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6歲前家長一定要教會他這6件事
作為孩子,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家長們也經常說你只管學習就好,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們當然也明白家長對我們學習上的深切期待,但是學習難道是我們唯一的任務嗎?難道除了學習我們沒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去做了?當然不是,人格的培養、集體觀念、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等這些對孩子來說也是相當的重要。我們追求素質教育、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可是只關注學習怎麼讓孩子健康成長?所以各位家長,孩子16歲之前還需要做這6件事,一定要重視!
每個孩子需要有自己的團體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沒必要有那麼多的朋友,怕“被帶壞”。但是,如果家長一直堅持這種想法,孩子長大後很可能交際能力會出現問題。
對於孩子來說,交友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帶來好處,一些別人的愚蠢行為,可以增強孩子自身的判斷能力。比如,放學後經常拉幫結派,堵在校門口的通常屬於大人口中的“壞孩子”。
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尚處於心理年齡低幼、是非觀念不清的階段,教會他們正確的交友原則,結交那些真摯的、嚴正的、正直的朋友。好的朋友有個珍貴的特性:並不需要朝朝暮暮。
如果孩子小時候就有一個玩得好、處融洽的小群體,長大以後必然會有一個很好的社交圈。在這種生活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有歸屬感、集體感、善於為他人著想。
堅持多個固有的好習慣
“成績決定論“使無數家長和孩子在跳跳框框中拼命掙扎,最後卻發現,原來,習慣才是支撐一個人走得更遠的根本——壞習慣要靠好習慣去彌補。
從教學這麼多年來,我所接觸到優秀孩子們都有2個好習慣:一是發現問題,立馬解決。比如,每天出門前再次檢查書包裡的物品,鎖門後再確認一次,改掉“粗心大意”的惡習。
二是制定每日計劃,學習好的孩子們,早上到班裡就會拿出筆記本,寫下今天要做的事情,然後每完成一件用筆劃掉。其中,必定有一個固定要做的事情:看書,先把書看薄,後富裕學識。
家長要記住,在培養孩子一個新習慣的時候,勢必會犧牲一些自己的娛樂時間。快的一個月,慢的兩個月,這些習慣培養之後對孩子的成長非
當眾演講不怯場
每個孩子都有在大人面前表演節目的經歷,私下裡個個能說會道,可到了表演時間,沒有自信,不知道該如何說話才算“好”。尤其是開口前幾分鐘,緊張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其實,當眾講話害怕完全是一種正常現象,世界上從來不存在當中講話一點都不緊張的人。克服表達“障礙”,家長可以從孩子丫丫學語的時候,教會他們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說話全用第一人稱“我”,焦點在自己身上。
把情緒、思想通過文字寫下來、唱出來,轉化為肢體行為釋放出來......家長多給孩子提高當眾講話的機會,他才能逼迫自己學會大膽地說話。經歷多了,也就從害怕中走出來了。
有拒絕或被拒絕的經歷
想要孩子成為一個堅強的人,首先,要讓他有被拒絕的經歷,體驗請求幫助時被否定的感受,別人的一個“不”字,可以理解為“你不夠好”、“太軟弱”、“笨”等負面評價。
其次,家長要告訴孩子:你幫朋友,是情分,不幫他,是本分。無情一點並沒有錯,你沒必要去討好任何人。當你學會拒絕別人時,他們反而會尊重你,甚至敬畏你。
當孩子學會如何理直氣壯地去拒絕別人時,便能建立他的價值觀“做人要有自己的脾氣,適當放高姿態”。從而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也學會了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有一位自己的精神導師
精神導師,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路標。包括學校裡的老師、崇拜的偶像,以及對孩子有幫助、有建設性意見的名人、專業人士。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其實爸爸媽媽才是第一位精神導師。培養孩子形成活潑、開朗、勇敢、進取的性格,養成良好的獨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因此,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快樂有愛的家庭人文環境,讓他沐浴在健康、文明、和諧、寬松的家庭氣氛中,從而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文素質。
定期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
孩子通常在5-6歲的時候,就會慢慢地痴迷於一項活動,到了10歲左右,他們的熱愛已經升華到“瘋狂”的階段,因而形成每天固定的項目。
當然,這個活動可以是孩子需要有喜歡看的運動,不一定他能做,比如看球賽;或是孩子的某個特長,比如繪畫、舞蹈;堅持鍛煉,喜愛健身、慢跑等。
孩子的興趣越廣泛,就越自律,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動。遇到苦難,他們會在逆境中,爆發出自己真實的力量,明白只有通過刻苦地訓練才能取得成功。
對於孩子們來說,除了學習,讓孩子們多接觸課堂以外的東西,對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方面加以培養,潛移默化下會讓他們成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