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時,請守住3條底線!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比單純說教都有效!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哪裡做錯了,如何彌補犯下的錯誤,並不是單純地讓父母發洩情緒。批評的原則,是在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進行的,少了這個原則,批評就沒有意義。對孩子的批評有的放矢,孩子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批評之後最好的結果。
01
正確的批評,這三個底線,父母需慎重觸碰。
1.對人不對事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父母,批評孩子時,口無遮攔,只顧著發洩情緒,將批評的矛頭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為。
比如父母不滿孩子學習,說:“你就是笨!”而不是說:“花的功夫不夠。”
比如孩子做錯事撒謊,父母說:“你這個撒謊精!”而不是說:“撒謊是不好的!”
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就事論事,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價,而不是任性、放縱地指責孩子的人格和品質。
“笨”和“花的時間不夠”,"撒謊精”和“撒謊的行為”,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客觀評價孩子的行為,孩子還可以去彌補和修正,還可以繼續做個好孩子,但人身攻擊,給孩子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就意味著孩子今後怎麼做都於事無補。
2.不注意時間與場合
批評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時間和場合。
古人說,教育孩子有七不責:“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
拿“對眾不責”來說,我見過很多家長,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只要孩子讓自己不滿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訓一頓再說。
面對這種場景,孩子的第一反應是逃避這個丟臉的情境,即使你說的再有道理,孩子也聽不見,而且這種方式最容易摧毀孩子的自尊心。
很久之前看過一個報導,一個孩子因為在學校犯了點錯,老師把孩子父親叫到學校,這位父親很氣憤,當著辦公室所有老師的面,一邊罵,一邊給了孩子一巴掌。結果到了晚上,孩子遲遲沒回家,家人連夜出去找,才發現孩子已經自殺了。
再小的孩子,父母也請給他留點面子。
無論是在親戚面前、大街上、餐廳還是在學校......人前教子都要慎重。
3.推開、拒絕孩子
曾經在地鐵上,看到一小朋友,惹了他媽媽生氣,哭著喊“媽媽抱!”媽媽不停地推開孩子,用充滿著拒絕和冷漠的語氣地說:“你一個人在這裡吧,我不管你了!”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也很常見,孩子調皮,媽媽帶著隔離和拒絕的情緒去批評孩子
“你不是不走嗎?過來幹什麼?”
“你別抱著我!知道你自己錯了嗎!”
對孩子而言,最令自己難過和害怕的批評,不是打罵,而是父母的不接納。
雖然,這種方式似乎可以讓孩子乖乖就範,但並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反而讓孩子覺得,犯了錯,父母不再喜歡自己。這樣的認知,很容易讓孩子陷入焦慮。
批評孩子,要讓孩子知道,我無條件接受你,我不接受的只是你的行為。
每個孩子犯錯後,都希望父母一如既往地愛自己。
02
“批評”孩子的三種語言策略
1.準確表達,確保有效溝通。
我曾聽說這樣的事例,爸爸和兒子一起走,兒子不想自己走了,張著兩隻手說:“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說:“你的腿呢?”
兒子低下頭,看看自己的腿,然後又抬頭張著兩隻手說:“爸爸抱抱,爸爸抱抱!”爸爸帶著不滿重複:“你的腿呢?”
很顯然,爸爸的意思是:你自己長了腿,就要自己走路。可是,幼小的孩子根本沒有這樣的理解力領悟力,他真的沒有聽懂。
因此,父母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和理解力。
儘量把話說得明白準確,少繞彎子。
2.告知後果,勝於判斷對錯。
我曾經碰到一位媽媽,說她2歲多的兒子出去玩時總想摘花,她就告訴孩子“摘花不對”。總是這樣教育,她的教育效果還真不錯。
可是,在家看繪本講故事的時候,小兔子給小熊送的生日禮物是她自己摘的花,孩子每次看都要說“摘花不對”。
這時,應該根據環境來區別對待。
如果是草地裡自己生長的野花,就不用去管孩子。當然,城市孩子如今能夠隨便摘花的機會比較少。
如果是公園裡、花壇邊,人工種植的花,我就會告訴孩子:“這裡的花不能摘,這是叔叔種的花,摘了叔叔來罰錢呢。”
生活中的很多事,都無法簡單地評定對錯,對錯判斷常常會因外界環境的不同而變化。
父母籠統地定義一件事的對錯,難免會面臨孩子在生活中發現反例的尷尬。
3.良好情緒,乃是語言靈魂。
父母的語言,總是表達著父母的情緒、心態。
幼小的孩子,雖然語言的理解能力不及成人,但對於情緒卻十分敏感。
孩子無法瞭解,爸爸生氣是因為單位裡的不公待遇,媽媽發火是因為她太過勞累疲憊。
孩子只是聽見父母對自己的批評,要麼是心裡不服激起強烈反抗,爆發親子矛盾;要麼是照單全收無限懊惱,減低對自己的評價。
當父母陷於不良情緒中的時候,是無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