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療事】它能治風濕疼痛,腎虛腰痛,跌打損傷,小兒疳積..

(吉隆坡訊)骨碎補,別名“猴姜”、“石毛姜”、“爬岩姜”等,為多年生草本水龍科附生蕨類植物的根莖。由於外觀略似猴形,皮色猶為生薑,故又名猴姜。

植物形態:

多年生附生蕨類草本,高20至40釐米。根莖長而橫走,肉質肥厚,密被金黃色捲曲的長鱗片,葉二型,營養葉基生,小型,無柄,邊緣淺裂,生殖葉有柄,羽狀深裂,裂片7至13對,孢子囊群生於裂片背面側脈之間。

生長環境:

附生於樹乾或山林石壁上或牆上。

化學成分:

骨碎補根莖含澱粉16.4%、葡萄糖5.37%,還含柚皮甙,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及四環三萜類化合物。

近年來,骨碎補臨床新用治療斑禿、白癜風以及防治鏈黴素毒副作用。據現代科學分析,骨碎補含橙皮苷、柑橘素等,具有一定的改善軟骨細胞的功能,推遲細胞退行性變,降低骨關節病變率的治療作用。

【臨床應用】

治療雞眼:

取骨碎補3錢,碾成粗末,放入9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3日備用。用時先將足部雞眼或疣子用溫水洗泡柔軟,再用小刀削去外層厚皮;然後塗擦骨碎補酒精浸劑,每2小時1次,連續4至6次,每日至多10次。擦後略有痛感,幾分鐘可消失。治療雞眼6例,均在10至15天內痊癒;疣子2例,均在3日內脫落而愈。

老年腎虛,腰痛腿軟:

骨碎補15克,補骨脂10克,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補腎健骨之功。

腎虛耳鳴耳聾,或腎虛久瀉:

骨碎補適量,研為細末,每次6克,入豬腎內煨熟,食之。

跌打損傷:

骨碎補15至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或用骨碎補120克,白酒500克,一同浸泡,分10次服,每日2次;另用本品同生薑同搗,外敷傷處。對胸肋挫傷或筋傷骨折的療效甚佳,為促進骨折癒合之良劑。

  • 楊素雄中醫師:近年來,骨碎補臨床新用治療斑禿、白癜風以及防治鏈黴素毒副作用

【單方經驗談】

小兒疳積骨碎補6至10g,研細末,調熱粥服;或蒸豬瘦肉、雞肝、羊肝服。

咳嗽鮮骨碎補30g,煨生薑1塊,共搗爛,開水沖服。

痢疾骨碎補30g,水煎服。

骨質增生疼痛,風濕關節痛鮮骨碎補適量,搗爛,用醋煲沸,待皮膚能耐受時熱敷患處,每劑藥可反複使用多次。

【典故來源】

治癒唐玄宗腰傷

相傳,唐代開元年間,有一位老藥農,他養著一隻小猴子,聰穎可愛,經常陪著藥農上山採藥。

有一天小猴子不慎從懸崖上摔下來,跌折了小腿骨,老藥農用藥為它施治,不見好轉。有一天夜裡,小猴躺在草窩裡痛得陣陣嗷叫,恰逢被路過此地的一隻老猴聽見,老猴窺視周圍之後,便從窗口跳進去,牠仔細觀察小猴受傷的小腿,然後低聲叫了幾下就走了。

翌晨,老猴拿著一株藤蔓帶有塊根的草藥又來了。並將藤根嚼爛,小心地敷在小猴腿上傷處而後離去。幾天之後,小猴的腿傷竟奇蹟般地痊癒了。老藥農非常高興,細心地觀察老猴取來的草藥,仔細地品嚐這藤上的塊根味道,其味辛辣如姜,況且是老猴發現可治骨傷痛之藥,便取名為“猴姜”。

此後,老藥農便在臨床上反復應用,證實此藥對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確有奇效。

不久,唐玄宗李隆基因盪鞦韆,不慎跌壞腰脊骨,痛楚異常,雖經御醫遍治均未見效。即張貼皇榜徵求良醫。老藥農聞訊前去揭了皇榜,應用猴姜經一番治療,終於治癒了唐玄宗的腰傷。玄宗大喜,問明此藥的來歷,認為它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療效神奇,遂賜名“骨碎補”。

骨碎補(水龍骨科)小檔案

學名:Drynaria fortunei (Kun ze) J.Sm.

別名:猴姜、石毛姜、申姜、爬岩姜

藥用:根莖(去除外層茸毛用藥)

用量:每用10至15g;浸酒或入丸散服;外用搗敷。

性能:味甘苦,性溫。祛風濕,強筋骨,補肝腎,接骨續傷。

主治:風濕疼痛,腎虛腰痛,跌打損傷,小兒疳積,耳鳴耳聾,腎虛牙齒鬆動,虛火牙齒疼痛,斑禿,白癜風。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