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吃飯?一定是你忽略了這件事!這9大飲食壞習慣最傷脾胃
寶寶不愛吃飯是不是讓你很頭疼?其實這和寶寶的脾胃不和有關係。10個寶寶9個脾胃不和,這說法一點也不誇張,寶寶或多或少都存在脾胃不和的情況,進而影響食慾,影響消化吸收。脾胃不和的調理沒有想像的那麼難,我們請專家傳授一些在家就可以操作的方法,幫寶寶全面調理脾胃不和。
3個月的晨晨吃奶總是吐,大便還有奶瓣;8個月的娜娜輔食不愛吃,體重也長得慢;1歲多的丁丁愛哭愛鬧,精神差,臉色也一點不紅潤;2歲半的琦琦睡覺不踏實,磨牙、眼睛漏縫,還得趴著;3歲多的琳琳愛吃的東西沒幾樣,還總肚子疼、拉肚子;4歲的冬冬能吃能喝,看起來挺壯,卻總感冒……專家說,這些都跟脾胃不和有關係。“脾胃不和”大概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了,到底什麼是脾胃不和呢?
脾胃不和是什麼?
中醫認為,脾和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的消化、吸收,但功能上各有特點。胃主要是接受、消化食物,脾主要負責吸收、輸送營養物質。脾胃不和,即是這種對立統一關係的失調,換種說法就是消化系統紊亂。
寶寶的脾胃功能出生後尚未發育完善,加上後天餵養不當,很容易造成脾胃不和。
寶寶的脾胃情況受遺傳因素、先天體質、發育特點、後天餵養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引起脾胃不和的原因也要綜合分析。但是總的來說,有3方面的主要原因。
●尚未發育成熟。除卻先天遺傳的因素不說,因為這需要由醫生來進行專業的判斷。從寶寶的發育特點來看,寶寶的脾胃功能不是一出生就已經發育成熟的,它們需要隨著寶寶的成長一起慢慢發育,所以消化、吸收的功能都還不夠完善。
●胃腸負擔較重。寶寶處於快速生長期,比成人的生長率要高很多、快很多,對營養素和能量的需求量也特別多。而寶寶自身所具備的物質基礎又很少,所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要靠大量食物的攝入來獲得。因此,寶寶雖然還很嬌嫩但胃腸系統的負擔卻特別重。
●後天餵養不當。綜合以上兩種原因,寶寶本身發育尚不善的腸胃系統,卻要承擔消化吸收很多營養物質的工作,所以只要稍微飲食不當,就容易導致胃腸受損。如餵養不當造成的寶寶飲食過多或不潔,因胃腸疾病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調等,長期如此,就會導致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症狀檢索
我們都知道脾胃不和的寶寶不愛吃飯,又瘦弱。其實,脾胃不和會表現在很多不同的方面。除了吃飯不好,脾胃不和還有哪些症狀表現呢?我們來看一看脾胃不和的最常見表現。
●看吃飯:食慾不振,挑食、厭食,吃得少或食量減少,體形偏瘦。
●看消化:吃完了不消化,容易打嗝、腹脹、腹痛,嘔吐物或者大便有奶瓣兒或者未消化的食物,且氣味難聞。大便乾燥或者不成形。容易積食上火。
●看舌苔:正常寶寶的舌質應該淡紅、舌苔薄白。而舌苔白膩、白厚、微黃、黃膩、薄少,或者地圖舌或者口氣重,都可能是脾胃不和。
●看睡眠:睡覺不踏實,愛趴著壓著肚子睡覺,或者磨牙,眼睛露縫兒。
●看體質:因為脾胃不和導致營養吸收不好,所以長期如此,抵抗力下降愛生病,容易反復感冒。
●看皮膚:皮膚粗糙、乾燥、黯淡、有色素沉著甚至出現斑丘疹,慢性濕疹。每個寶寶都會脾胃不和
常常被忽略的脾胃不和
你可能覺得:寶寶能吃是福!
很多父母總認為寶寶能吃才好,認為吃得多才有營養,卻忽略了寶寶的身體能不能承受那麼多。比如當他吃得太多或者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後,就容易積食,甚至影響了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以後還會出現挑食、厭食等情況。所以,能吃的寶寶也會脾胃不和。如果寶寶不想吃了,千萬不要硬塞給寶寶吃。甚至有些父母會因為擔心寶寶營養欠缺,而“威逼利誘”地讓寶寶把“營養”吃進去,這樣反而對寶寶的脾胃不好。像老話常說的“七分飽”才是最好的。更不要追著趕著餵飯,如果寶寶餓了,自然會吃。
你可能覺得:胖寶寶的脾胃肯定沒問題!
有一些胖胖的寶寶平時食慾也很好,看起來壯壯的,但是也總愛生病,比如反復感冒,其實也有可能是脾胃不和。比如寶寶吃飯的量總是超過身體能承受的量,會營養過剩,造成虛胖,還會損傷脾胃的吸收、運化功能。若是再不給脾胃休息恢復的時間,長期脾胃失調,抵抗力也會隨之降低。而且吃得過多,體內積有內熱,再受點風寒,就生病了。胖不一定代表身體好,寶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加以節制,反倒會給脾胃造成負擔與損害。
你知道嗎?打罵寶寶也會讓寶寶脾胃不和!
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如果突然受到不良的刺激,也容易傷脾。比如寶寶突然受到驚嚇或打罵,或者是環境突變引起的焦慮等,都會有可能造成寶寶脾胃功能失調。所以,除了餵養,對寶寶的關愛也很重要!
這些都是“脾胃不和”,對號入座吧!
有的寶寶脾胃不和會大便乾燥,而有的卻表現為大便不成形、愛拉肚子,但這些都是脾胃不和。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寶寶,脾胃不和的表現也不盡相同。寶寶有以下這些表現嗎?請對號入座吧!
- 腹脹、打嗝、肚子疼
寶寶的脾胃嬌嫩,吃多了或者吃雜了,都會引起消化不良,比如容易腹脹、打嗝,或者總愛肚子疼。所以一定要根據寶寶的體質控制寶寶的進食量,可以適當每餐少吃一些,觀察寶寶的反應情況。尤其是對喜歡吃厚重味道食物的寶寶,如鹽味濃、調料多的大魚大肉等,需要控制量,用清淡的食物代替。還可以通過給寶寶按摩腹部,來促進寶寶消化。可以諮詢醫生是否需要給寶寶服用一些助消化的藥物,如山楂丸等。
- 總是積食上火
如果寶寶總愛積食上火,就該考慮寶寶是脾胃不和了。脾胃不和容易出現消化障礙,飲食內停,積化而生熱。容易積食的寶寶除了應該注意少食多餐、飲食均衡之外,還應該注意平時多帶寶寶進行運動。
- 趴著睡覺、磨牙
有些寶寶喜歡趴著睡,趴著會睡得更安穩。僅僅愛趴著睡不一定是脾胃不和,如果還有睡覺磨牙、眼睛露縫兒,那麼就是脾胃不和的表現了。因為脾主肌肉,脾胃不和引起的肌肉鬆弛、緊張失度,就會讓寶寶有這些睡覺表現了。
- 反反復復起濕疹
雖說脾胃不和不會肯定出現濕疹,但是患濕疹的寶寶多半脾胃不和。運化不良導致水濕浸淫,出現濕疹。濕疹寶寶應當平時注意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燒烤以及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濕疹寶寶配合調理脾胃不和一起治療,往往治療濕疹的效果會更好。
- 吐奶、大便有奶瓣兒
有人認為,寶寶吃輔食以後才出現脾胃不和,其實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小寶寶也會脾胃不和,比如總是吐奶、嘔吐物或者拉的大便中有奶瓣兒或者不消化的食物等。寶寶還小,臟腑嬌嫩,要注意讓寶寶少食多餐,每次不要吃太多,讓寶寶的腸胃慢慢消化吸收。
- 不愛吃飯、食慾差
寶寶的食慾比較差,吃什麼都不愛吃,每次吃得也很少,特別瘦小,這些都是脾胃不和的最常見表現。很多寶寶有挑食、偏食的習慣,飲食缺乏全面的營養均衡,身體沒有得到實在的滋養,所以會造成脾胃虛。這樣的寶寶平時更應該限制零食,不吃生冷的食物,少吃甜食。但是不能單純因為寶寶不愛吃東西就判斷寶寶是脾胃不和。如果是以前愛吃,後來不愛吃了,才有可能是脾胃不和。需要綜合多方面原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不愛動、精神差
因為脾胃不和的寶寶,營養吸收不好,身體缺乏能量,就會懶得動,精力不足,特別容易累。這些寶寶多半脾氣急、愛哭鬧。這也都和脾胃不和有關係。
- 大便乾、手腳心熱
脾胃不和的寶寶多半內熱比較盛,會出現大便乾、手腳心熱等症狀。在調整寶寶的飲食盡量均衡的前提下,可以多給寶寶吃蔬菜水果,適度多補水,並鼓勵寶寶多多進行戶外活動。
- 胖胖的、總感冒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能運轉食物中的營養消化,如果脾功能弱,會造成身體的運化功能失常,造成脂肪積存在體內,形成肥胖,其實是虛胖,同時會造成身體的抗病能力低下。平時注意飲食均衡,不吃過飽,少吃高熱量、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多進行戶外活動。
- 眼袋、黑眼圈
眼下位置為胃經巡行的起點,此處的顏色改變多與脾胃不和相關。而且脾胃不和的寶寶也經常會臉色不好,如面色發黃,眼睛有藍斑,鼻翼兩側、口唇周圍發青,頭髮直立或者打綹,像麥穗。這類寶寶應當注意不要睡得太晚。
- 拉肚子、大便不成形
有些寶寶吃什麼都特別愛拉肚子,便便也總是稀稀的、不成形,還有的寶寶吃完就要拉,這些也是脾胃不和的一種表現。如果寶寶的脾胃功能長期失和,或者先天脾胃虛弱就會出現大便不成形的現象,中醫叫做作“便溏”。這類寶寶可以通過飲食均衡和讓寶寶少食多餐的方式進行調整。
- 睡著了愛出汗
夜間出汗,尤其是剛睡著的時候,大多數寶寶都會出汗,只要汗出得不多就是正常的,如果出汗很多,枕巾甚至衣服濕了,那就是不正常了。這多與脾腎不足有關,其中脾胃不和也是一個方面的原因。睡前少吃或不吃食物,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調理“脾胃不和”,從飲食開始!
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是從源頭上調理脾胃的關鍵。父母盲目地追求高營養,反倒造成寶寶營養過剩。另外,還要注意飲食均衡,適合寶寶年齡和自身體質的才是最好的食物。看看以下這些餵養的好習慣和壞習慣,自我檢查一下吧,不要因為我們的“無心之失”引起寶寶的脾胃不和。
添加輔食初期是呵護脾胃的關鍵期
寶寶的脾胃功能是逐步發育健全的,如果急於求成,一開始就給寶寶吃輔食的種類過於雜,數量過於大,寶寶不消化,腸胃負擔過重,反而會引起脾胃不和,就可能出現日後不愛吃輔食的狀況。而一旦出現了胃口不佳、便秘、舌苔較厚等症狀,可能就是脾胃不和了。
這樣加輔食對脾胃更好:
● 仍然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此時不要喧賓奪主。
● 對於腸胃功能還不成熟的寶寶,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不要花樣翻新,而應遵循由少到多的遞增原則。
● 種類不要太雜。最好先從易消化的米粉、水果泥、蔬菜泥開始,每次限量引入一種輔食,實時觀察寶寶對於這種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情況,並及時調整。
要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輔食及製作方法,觀察寶寶的大便情況及時做調整。切忌一次給寶寶吃的量太多或一天給寶寶加餐的次數太頻繁。
健脾胃的5大飲食好習慣
1 定時定點吃飯。因為定時吃飯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胃腸的消化液分泌也會形成規律,能夠很好地將食物消化、吸收。
2 選擇適合寶寶年齡及體質特點的易於消化的食物,否則胃腸堆積著大量不能及時消化的東西,可能會變化成痰,積久而化熱,成為致病的因素。
3 少讓寶寶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不喝太多含糖量高的飲料,尤其是在飯前半個小時。吃了肉類食物後不喝冷飲,否則特別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不吃涼的飯菜,不要追著餵,避免冷熱夾雜著吃,影響消化。
4 吃飯前運動量不要太大,飯後可以稍稍運動。因為胃腸消化需要血液的支持,如果飯前活動量太大,血液都集中在肢體、肌肉等處,胃腸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就會影響消化。而吃完飯一直坐著不動,胃腸也會減緩活動量,造成食物在胃裡停滯。所以飯後緩和的運動,如散步,可以幫助胃腸蠕動,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5 讓寶寶保持愉快的心情吃飯。心情愉快地吃,不僅吃得特別香,而且消化也更好。不在飯桌上訓斥寶寶,否則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使脾胃受損。
傷脾胃的9大飲食壞習慣
1 讓寶寶吃大人的食物。因為大人的食物相比寶寶的輔食,差異很大:油多、糖多、鹽多,寶寶的嬌嫩脾胃無法運化吸收,容易讓寶寶脾胃受損傷。
2 不依據自己寶寶的個體情況,而依據別的寶寶食量,要求寶寶多吃。每個寶寶的體質不一樣,不應該比較。只要寶寶生長發育符合自身的發育曲線就好。
3 邊吃飯邊喝水。這樣會沖淡胃液,長期會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
4 寶寶愛吃的東西,就不加節制地讓他吃,甚至吃到撐。這樣很有可能導致胃腸功能受損。
5 過分追求營養。讓寶寶吃太多油膩、味道重的、煎炸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導致不易消化和吸收。
6 睡覺之前大吃大喝。小寶寶一天睡眠時間長,晝夜不按規律,晚上吃奶也很正常。但是等寶寶3歲以後,臨睡前就不要再吃任何東西了。睡前吃東西會導致胃裡的食物無法消化,體內有積熱。睡前喝奶,最好在睡前1小時喝完。
7 喜歡過涼、過甜的食物。脾胃虛弱的寶寶,常喝涼涼的飲料或吃甜膩的、不易消化的蛋糕、冰淇淋等,很容易傷脾胃。
8 偏愛洋快餐。油炸的、油膩的食物同樣也是會損傷脾胃的食物類型。不但不易消化,而且高熱量的食物,使寶寶沒有飢餓感,寶寶的食慾就會更差。
9 生病後急於進補。寶寶生病的時候,脾胃的運化功能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時給寶寶進補不但不能讓寶寶把營養補進去,反倒會因為脾胃不能吸收而更損傷脾胃,對寶寶的身體不利。而且有些藥物也會損害寶寶的脾胃,最好詳細諮詢醫生以後再給寶寶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