積累,還有感情方面的積累。因為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他的感情是豐富的,一個沒受過教育的人,感情往往單薄。

那麼,我們要讓人的感情豐富起來,就要在生活、旅行中積累起來。

我帶學生們到河姆渡去,看到一些赤膊男女在太陽底下勞作,他們的平均壽命不過是20幾歲,他們辛辛苦苦就是為了活下來,然後傳宗接代。你就可以想象到——如果沒有這些人一代代的艱苦,哪會有我們今天的生活?你對他們就有一種崇敬感。而不是簡單地一看了之,甚至還在心裡嘲笑:他們古代人怎麼這樣,連褲子也不穿……

你要培養孩子注意觀察,同時還要感謝別人:你到了一個非常干淨的地方,就馬上要想到感謝打掃的人。不要感情很淡薄,覺得我反正是付了錢的,這是我應得的享受。

孩子理解能力還不夠

一定要“以量取勝”

那我自己是怎麼教語文的呢?最常使用的做法,就是“以量取勝”。

比如,我上《詩經》中的《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一開始讓學生聽鄧麗君的《在水一方》,聽了幾句之後,我開始講,把這首詩帶到情境裡面去,讓大家能夠沉醉進去。因為這首詩在講人的追求,可能追求不到我也要追求。要有種欲望,有一種追求的力量。文中反反復復出現一個秋天的蒼茫景象,一種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及的情景下的追求。

語文就要「死記硬背」,教書50年特級教師的忠告

但這是一種情感的理解,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講清楚,情感則不是通過語言就能讓學生理解的。那麼當這種詞句在音樂裡面循環往復的時候,我就拿另外一篇詩經裡的《將仲子》對照著教:

“將仲子兮,無逾我裡,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

這裡面講的是人言可畏。

把兩篇一對比,就問學生,我在講關於追求的思索,為什麼要引這樣的一篇文章呢?讓同學們來思考。

《將仲子》是講:小二哥,你不要翻我的牆,你不要把我家裡的樹弄壞了,並不是我吝嗇這棵樹,是因為我怕父母知道。因為你是我愛的人,但是父母的話我要聽的,兄弟的話我也要聽的,人家的話我也要聽的,人言可畏啊!

孩子們仔細一想,就發現,哦,原來我是想說: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追求,但是追求的一定要‘發乎情,止乎禮’,要有規范。並不是想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