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二胎父母:每個孩子都需要和你單獨相處的時間
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
我常請家長提供自己如何增進兄弟姐妹感情的方式。他們通常有很多好想法,卻很少提到我認為最重要的這點。
因為孩子亟需家長的關注,跟其中一位父母單獨相處,就算只有一小段時間,對孩子都是意義非凡。而且越是調皮搗蛋的孩子就越需要我們。孩子跟我們相處融洽時,表示這個孩子已經感到安全及被接受,因此通常對我們的陪伴、關注與認同沒那麼迫切需要。
但不聽話或興趣跟我們差異很大的孩子,可能會覺得跟我們的連結不夠,更需要額外的時間與關注。
如果覺得跟孩子的興趣沒什麼共通點,例如他很喜歡足球和計算機游戲,而你完全沒興趣,或許讓他自己玩計算機,或要爸爸和他一起玩足球會簡單許多。
但這麼做就會和孩子越離越遠,最好找出彼此能分享的事,或讓孩子帶你進入他感興趣的領域。這麼做是非常值得的,就算你還是沒有興趣,也能跟孩子更親密並增進情感。
如果認為孩子行為有問題,這個方法幫助更大。一起做有趣的事有助親子忘卻負面情緒,並朝正面的親子關系邁進。
有些開始實施與孩子單獨相處的家長反映給我,他們跟孩子的關系提升到了新層次,孩子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跟他們談論生活。他們覺得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孩子,並覺得這太美妙了。最重要的是,得到家長全心關注後,孩子比較不會為此與兄弟姊妹競爭。
不介入紛爭
如果每次孩子吵架你都介入,他們可能已經學到打架能引起你的注意,因為家長的關注對孩子實在很重要,孩子可能會為此更常打架。
而且,當我們成為仲裁者時,孩子就會依賴我們,而不是學會自己解決。而且因為想在我們面前表現出良好形象,他們可能會誇大兄弟姐妹的不當行為甚至說謊。家長介入後,原本的小爭執可能會擴大。
要打破這個模式,必須做兩件事。
一、是在爭吵發生時減少關注;
二、是在孩子冷靜後,幫助他們找出解決方法。
事先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會介入,但有危險時會將他們分開。既然不打算主持公道,就沒必要了解發生的事,那只會是另一種錯誤的關注。
若受不了孩子吵鬧,也許可以聽音樂或離開房間。若是在駕駛途中,則把車停下來直到他們冷靜下來,然後再花一分鐘確認他們真的冷靜了。上車之前就要告訴孩子,如果他們在車上吵鬧,你就無法專心開車,這樣很危險。
孩子爭吵時,當然很需要我們的幫助,但要達到效果,應在所有人冷靜之後進行,而非爭吵的當時。
幫孩子找到自己解決的方法
在所有家庭中,搶著看電視與玩計算機都很正常。孩子的爭吵大多與這些實際的事有關:晚餐時誰可以坐爸爸旁邊?計算機換誰用了?弟弟可以坐哥哥的床嗎?
細究這些爭論可以發現,他們在意的是掌控權、關注、成就感與隱私。你應該想出一個實用的計劃,讓孩子即使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仍滿足了需求及希望,覺得受到尊重而放松。
當所有人冷靜下來後,提出孩子爭執的點,並讓每個孩子輪流說出希望事情如何發展,並問他們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孩子的解決方法通常比家長更有創意!采用孩子的想法時要給予稱贊,表示早就知道他們能想出辦法。這樣一來,他們會更願意遵守新規則。
如果有孩子覺得你偏心,可能需要先糾正他們的想法,孩子可能需先認錯與彌補。要是擔心對話又會引起爭吵,也可跟孩子個別談過。
當然,如果孩子太小,想不出好方法,家長就需要訂出規則。但我常見到孩子比家長以為的更有想法。也可以問問哥哥,怎樣可以幫助他跟妹妹相處得更好,或更喜歡妹妹?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之外。
大家同意後,就像寫家規一樣寫下,並放在所有人看得見的地方。計劃須包含如果有人違反約定會怎樣,這樣事情不如預期時,才有備用計劃。以下是幫助兄弟姊妹和諧相處的例子:
- 每個孩子都能用電腦三十分鐘,時間到時必須讓其他兄弟姊妹使用。不肯離開的話,超出的時間在隔天扣除。可以給孩子定時器,幫助他們掌控時間。
- 個人物品須經同意才可借用。分不清物品是誰的時可以做標記。某個孩子犯規時,幫權利受損的孩子做點小事補償,是不錯的做法。
- 當孩子的朋友來玩時,兄弟姊妹要跟客人一起玩十五分鐘,之後就是邀請人的事了。
孩子的朋友來家裡玩的時候,不要要求所有孩子都要一起陪客人玩。
給予正面關注
我們越注意孩子的某些行為,孩子越可能會故意表現。所以孩子和諧相處時,就算只有幾秒鐘,也要加以稱贊,這樣孩子就越來越不會吵架了。
你可以這麼說:
“你讓妹妹玩你的積木。你好大方!”
“謝謝你幫自己跟弟弟倒牛奶。”
“你都沒有搶弟弟的玩具,我覺得你好棒!”(一有機會就說。別等到一整天都沒搶才說。)
“你撿起弟弟丟在地上的蠟筆,幫了我大忙耶!”
“你們今天上車,都沒吵著要坐哪裡,你們兩個就坐好了!”
如果孩子在車上吵架,你可以說:“你們只吵了一下下,就決定誰要坐哪裡。你們兩個能自己解決真讓我驕傲!”
而如果他們爭論且無法解決問題:“要你們決定誰坐哪裡真的很難,你們肯聽我的話真讓我高興。當時我們得出發了,而那時只能滿足一個人的需求。”
確保每個孩子都受到稱贊。有的孩子在我們稱贊其他孩子時會主動要求稱贊,何不也稱贊他們?反正無傷大雅。
讓孩子說出他們對彼此的想法
當其中一個孩子跑來跟我們抱怨其他人時,我們會很想講大道理,或想了解事情經過並提供解決方法。但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問他們為何跑來告狀。
孩子可能是故意編排兄弟姐妹的不是,或讓自己邀功。例如,弟弟可能會說姐姐偷吃餅干或沒刷牙。這讓我們陷入兩難,如果你去責怪姐姐,女兒可能會非常不滿,認為我們都聯合起來對付她,也會鼓勵弟弟繼續打小報告。
然而,沒有行動又會像是放任女兒的行為,會讓其他孩子也仿效。最好的方式是告訴所有的孩子,監督每個孩子是家長的責任,我們不希望他們打小報告,除非有實時的危險。如果孩子仍繼續打小報告,就重申我們不想聽,因為監督兄弟姐妹不是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