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齡:家長絕對不能做的10件事!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每個家長都自覺問心無愧,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凡事有因必有果,在忙著抱怨孩子的時候,是否反思過自己作為父母,又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過什麼作用呢?

在無數教育失敗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要嘛從小缺少父母關愛;要嘛被父母過分溺愛;要嘛在精神上被爸媽控制,逼其走強行安排的人生;要嘛在身體上被父母虐待辱罵,淪為失敗婚姻的替罪羊。

這樣的教育方式,出發點看似截然不同,但結果卻大致相同:送給孩子一個畸形的人生。

這樣的父母,表面看似認真努力,實際卻本末倒置,極不負責。

為了自己的各種慾望,在不懂如何去愛的時候,讓孩子降生在一個面目猙獰的家庭中,以愛的名義在這張紙上亂寫亂畫,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變成了龍,有的孩子被父母畫成了蟲。

孩子出了問題,所有父母都自覺委屈,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旦教育的方向錯了,怎麼努力都白費,無一例外。

一位61歲的母親陳美齡,曾經用大量的時間學習怎麼做父母,最終將三個孩子全部送進了史丹佛大學,來看看她對於教育有怎樣的理解和方法。

 

看完後不禁感嘆:教育不是嘴上說說。

在陳美齡的概念中,學習功課只是孩子成長之路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還是孩子性格的健全與道德的培養。隨便找出幾條都句句在理:

不拿孩子與別人家比較。

面對比自己強的,會讓孩子沒有信心,面對比自己弱的,會讓孩子自負自滿。每個孩子都有長有短,父母需要做的是肯定而不是比較。

不用物質獎勵孩子。

如果孩子不喜歡洗澡,陳美齡會對他說:「洗乾淨可以給媽媽化妝,男孩子的話,可以給爸爸化妝」。沒有玩具或金錢的獎勵,換一種方式孩子照樣會很開心,還增加了對孩子的陪伴。

不替孩子做選擇。

懂得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從小培養他們的選擇能力,自己選擇買什麼口味的冰淇凌,自己選擇上什麼樣的高中,只要合情合理,父母不干涉,只提供建議。

不反對高中談戀愛。

可以教會孩子被愛以及如何愛別人,教會孩子除了父母之外另一種責任感,並且及早進行性教育,劃出紅線。

不要打罵孩子。

體罰孩子很容易,但是會造成性格缺失,凡事都要先溝通,和孩子一起坐下來,把彼此心裡話說出來。

不要對孩子撒謊。

答應孩子的事無法兌現,就說明理由道歉,懇請原諒,不要撒謊欺騙,如果次數越來越多,以後父母的信任感大打折扣,很多事上便不再相信父母。

雖然她短短十條建議,不適用於所有家庭,但是從中能看出她作為一個母親,對孩子教育的認真與負責。常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平等對待。

就像她說的:「孩子不一定要飛黃騰達,只要希望他們先做一個好人,找到自己喜歡的人,擁快樂的生活就夠了。」正是這樣的成長環境,幫助三個孩子全部考入史丹佛。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孩子經由你出生,但不是從你而來,雖然在你身邊,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孩子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蔽護孩子的身體,而不是孩子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你夢中也無法企及的明天。

父母是弓,兒女是箭。弓的任務只是把箭全力射出,而目標就靠孩子自己去尋找。所以不經過考試就可以當父母這件事,太可怕了。如果為人父母需要考試,多少人會落榜呢?

來源自微信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