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我不建議老師、家長為孩子擋住所有困難挫折……

 讀

我不建議老師、家長,每天花大力氣去死摳那些具體的知識是否記憶准確,而忽視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隱含的那些可貴的“思考”,和對問題與任務本身的“好奇心”。只有“思考”“思考力”才是學習的關鍵所在。

當我們為孩子擋住了所有的困難挫折,也就擋住了孩子生命的多彩體驗,擋住了孩子的未來成就。

李烈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

01

有意義的學習應側重“求”而不是“知”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可以濃縮在一個最簡單卻最意味深長的字上:人。“人”字如何解讀,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必須研究與深思的重要課題。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以從教30余年並縱覽各家學說的經歷,我認為,孩子成長的規律可以濃縮在一個最簡單卻最意味深長的字上:人。

“人”字如何解讀,它所蘊指的涵義又是什麼?應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必須研究與深思的重要課題。

兒童的發展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認知發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左撇;個性社會性發展,也可以稱之為非認知發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右捺。一撇一捺,組合成了一個完整的“人”字。

左撇的認知發展,主要在孩子求學的過程中完成,而學習的關鍵在於使孩子“學會求知”。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每個個體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

然而,每一個孩子所接受的“學習”卻未必相同、等值。因為教是為了不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所以,真正有意義的學習應側重於“學會求知”中的“求”字,而不是“知”。

也就是說,知識的學習只是提供了一個平台、一種手段和一個機會或者過程,它重在通過學習的過程讓孩子學會“求”的方法、激發更深入去“求”的渴望,而不是知識掌握本身。

所以,我們反復強調:好的課堂教學是通過有限的知識學習上升到方法論和價值觀的教學。也因於此,從孩子認知結構與認知過程來看,最核心的就是要培養孩子學會思考。

我不建議老師、家長,每天花大力氣去死摳那些具體的知識是否記憶准確,而忽視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隱含的那些可貴的“思考”和對問題與任務本身的“好奇心”。只有“思考”“思考力”才是學習的關鍵所在。

02

切忌忽視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

右捺的個性社會性發展,主要在孩子的社會化過程中完成,而社會化的關鍵在於學會做“人”——這裡的人指的是“社會人”。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習得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只有在什麼場合下才能做等一系列社會習俗和規則、社會的文明與價值觀,就在這一過程中漸漸滲透到孩子的內心,讓他們蛻變成一個“社會人”。社會化的過程無法在實驗室完成,也無法憑借想象加以實現,社會化的過程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孩子的發展切不可只關注認知,而偏廢或忽視了對孩子與人交往能力的培養。“什麼習慣、禮貌,什麼愛心、孝心,什麼合作、交往,長大了他自然就會了”,這是一種可怕的認識。事實上,凡是表現出行為問題的孩子,都首先表現為社交技能的不足。

如,不會表達情感、需求,直接“起而動之”;不知道如何加入別人的活動中,以破壞的方式試圖引起注意;遇到困難、欺侮時不知道正常的求助手段與程序,直接“出手”或者“大喊大叫”“大發脾氣”;在集體生活中沒有“輪流”“等待”甚至“所有”的概念……

在我看來,教育中把握好這兩點:教孩子學會思考、教孩子學會交往,就基本把住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03

孩子的生命體驗必須是豐富的

人都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疤——疤就是成長的記號。當我們為孩子擋住了所有的困難挫折,也就擋住了孩子生命的多彩體驗,擋住了孩子的未來成就。

從“人”字的結構,我們濃縮出孩子成長的規律。如果循這些規律而行,我們不難想象,孩子的生命體驗必須是豐富多彩的。

無論思考還是交往,都有成敗或者被接納、被拒絕的結果。不同的結果背後是不同的生命體驗,有積極的,如自我認同、自豪、興奮、喜悅和滿足等等;也有消極的,如自我否定、沮喪、憤怒、內疚和自責等等。

除了與結果相關的體驗,還有伴隨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焦躁、焦慮、堅持、堅定、鼓起勇氣再去嘗試和耐心的等待,等等。此外,還有日常生活的平淡、平靜、平和與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等。

每一方面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也是孩子們在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和體驗的生命部分。

每一方面其實還擁有各自不同的價值。積極的生命體驗,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活著”的樂趣,消極的生命體驗,可以告訴我們:嘿,需要注意了,要付出努力或者該轉換方向了。而那些生活中的平淡,恰恰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可能直接影響著結果。

然而,現實生活中常常出現引人嘆惜的現象。其原因多是悖規律而行,剝奪了孩子本該有的豐富多彩的生命體驗。

典型表現一是讓孩子只接受美好的部分,對於負面的部分,溺愛的父母高築“象牙塔”。人都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疤,淘氣也好,不小心也好,都曾受過傷——疤就是成長的記號。某種意義上講,當我們為孩子擋住了所有的困難挫折,也就擋住了孩子生命的多彩體驗,擋住了孩子的未來成就。

典型表現二是認可失敗的存在,但面對消極體驗則無力、無助,從而走向自我放棄甚至自我毀滅。

典型表現三是無論成敗,只喜歡絢爛,忽視了平淡、平凡和平和的力量。

循規律而行,生活本就會豐富多彩;只有珍惜多姿多彩的人生體驗,才有可能使孩子在生病之後、在失落之後更加懂得何謂健康、何謂快樂,也才會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去創造“健康”“快樂”!

04

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實的教育

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實的教育——圍繞孩子真實的生活引出教育問題,讓孩子親歷求知、交往的過程,不是模擬、旁觀,而是身臨其境;之後用自己的話總結、分享,在碰撞和交流中體會生命的真諦、吸納文明的精髓。

一次教學研討會中,一篇課文的內容再一次堅定了我的想法:幫助孩子享有多彩生命體驗,就是在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奠基。

我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有兩個種樹的老人,他們各自種了一片樹林,其中的一位老人天天給樹澆水,而另一位老人則是每天去樹林散步,一兩個月才“關照”一下這些樹。

過了幾年,老人們種的樹都長成了高插青冥的大樹。一天晚上,出現了異常的暴風雨。經過一晚雷雨,空氣格外清新,兩位老人又來到了各自的樹林邊,看見有一片樹林全部倒下,而另一片樹林則像原來一樣站在原地。

倒下的樹林是天天給樹澆水的老人種的,因為天天澆水樹根就不會向下生長,也不會緊緊抓住土地,當然經不起狂風驟雨的搖撼。而一兩個月才被“關照”一下的樹,因為不是天天澆水,所以根就向下不停地生長以至於把土地抓得穩穩的,遇到再大的暴風雨也當作芝麻一樣的小事了。

成長就是這樣。關注過度、包辦過多,就剝奪了孩子的主體體驗權利,就是愛的錯位!孩子的健康發展必須以自我發展能力為基礎,而自我發展能力必須在真實的世界中培養,讓孩子面對真實、體驗真實、擁抱真實。

為此我提出,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實的教育。

首先,真實的教育就是要圍繞著孩子真實的生活引出教育的問題,促進孩子的“思考”和“交往”。

孩子身邊的生活,就有豐富多彩的課題可以研究:天上為什麼有彩虹,宇宙中的失重是怎麼回事,什麼叫地球變暖,汽車分號限行為什麼每天擁堵現象不一……孩子們能夠發現這些問題,生成一個個小問號,也就有了豐富多彩的研究中的思考。

其次,真實的教育就是要讓孩子親歷這些求知的過程、交往的過程,不是模擬、不是旁觀,而是身臨其境。

殘疾人生存狀況調查,小干部競選的參與,到敬老院給老人洗腳,為爺爺奶奶洗頭,去科技館做義工,在社區宣傳環保,為媽媽做個菜……

孩子們親身經歷的這些事,無一不夾雜了他們各自豐富的情感體驗,只有真正做過,個中滋味才會真地湧進心田,才能品出生命的五味雜陳與奇妙之處,也才是真正地引導了孩子們向善、向上。

第三,真實的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們在親歷之後用自己的話來總結、來分享,在碰撞和交流中真正體會生命的真諦、吸納文明的精髓。

只要是自己用心血澆灌出來的成果,不在於幼稚或成熟、零散或嚴謹,也不在於多長多短,我堅信孩子寫下的字字句句都刻在了他的心上,這樣才是有力、有效的教育結果!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