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智力可以被改變,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影響下擁有一個更聰明的大腦

很多人認為,人的智力是天生的,不變的,聰明的生來就聰明,笨的天生笨,無法改變。約翰·梅迪納博士是美國著名的發育分子生物學家,他不這麼認為,他通過多年對人類大腦發育研究發現:智力可以被改變,而且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影響下擁有一個更聰明的大腦。他寫了一本書《讓孩子的大腦自由》,其中他提到了父母與孩子“情感共鳴”對孩子的重要性,並具體解釋了“情感共鳴”是怎樣改變孩子的大腦的。

他提了一個問題:“妳的孩子走過來悲傷地告訴妳,他最愛的金魚離開他了,以下哪種回答是對的?”

他給出了四個選項:

A. 告訴孩子,生命的結束是必然結局,堅強一點。

B. 對孩子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馬上爸爸媽媽再給妳買一條好了。

C. 不耐煩地對孩子說,以後不要用這種小事來煩我!

D.以上都不對。

正確答案是:D

約翰·梅迪納博士說:為人父母者,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就是能夠體會和體諒孩子的內心情感,理解他們的情緒,也就是“情感共鳴”,哪怕妳認為他們的想法不對。

比如以上金魚這件事,孩子顯然因為金魚離開他了而十分悲傷,也許大人看來只不過是一條金魚的消失了,不值一提,但是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這件事卻是他生活中無比重大和震撼的事,也許是他第一次體會什麼叫悲傷。

當悲傷痛苦的情緒向孩子湧來,這種負面情緒正在影響孩子的大腦,因為情緒可以改變大腦的神經機制,強烈的負面情緒下,大腦會受到抑制並感受到壓力。

然後,孩子當然會和她最親愛的人——父母,分享他此刻的感受,這也是大腦想辦法緩解釋放壓力的途徑——期待情感共鳴。

大腦在遇到危機或壓力時,會啟動保護機制,從而在現有資源中尋找解決方法。

孩子走過來告訴父母,金魚離開他了,這一行為就是大腦為了避免在悲傷壓力下受損,而尋求的一種保護措施。

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否定了孩子的感覺和情緒,認為孩子沒有必要因為一條金魚的離開小題大做,那麼會造成大腦的保護失敗,大腦繼續處在危機和壓力中。

不僅如此,孩子還會因為父母的反應而困惑:“我的悲傷難道不對嗎?既然金魚離開了無關緊要,那為什麼我會那麼難過?”

無數的問號從孩子心裡冒出,一個本來就陷入危機和壓力的大腦此時多了一層心理危機和壓力:困惑。

然後在困惑中,孩子會得到一個結論:一定是自己出了問題。因為幼小的孩子對父母說的話從不懷疑。孩子會想,好吧,是我出了問題,可是我哪裡出了問題呢?

沒有答案,然而悲傷的感覺卻是真實的,但是沒有人能夠理解,真令人沮喪。

此時,對於一個本來已經危機和壓力重重的大腦,又多了一層心理危機和壓力:沮喪。

甚至還有更多……

而可怕的是,很多時候,妳的孩子因為沒有得到妳的“情感共鳴”,他們的大腦其實已經受到損害,但妳從不知道。

如果長期這樣,發育成長中的孩子大腦不但得不到發展,反而會備受其害,甚至毀掉一個原本聰明的大腦。

而且孩子永遠也學不到如何恰當地應對自己的強烈情緒情感。

如果父母能夠給與孩子“情感共鳴”呢?

那就太好了。

如果妳對孩子這樣說:“噢,聽到這個消息我也很難過,我很理解妳現在的心情。”

然後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在自己懷裡哭泣。

父母肯定了孩子的情緒和情感,這種“情感共鳴”使大腦的尋求保護成功,這樣原本陷入危機和壓力的大腦就會慢慢地平靜和恢復。

而且父母的“情感共鳴”和積極引導會幫助孩子正確地應對壓力,幫助孩子學會處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積極的作用下,大腦會形成新的有益的神經鏈接。

約翰·梅迪納博士說:當孩子經歷強烈情感的時候,能夠給與孩子“情感共鳴”的家長會讓孩子的情緒狀態和情感成長愈發穩定,心智發展愈發健全,未來的生活中,會擁有更多的友情、更少受到病痛的侵擾、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而“情感共鳴”只是書中眾多優秀觀點中的一個。

孩子怎樣更聰明?事實上父母能為孩子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約翰·梅迪納博士還從科學的角度給出了很多關於父母育兒問題的解答,比如懷孕時要不要給子宮裡的寶寶播放莫紮特的音樂;怎樣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妳會給妳的寶寶買壹大箱的玩具嗎;當孩子在學校取得了好成績的時候妳該如何誇孩子;如果妳已經結婚,妳是怎樣為妳的生兒育女做準備的……

每個問題都給我們得出了非常意外的結論,約翰·梅迪納博士基於他的腦神經研究給我們揭示了一個又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育兒理論,使我們對於科學育兒有了全新的認識和優秀的借鑑。

他將他的智慧寫在了他的著作《大腦規則》、《讓孩子的大腦自由》裡,讀後真是令人受益匪淺。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